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8-03-23 11:06

  本文选题:五运六气 切入点:五脏生克制化 出处:《中医杂志》2017年22期


【摘要】:通过挖掘《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结合传统辨证论治方法,建立五脏功能兼顾的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的建立与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根据患者出生时五运六气进行体质辨证;根据患者发病时五运六气辨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根据患者诊疗时五运六气辨析病机。与传统辨证论治方法相比,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可大大简化临证诊治流程并提高辨证的准确性。
[Abstract]:By digging up the theory of "Huangdi Nei Jing", combin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model of the five zang-organs' health restraint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physical differenti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ve movements and six qi at birth; According to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according 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The pattern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can greatly simplify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作者单位】: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基金】: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2015123)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7JCZDJC34600) 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心病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全国名老中医田芬兰工作室建设项目 全国名老中医于志强工作室建设项目
【分类号】:R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效霞;袁卫玲;;生克制化为五行(一)——买东西而不买南北[J];家庭中医药;2010年07期

2 张登本;论《内经》之五脏生克制化关系及其意义[J];现代中医药;2003年03期

3 程彦杰,黄铁银,杨宝琴;五运六气产生与适合的疆域问题[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杨威;刘寨华;于峥;张宇鹏;;五运六气理论概念体系与当代研究概述[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年06期

5 傅景华;;时空之道与五运六气[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12期

6 侯永祥;侯高;;“五运六气”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21期

7 胡海乐;古继红;梁鸿富;;五运六气与体质关系浅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8 付帮泽;汤巧玲;黄羚;刘微英;贺娟;;五运六气学说中的周期思想[J];吉林中医药;2012年12期

9 陈东光;刘敏;;癸巳年一之气异常气候与流行疾病的五运六气分析及全年疾病防治规律初探[J];新中医;2013年10期

10 傅立勤;六十甲子经年与五运六气医用历法的天文机制概述[J];中华养生保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光裕;;五运六气之本源[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迟华基;;相信五运六气,研究五运六气[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运气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顾植山;;五运六气导论[A];中医五运六气学术研讨班讲稿汇编[C];2008年

4 孟庆云;;五运六气在中医学术史上的地位[A];中医五运六气学术研讨班讲稿汇编[C];2008年

5 陈曦;;五运六气基本内容(提纲)[A];中医五运六气学术研讨班讲稿汇编[C];2008年

6 杨威;;金元时期——五运六气理论的创新发展[A];中医五运六气学术研讨班讲稿汇编[C];2008年

7 顾植山;;五运六气——中国医学的伟大发现[A];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孟庆云;;五运六气在中医学术史上的地位[A];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傅景华;;时空之道与五运六气[A];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以坚;;五运六气与健康管理——群体实验报告[A];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中医医院 田合禄;五运六气将中医标准化[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2 秦秋;五运六气学说研讨会召开[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顾植山 安徽中医学院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柯资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五运六气预测不是机械推算[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记者 高新军;五运六气预测疫病要持科学态度[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5 安徽中医学院教授 顾植山 本报记者 吴刚 整理;五运六气 不该遗忘的“绝学”[N];健康报;2011年

6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主任中医师 王强;五运六气应辩证看待[N];健康报;2011年

7 记者 海霞;五运六气理论价值凸显 研究进展显著[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8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医疫病预测预警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课题组 顾植山;应用五运六气 把握疫病先机[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9 顾植山 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从五运六气看埃博拉[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10 记者 高新军;朱良春: 中医师要学会运用五运六气[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宋昊,

本文编号:1653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653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4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