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针刺“内关”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8 10:37

  本文选题:电针 + 预处理 ; 参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05期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内关"预处理是否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来影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选用3月龄Wistar雄性大鼠40只,体重(220±23)g,编号后按随机数字表分入对照组(仅穿线,不结扎)、模型组、电针预处理组、电针预处理+SB230580组,每组10只。通过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检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各项心功能指标(舒张末期压力、左室收缩期平均压、短轴缩短率和射血分数),检测心肌组织中活性氧(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ATP含量,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项心功能指标中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左室收缩期平均压、短轴缩短率和射血分数均降低(均P0.05),梗死面积和梗死程度均升高(均P0.01),心肌肌纤维溶解、断裂,间质增大,心肌细胞肿胀明显,SOD活性及ATP含量明显下降,ROS及MDA含量明显上升(均P0.05),电针预处理可明显减轻这种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B230580抑制剂可减弱电针"内关"预处理的这种作用(均P0.05)。结论电针"内关"预处理能显著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及心肌细胞活性,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轻线粒体的肿胀程度,保护线粒体的完整性。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心肌细胞的呼吸功能有关。
[Abstract]:......
【作者单位】: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No.81403460)
【分类号】:R2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毅,熊利泽,陈绍洋,巩固,雷毅,郑恒兴;重复电针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损伤后热休克蛋白90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4年04期

2 黄日龙;金弘;王中鹏;孙忠人;;电针预处理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心肌酶影响的实验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1年11期

3 黄日龙;韩数;秦黎虹;孙忠人;;电针预处理对再次心肌缺血模型家兔心肌酶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2年03期

4 郭真真;吴毅;贾杰;吴志远;李明芬;;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3年03期

5 胡博;王强;杜鹃;朱萧玲;侯丽宏;朱正华;侯立朝;董海龙;熊利泽;陈绍洋;;大麻素受体1参与重复电针预处理诱导的大鼠脑缺血耐受[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6期

6 雷毅,熊利泽,陈绍洋,胡渤,曾毅,王强,贺大银;纳洛酮对重复电针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作用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年05期

7 杨丽芳;熊利泽;路志红;王强;陈敏;汪惠文;李扬;;电针预处理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心脏杂志;2009年05期

8 王强;李旭颖;陈妍柯;;ε蛋白激酶活化介导的抗凋亡通过大麻素受体1参与电针预处理诱导的快速耐受[J];医学争鸣;2011年05期

9 孟培燕;徐珉;孙国杰;毛娟娟;黄伟;严红梅;刘胜洪;;电针预处理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10 聂煌;劳宁;黄怡;徐宁;许凤琴;董海龙;;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后突触结构的影响[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博;王强;杜鹃;朱萧玲;赵宁侠;侯丽宏;朱正华;侯立朝;董海龙;熊利泽;陈绍洋;;大麻素受体1参与重复电针预处理诱导的大鼠脑缺血耐受[A];中国针炙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建勋;林咸明;;不同时程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血脑屏障功能的保护效应[A];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高俊虹;;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缺血性损伤的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转导机制[A];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会第十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综合摘要[C];2009年

4 王强;;电针预处理在围手术期的心脑保护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王一茗;孙忠人;;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高脂血症大鼠心肌RyR_2mRNA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杜鹃;陈绍洋;王强;胡博;朱萧玲;侯丽宏;朱正华;熊利泽;;MEK抑制剂U0126对重复电针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效应的影响[A];2008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杜鹃;王强;胡博;朱萧玲;赵宁侠;侯丽宏;朱正华;熊利泽;陈绍洋;;重复电针预处理通过大麻素CB1受体激活ERK1/2通路诱导脑缺血耐受[A];中国针炙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黄日龙;孙忠人;;电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CK、CK-MB影响的实验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9 许静;王光义;;针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皮层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10 孙晶;;针灸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A];2012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邹蓉;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小窝蛋白-1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张慧;CB1受体参与电针预处理防治偏头痛的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张晓峰;蛋白激酶C在电针预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诱导脑保护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4 林海波;电针预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相保护及基于多家族热休克蛋白的机理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高俊虹;电针预处理改善心肌缺血性损伤的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转导机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6 王枫;电针预处理通过EAAT2调节NDRG2诱导脑缺血耐受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7 朱萧玲;EAATs和HMGB1在电针预处理诱导中枢保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8 尚宪荣;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金华;电针预处理对七氟醚诱发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邢东;电针预处理通过MMP9调节TJP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3 蔚海霞;AKPK在电针预处理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D];青岛大学;2015年

4 高军龙;电针预处理对大鼠布比卡因心脏毒性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6年

5 郭礼娜;艾灸、电针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修复相关因子影响的对比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周文婷;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区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7 胡博;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参与电针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8 马磊;大麻素受体参与电针预处理诱导不同时相的脑保护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9 杨丽芳;电针预处理对心脏手术病人术中心肌缺血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10 冯书芳;电针预处理对+Gz暴露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68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768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5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