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茂平教授学术思想及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的临床研究
本文选题:张茂平 切入点:名老中医 出处:《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研究目的:糖尿病肾病是一道世界难题。中医药可有效改善尿蛋白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害。本研究以张茂平教授倡导的“辛温开玄通络”理论为核心,追溯和整理张茂平老师“开玄通络,通补兼施;不离辛与温,风药尤妙”、“从‘辛’论治肾性水肿,以‘通’为用”的学术思想和相关临床经验。期冀为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案。研究方法:1.系统学习相关的先贤著作,追根溯源,全面理解张茂平老师学术思想的理论渊源。2.通过跟师门诊、口传面授、独立临床实践、每月撰写跟师心得体会、研读经典和各流派著作、集中学习等方式挖掘、总结老师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3.以临床研究的形式对老师的学术思想进行再研究,以更深理解该理论的内涵。研究内容:1.张茂平教授发掘“辛温开玄通络”理论的学术思想渊源及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总结张茂平老师“开玄通络,通补兼施;不离辛与温,风药尤妙”、“从‘辛’论治肾性水肿,以‘通’为用”的学术思想,是以《素问·脏气法时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为理论渊源,结合刘河间玄府理论、叶天士络病学说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学术理论。近年来许多基础和临床研究提示细胞凋亡参与了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但目前对不同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并不清楚。自噬是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之一,也是正气亏虚下的自救方式。它通过及时转化、消除内生实邪(如痰浊、瘀血等)(阴)来产生新的供机体利用的能量物质(阳),使阴阳动态平衡,保证细胞的正常功能。但自噬与糖尿病。肾病病情发展的关系及其过程中的重要中间分子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不清楚。中医领域对糖尿病肾病病机的认识也提出肾虚血瘀,瘀阻肾络,痰瘀互结,毒损肾络以及症瘕学说,但还未深入研究络阻与络脉上的门户玄府开合失司的相关性。2.张茂平教授“辛温开玄通络”理论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整理与研究从络脉、玄府论肾消。“络脉”是人体精、气、血、津液流通横贯于全身的细小通道,而“玄府”则是“络脉”道路上的孔穴,或门户(枢纽),为气血津液出入之门户,亦为废气、痰湿、糟粕排泄之孔穴,两者都以通为顺。络脉是通路,行使功能靠络脉上玄府开合有节。张师提出玄府是肾脏组织结构学物质基础,将肾小球毛细血管喻为肾之络脉,肾之筛孔为肾之腠理,及玄府,通行肾之气血津液之道路。玄府荣,络脉荣;玄府闭,络脉闭。消渴因热、燥伤阴,阴枯玄府失养,开合失司。消渴日久,元气内虚,血行瘀滞,湿邪、热毒及风邪等郁结肾络,堵塞玄府这个微细结构通道,肾络痹阻不通,而致消渴病肾病。辛润开玄,温阳通络疗法。“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是指对于肾阳虚所导致的蒸腾气化失常,水津不布之肾燥,辛味药能通达气机,行散水气之壅滞,温润温散阴寒冷凝失濡之燥。张师指出肾消脾肾亏虚为本,湿瘀为标。“脾土强则无湿,无湿则无消”,“肾阳足则无渴”。消渴日久,穷必归肾,为消渴病肾病的最终归属。针对糖尿病肾病下焦阳虚、中下焦水停、津不上承、上焦干枯,玄闭络阻的病机,指出治疗应“使道路散而不结”,“气血利而不涩”,运用辛味药和温药开玄散结,调畅气机,升阳助补,宣通气液。提出辛升肾气,通运为补,补肾为重,方予金匮肾气丸加减麻黄、干姜、细辛、半夏、桂枝、川芎等辛药,振奋人体气化功能,清除因寒湿瘀阻所致血行障碍,从而改善脏腑组织器官失去濡润之“燥”证,有一般活血药难以替代的独特之处,常能使活血化瘀效果明显增强。针对络虚通补多用人参、黄芪、附子、肉桂、桂枝等益气温阳药。治疗肾性水肿,贵在开玄而不在利,重在通络而不在泻。肾主水,肾阳足,阳化气,无水肿之患。久病及肾,肾阳虚衰,气化无权,水淫玄府,三焦壅滞。依据“络以通为用”,张师在宣上,畅中,温下通利三焦的施治中,将开通玄府、舒解络脉贯穿始终。侧重修复玄府开阖功能,疏通络脉,活血利水。常选方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越婢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真武五苓合剂、金匮肾气丸、当归四逆合吴茱萸汤。常用药麻黄、细辛、柴胡开玄通络;附子、干姜、桂枝温阳化水,温通经脉;黄芪、山茱萸、阿胶滋补肾经,荣养络脉。参研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Tiwil^基因转染改变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中的自噬状态的实验研究。在细胞自噬与中医理论的相关性、中药干预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等方面,从动物实验角度以验证“辛温通络”理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科学性。与此同时,笔者还进行了如何在传承张茂平教授“辛温开玄通络”理论学术思想的实践过程中有所发现和创新的研究。笔者在师承导师温阳通络开玄利水的治疗基础上提出还应重视疏肝和血,血利不为水的主张。在导师水土合德,补肾健脾扶本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础上提出贵在调肝的观点。肝主疏泄,主藏血,风动耗液,伤血,导致肺胃肝热盛,壮火蚀气,津气两伤,故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还应兼顾调节肝脏的功能,从而延缓病程,收到更好疗效。在导师用风药治疗内脏病的基础上,把风药扩展到肢体病症,提出腰痛治络,风药显殊功这一观点,并且运用到了临床实践中予以验证。3.设计并实施了辛药开通玄府,温阳荣养通络法对糖尿病肾病早中期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根据本研究的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选60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脾肾阳虚痰瘀证的患者,按照1:1随机分组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方(肾气丸加人参、黄芪、赤芍、猪苓、麻黄)。采用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结合血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性、胱抑素C、C反应性蛋白等指标,进一步验证辛温开玄通络是针对肾燥阳虚玄闭络阻病机的治疗关键。结论:1.对中医肾脏本质与“玄府-肾络-肾微循环”“玄府开合失司-肾络闭阻-水液代谢障碍”一体论从开通玄府这一侧面抛砖引玉作了初步探索。2.糖尿病肾病久病伤阳,其病理产物水、瘀皆为阴邪,闭阻肾络。当以辛温开玄、温阳通络治之。3.难治性肾性水肿的治疗:“辛润开玄,通利三焦”,以“通”为用。4.实验研究显示:自噬的缺乏可能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展,Tiwi12基因转染可明显提高细胞自噬的生物标志物Beclin1和LC3的蛋白。具有补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功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会衰减糖尿病大鼠的相关肾脏病理结构和功能。它可能是通过在ROCK1-DRP1途径维持线粒体功能起着保护肾脏的作用。5.临床研究表明,以“辛温开玄通络”为指导,对糖尿病肾病早、中期患者,早期使用活血通络益肾法,可减少尿蛋白的排出、促进水肿的消除,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9;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新,李大启,李公宝,徐琴君;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检测[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1年02期
2 宫雅南,刘冬年,熊玉冰,黄伟文,庄万江;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析[J];广东医学;2001年06期
3 顾芹,宋守君,李向阳,尤传一;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年06期
4 曹爱华 ,王瑛 ,李翔;杏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1年03期
5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新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04期
6 张桂茹;糖尿病肾病85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7 侯建明 ,林凤辉 ,张超群;46例2型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关系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2年04期
8 陈文霖;糖尿病饮食[J];医疗保健器具;2002年Z1期
9 孙力,许玲;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02年35期
10 ;糖尿病肾病诊治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星;许筠;苏建平;张军;程立志;翟晓丽;;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杨家茂;;糖尿病肾病防治琐谈[A];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丁耀耿;郝桂霞;;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A];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文铠;王志伏;王雪;孙大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现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5 倪青;;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6 孙怡;李健红;宗红燕;;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16例[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7 叶军;;糖尿病肾病在儿童时期的早期干预[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杜旭昶;孙志红;闫春芳;刘彩虹;;疏糖丹治疗2型糖尿病50例临床分析[A];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于世家;任平;马丽佳;李小娟;郑曙琴;武明东;刘自力;薛丽辉;;糖尿病住院患者1344例回顾性分析[A];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郝效槐;魏玫都;崔立俊;;中西并蓄治疗糖尿病肾病[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向佳;糖尿病中医药防治项目立足社区[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2 特约记者 鲁海燕;逾八成公众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N];家庭医生报;2013年
3 马明愈;现代生活方式导致 糖尿病发病率迅速上升[N];中国妇女报;2005年
4 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侯建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N];福建科技报;2004年
5 王文绢 范军星;世界糖尿病日关注焦点:糖尿病并发症[N];健康报;2003年
6 主持人 向红丁博士;糖尿病肾病须早防早治[N];人民政协报;2002年
7 华悦;预防糖尿病,,从减肥开始[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8 刘冬梅;肥胖糖尿病第一诱因[N];天津日报;2004年
9 刘燕玲;首部中医专病指南定下糖尿病治则[N];健康报;2007年
10 崔昕;中药防治糖尿病肾病有进展[N];健康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特异性促进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永;MiR-346在抗TGF-β信号途径介导的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D];武汉大学;2015年
3 魏凤江;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群体遗传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孙士杰;胱抑素C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测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魏艳红;PKCα介导的EGFR降解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龙泓竹;益气养阴通络散结方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姜e
本文编号:1686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686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