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ABO血型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及证候要素关系的临床探讨

发布时间:2018-03-31 21:43

  本文选题:ABO血型 切入点:急性缺血性卒中 出处:《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目的:脑卒中(stroke)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失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临床上,脑缺血卒中患者可由于脑部受损功能区域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症状,额叶受损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例如行走不利、言语不利,上肢运动欠灵活;顶叶受损可导致感觉功能障碍,包括浅感觉和深感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产生体象障碍,如果累及视觉通路可产生视觉障碍;颞叶作为人体情感的控制中枢,颞叶的损伤可导致人体情感障碍,例如对人产生陌生感、冷漠感,枕叶是视觉控制中枢,枕叶的受损主要导致视觉障碍,包括视觉变性和视物变形。大脑是人体的高级神经控制系统,对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脑缺血所导致的大脑功能障碍可导致人体包括运动、感觉、视觉、情感在内的多项功能不能完美实现。导致脑部缺血主要是由于脑部需氧和供氧之间的矛盾,简单来讲就是血液短时间内出现减少,超出了大脑需求的阈值,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脑部缺血缺氧急性发作可以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给患者带来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生活负担和经济负担,加大了社会的医疗压力。脑卒中另一个令人害怕的地方就是脑卒中一旦发生,诸如继发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心脏损伤等并发症随之而至,使得脑卒中的治疗更加困难。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生活水平的改善,缺血性卒中呈现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趋势,卒中已多年成为中国十大死因之首,脑卒中8.7%的年均增长率严重危害到中国13亿人口的健康。临床工作者正致力于研究脑卒中发病机制,为脑卒中防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多个著名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性别等不可改变因素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可改变因素被认为是缺血性卒中病发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可通过血管内皮损伤的各种途径导致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性狭窄。但是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可还是患有缺血性卒中,因此,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与患者的遗传有关。早在多年以前,科研工作者就意识到ABO血型与血栓形成性疾病存在相关性,特别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冠心病,近年来,临床工作者日益把目光聚焦于ABO血型与动脉血栓形成性疾病,特别是不同ABO血型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多个研究表明非0血型能增加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非0血型人群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较0型血人群高。特别是多个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非0血型人群更加容易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同时研究者注意到血脂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浆血脂水平的升高能增加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服用他汀降低血脂水平能有效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同时动物实验,尤其是近期的基因组学荟萃分析证实了不同ABO血型能通过基因位点的选择性表达影响肠道的血脂吸收率,造成不同ABO血型人群血浆血脂水平的不同,而升高的血脂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有理由提出理论假设:不同ABO血型人群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影响有可能是以血脂作为介导来发生的。然而,目前仍不清楚这一影响的程度。对于卒中的防治问题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对不同ABO血型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以及非传统型血脂与中医证候要素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有基于此,本研究选用不同ABO血型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及非传统型血脂与中医证候要素关系作为本人博士论文的选题点:假设不同ABO血型是通过影响血血浆脂水平,从而促进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具体本研究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1、探讨广州人群不同ABO血型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2、探讨广州人群不同ABO血型间非传统血脂的差异;3、探讨广州地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非传统血脂的证素分布特点。本研究的意义:首次探讨广州人群不同ABO血型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病率,不同血型间非传统血脂的的差异;进一步证实了急性缺血性卒中与血脂的联系。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回顾性调查研究,连续性广州省中医院神经一科,神经三科,神经四科,神经五科和芳村神经科2014年的住院患者5597例,排除同时无血脂和血型、影像学结果者3201例,共纳入2254例患者。对于入选的病例,本研究收集所有相关临床和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ABO血型、血浆总胆固醇平均水平、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平均水平、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平均水平及血浆甘油三脂平均水平,头颅核磁共振(MR)、头部X射线扫描(CT)的资料,是否合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原始资料经检查后,剔除无检查血脂、血型、影像学结果的患者,建立ABO血型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及证候要素关系数据库,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17.0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统计分析方法包括一般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或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选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所有P值均采用双侧。结果:1.相对于O血型而言,非O血型、B血型及AB血型患者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率较高。2.非O型血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平均水平与0型血患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非O型血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平均水平较O型血患者高。3.B型血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非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平均水平与O型血患者无统计学意义。4. AB型血患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平均水平与O型血患者无统计学意义;AB型血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非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平均水平较O型血患者高。5.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总胆固醇平均水平较对照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平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平均水平较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非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平均水平高。6.本研究共纳入证候要素17个,其中病性证候要素11个,依次为血瘀、痰、风、虚、气虚、气郁、热、湿、火、阳亢;病位证候要素6个,依次经络、肝、肾、脾、脑神、心、胃、肺。7.本研究共纳入八种单证候要素组合类型,以四单证候要素最为常见,其次是三单证候要素、五单证候要素,六单证候要素,二单证候要素、单单证候要素、七单证候要素、八单证候要素;在四证候要素中,以风痰瘀血,痹阻脉络最为常见,其次为气虚痰瘀阻络、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肝肾亏虚,痰瘀阻络、肝阳上亢,脉络瘀阻、肝肾亏虚,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痰热瘀阻、气阴两虚,痰瘀互结。8.传统血脂类型中,TC、TG、LDL与风证、虚证;TC、LDL与虚证;HDL与痰证、火证、阳亢、肝证存在正相关;非传统血脂类型中,NHDL、TC/HDL、TG/HDL、LDL/HDL与风证;NHDL、TC/HDL、LDL/HDL与虚证、气虚证;LDL/HDL与痰证;TG/HDL与火证存在正相关。结论:1.非O型血人群较O型血人群具有较高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率。2.非O型血人群较O型血人群有较高的TC/HDL、LD/HDL、NHDL水平。3.TC、TG、LDL与风证、虚证;TC、LDL与虚证;HDL与痰证、火证、阳亢、肝证存在正相关;非传统血脂类型中,NHDL、TC/HDL、TG/HDL、LDL/HDL与风证;NHDL、 TC/HDL、LDL/HDL与虚证、气虚证;LDL/HDL与痰证;TG/HDL与火证存在正相关。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平光,杨卫红,陈兴洲;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出血性转变[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年04期

2 程鸿,于树森;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神经功能恶化[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年05期

3 黄盘冰,戴耀曾;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治疗[J];医学综述;2000年08期

4 林峗;急性缺血性卒中及其治疗[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年11期

5 张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年07期

6 曲东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3年03期

7 曲东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液稀释治疗[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3年03期

8 王永利;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年04期

9 曲东锋;急性缺血性卒中去氨普酶增大剂量研究[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年07期

10 李光民;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德任;郝子龙;陶文丹;孔繁一;刘鸣;;8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王宇航;;急性缺血性卒中分型诊断及治疗策略[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涛;;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新理念对中医的启示[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李楠;;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液中β-淀粉样肽的变化[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倪秀石;凌茹晶;;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超声溶栓治疗[A];第七届全国颅脑及颈动脉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唐洲平;;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流程[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王雷;王翠兰;;老年人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预后研究[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8 李敬诚;杨清武;杨红;张莉莉;方传勤;王景周;向静;;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内血管狭窄开通技术的比较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李思睿;章军建;;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溶栓治疗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蔡定芳;;急性缺血性卒中中西医结合神经保护治疗研究[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牧;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rt-PA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临床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2 蔡必扬;线粒体DNA单倍型类群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3 林伟龙;ABO血型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及证候要素关系的临床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曹心慧;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的关系[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媛;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ox-LDL水平的临床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翟明锋;醒后卒中的病因与早期临床预后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杨博;胱抑素C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及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苏州大学;2015年

4 郑斌;血糖变异性与急性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的相关性[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5 杨伟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强化内科治疗的早期再灌注特点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6 高海宁;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关系[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7 宋小娜;血清尿酸水平对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转归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8 程启燕;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9 何晓;血浆胱抑素C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10 陈小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认知调查及延迟就诊相关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92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692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e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