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仙饮干预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研究
本文选题:六仙饮 切入点:糖调节受损 出处:《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六仙饮”在饮食、运动(治疗组)生活方式治疗的基础上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IR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以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干预前后变化,初步评价茶方“六仙饮”干预IGR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初步探讨茶方“六仙饮”对IGR干预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中医药防治IGR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所有病例资料均来自开封市中医院(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符合IGR(含iIFG、iIGT、iIFG+iIGT)纳入标准的内分泌科门诊病人。符合纳入标准病例共63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糖尿病基础知识宣教,制定合理的饮食及运动治疗处方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六仙饮,每日1剂,泡茶饮,频服。治疗3个月后,分别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脂等指标以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并作为临床疗效的判断指标。结果:1.两组具有均衡可比性,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84.4%,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间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症候积分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FPG、2hPG的水平,同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NS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G,1h IRG,2h IRG,3h IRG,等都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G、,1h IRG、2hIRG、3hIRG都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均可使HOMA-IR降低,两组病人的HOMA-β,INS,HOMA-ISI,C-P等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INS、HOMA-β、HOMA-ISI较治疗前升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同组内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后两组间TC、TG下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LDL-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低血脂水平总体优于对照组。6.安全性指标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所有病人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和过敏现象。结论:茶方“六仙饮”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效的降低患者血糖,并能有效改善脂代谢紊乱,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有关。安全性指标显示“六仙饮”无明显毒副作用,疗效确切。
[Abstract]:Objective : To observe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 six immortal drinks " on IGR i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 HbA1c ) , insulin ( INS ) , glucagon ( IRG ) ,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 BMI ) ,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 HDL - C ) ,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 LDL - C ) ,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 HDL - C )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 LDL - C ) .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0.05 ) .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0.05 ) . Conclusion : The tea prescription " Liuxian Yin "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lood sugar of the patient , increase insulin sensitivity , improve insulin resistance and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pancreatic 尾 - cell .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may be related to promoting insulin secretion , increasing insulin sensitivity , improving insulin resistance , and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pancreatic 尾 - cell . The safety index shows that " Liuxian drink " has no obvious toxic side effect and definite curative effect .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静;卞志伟;;80例肥胖及糖调节受损人群的减重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24期
2 秦伟锋;石岩;;糖调节受损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3 陈瑛英;;糖调节受损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探讨[J];中外妇儿健康;2011年07期
4 肖美芳;朱海萍;;葡萄糖调节受损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年07期
5 侯进;张向红;陆凤华;;某社区糖调节受损患病调查的方法与质量控制[J];上海医药;2014年08期
6 卢丹 ,韩立坤;糖调节受损人群亚组分布状态及临床特点[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4年05期
7 杨瑞芬;糖调节受损的危害与干预[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12期
8 吴振丽,丁慧荣;华工社区人群糖调节受损干预治疗[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4年06期
9 吴振丽,丁慧荣;中北社区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患者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年05期
10 潘杰;解亚宁;付利;;老年糖调节受损不同转归者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J];护理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伟平;项坤三;陈蕾;陆俊茜;包玉倩;杨明;吴元民;;上海地区中国人糖调节受损的类型分布及伴随的代谢异常[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赵向彤;金胜鑫;潘优津;;糖调节受损者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材料汇编[C];2006年
3 张进军;樊闯;叶美英;邓永安;杨海伟;张建军;;老年葡萄糖调节受损患病率动态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秦伟锋;石岩;张文顺;刘亮;;糖调节受损临床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孙婉婉;刘宇;王天歌;李勉;徐佰慧;黄飞;杨枝;张婕;任晨曦;田晓光;徐敏;徐瑜;毕宇芳;;糖调节受损人群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张翼飞;李小英;洪洁;詹维伟;顾卫琼;杨义生;徐敏;宁光;;糖调节受损人群中负荷后血糖升高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许萍;陆大江;;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运动干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8 滕云;;110例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调查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张寅飞;黄韵;陈晓鸥;管娅娅;刘奎;苏玉霞;毕宇芳;应秀玲;;上海郊区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甄东户;汤旭磊;傅松波;成建国;刘丽娟;赵楠;刘慧慧;;兰州市城区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患病率调查[A];2012年甘肃省“食品安全与健康生活”学术年会论文集粹[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叶常生;何谓糖调节受损[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宁 采访整理;改善糖调节受损 控制血糖和糖脂代谢 染料木素 大豆甙元干预有效果?[N];中国食品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闫晓光;糖调节受损者的生活方式干预及血浆Visfatin与ADMA水平的关系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杰;老年糖调节受损者的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2 刘雯涓;津力达颗粒干预气阴两虚型糖调节受损者的疗效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王雪;不同糖耐量人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与胰岛细胞功能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赵婷;糖调节受损对冠心病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价值[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5 尹丽花;加味越鞠丸治疗糖调节受损(气滞痰阻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翟媛媛;二甲双胍干预对乳腺癌伴糖调节受损患者化疗后血糖影响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7 陈丹丹;六仙饮干预糖调节受损的临床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王丽娟;糖调节受损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延安大学;2014年
9 王玲;社区糖调节受损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对代谢的影响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10 田野;北欧式行走对糖调节受损人群的运动干预效果[D];上海体育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726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726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