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Mfn2在灯盏花素抗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3-30 17:25

  本文选题:灯盏花素 切入点:大鼠 出处:《暨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建立大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灯盏花素预处理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从分子水平和超微结构上研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Mfn2表达及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的关系,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为临床肝脏外科手术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I/R+NS1、I/R+NS2组)和实验组(I/R+BS1、I/R+BS2组),1组、2组缺血时间分别为20min,60min,再灌注时间为6h。假手术组、对照组、实验组术前分别每天一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生理盐水2ml、5mg/kg灯盏花素粉针剂溶解液2ml,共7天。动物模型为经典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各组大鼠肝脏门静脉复流后6h取肝脏标本及静脉血。检测血清ALT、AST含量;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MDA含量、SOD活性;观察肝组织大体形态学和显微病理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线粒体形态改变;实时定量PCR检测肝组织Mfn2 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Mfn2蛋白的含量。结果1.大鼠肝脏缺血20、60min恢复再灌注6h后,对照组ALT、AST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以I/R+NS2组升高最明显(P0.01);实验组ALT、AST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2.相比于假手术组,对照组MDA的含量升高,SOD的活性降低,以I/R+NS2组的改变最明显(P0.01);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MDA的含量明显降低,SOD的活性明显增加(P0.01)。3.对照组肝脏折光性下降,弥漫性小叶灌注不良,出现局部坏死小叶组织,肝细胞广泛水肿,部分呈空泡变性,肝细胞索絮乱,伴大量炎性细胞侵润;实验组的肝细胞损伤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伴有少量中性粒细胞侵润。4.对照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肿胀,甚至呈空泡状,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线粒体嵴减少、变短而絮乱,线粒体膜不完整,基质密度降低,以I/R+NS2组最为严重;实验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肿胀不明显,形态较为一致,线粒体嵴比较规则,呈板层状,线粒体膜大部分完整,基质未见明显凝聚。5.对照组较假手术组Mfn2蛋白及mRNA表达量降低(P0.05);实验组Mfn2蛋白及m RNA表达较相应的对照组均有升高(P0.05)。结论1.灯盏花素对肝脏缺血再灌注中肝组织及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2.灯盏花素可促进Mfn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可能通过促使线粒体的融合并修复受损的线粒体以阻断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恶性循环,进而抑制氧自由基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减轻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odel of ischemia - reperfusion injury in the liver of rats , and obser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patic ischemia - reperfusion injury and the expression of Mfn2 and the changes of mitochondrial ultrastructure in liver tissue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ALT and AST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0.01 ) .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毅,魏惠珍,王义明,罗国安;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灯盏花素系列制剂的含量[J];中成药;2002年08期

2 钟海军;邓英杰;徐春莲;谢宝刚;;灯盏花素的理化性质研究[J];中国药房;2013年07期

3 陈书芳,张英娜,张晓平,甄咏梅;灯盏花临床应用近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0年02期

4 韦宁;灯盏花素的临床应用进展与不良反应[J];中国药师;2001年02期

5 陈书芳,张英娜,张晓平,甄咏梅;灯盏花的临床应用概况[J];首都医药;2001年11期

6 姚宏军,韩玲爱;灯盏花素在肺心病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2年03期

7 马昆,李玉莲,张玉萍;灯盏花素的临床应用[J];医药导报;2003年S1期

8 李学芳,张明,廖心荣;栽培灯盏花和野生灯盏花的生药学比较初步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师冰;灯盏花及其制剂临床应用综述[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年05期

10 钟海军,邓英杰;灯盏花素新剂型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怡;张丽梅;胡松浩;吴静华;;灯盏花素的临床应用进展[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2 杜飞;高原;姚君;王兴红;;灯盏花素抑制高糖诱导大鼠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暨中西医结合诊治肾脏病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3 李世根;周松;温佳凤;;灯盏花素松弛家兔离体回肠的作用[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4 李世根;陈育海;温佳凤;;灯盏花素松弛家兔离体回肠的作用[A];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惠萍;卢中秋;洪群英;陈寿权;白春学;吴淦桐;;灯盏花素对豚鼠肺间质条平涌肌松弛作用的离体观察[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夏玉叶;钟雁;章兰芳;闵e,

本文编号:1686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686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0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