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针刺头穴配合背俞穴埋线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8-05-07 05:28

  本文选题:头穴 + 背俞穴 ; 参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头穴配合背俞穴埋线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为脑卒中后抑郁提供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符合本次临床观察入选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进行脑血管及其他疾病的基础治疗,并给予脑卒中后恢复的常规针刺治疗及相关的康复功能训练。同时,治疗组进行针刺头穴配合背俞穴埋线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口服百忧解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HAMD及中医证候抑郁量表评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变化及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将其HAMD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进行组间比较,两组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2.两组患者在治疗8周后,将其HAMD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进行组间比较,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3.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患者的HAMD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的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90.00%,对照组则分别为80.00%和76.67%,经检验,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刺头穴配合背俞穴埋线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和中医证候,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一种有效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post-stroke depression and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post-stroke depression.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acupuncture therapy and related rehabilitation function training were also given. At the same tim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catgut embedding on the back-Shu poin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ozac.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with HAMD and TCM syndrome depression scale respectively. Th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SPSS19.0 software. The result is 1: 1.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HAMD score and TCM syndrome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the HAMD score and TCM syndrome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clinical efficacy, the effective rates of HAMD score and TCM syndrome score were 93.33% and 90.005%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80.00% and 7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t acupoint combined with catgut embedding at Bushu can improve the depression state and TCM syndrome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treat post-stroke depression.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静;脑卒中后抑郁对预后的影响[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5期

2 单培彦,曹丽丽,迟兆富,麻琳,刘淑萍;卒中后抑郁状态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3 ;脑卒中后抑郁和情感不适与发病部位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1期

4 苏文大;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03年04期

5 孙忠华,潘秋兰,潘福祥;脑卒中后抑郁[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年03期

6 凌先传;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26例的疗效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03年02期

7 钟雷,张继青;卒中后抑郁[J];医师进修杂志;2004年01期

8 吴丹红,李宗兰,沈向英,李承晏;脑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1期

9 黄恩,陈平,程韬;脑卒中后抑郁的心理干预对照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年07期

10 杨雅莹,晏勇;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新进展[J];重庆医学;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嘉林;;额叶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A];2006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龙登毅;;关注脑卒中后抑郁[A];第十二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巧俊;;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进展[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十五次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年会、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林源绍;邵蓓;王虹;Kevin O' Byrne;李晓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雌激素保护卒中后抑郁中的作用[A];2009香港-北京-杭州内科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朱敏初;朱文娟;;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萍;段德香;卢红;赵敏;;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孙惠红;;疏解平潜、健脾养(清)心法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郭瑞友;王莉;李吉柱;赵丽霞;毛德军;;卒中后抑郁患者瘦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栓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徐隽莹;肖艳;;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巩法莲;李运刚;;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对运动康复的影响[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张昊;卒中后抑郁管理项目启动[N];健康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李颖;对卒中患者要少批评多鼓励[N];科技日报;2012年

3 辽溪;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编译 李译;卒中后女性比男性更易患抑郁[N];医药经济报;2009年

5 宋鲁平 柳妍;当心“卒中”变“抑郁”[N];北京科技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黄静;卒中患者提高生存质量方向在哪?[N];人民政协报;2012年

7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詹淑琴;小心脑卒中后抑郁[N];健康时报;2003年

8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耿同超;关注脑卒中后抑郁[N];保健时报;2009年

9 王梅;脑卒中后为何闷闷不乐[N];大众卫生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尹思远;卒中后抑郁早期检测和治疗的新视角:一篇单脑科中心112例卒中后抑郁的回顾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2 宋景贵;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睡眠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对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3 张滨斌;益肾疏肝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程远;脑卒中后抑郁肾虚肝郁型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炎彬;卒中后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及其小鼠模型建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6 晋秀林;调肝扶脾、化痰通络法针药并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纪孝伟;卒中后抑郁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及FGF-2表达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蔡华;畅郁逍遥散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小鼠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淑霞;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多元回归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2 张琳琳;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D];泰山医学院;2014年

3 邓懿函;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申龙燮;脑卒中后抑郁患者SEP与血浆5-羟色胺的临床意义[D];延边大学;2015年

5 盛雷;益肾解郁方治疗肾虚肝郁型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翟飞;卒中后抑郁患者丘脑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分析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7 任伟华;中风解郁汤结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8 李艳涛;卒中后抑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11基因表达的变化[D];新乡医学院;2015年

9 李凡;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10 崔燕;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标志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讨[D];青岛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55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855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1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