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针灸、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阻络型脑卒中后偏瘫43例

发布时间:2018-05-08 00:17

  本文选题:脑卒中 + 偏瘫 ; 参考:《环球中医药》2017年02期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阻络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加用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中医证候积分,观察治疗后患者肌力的变化情况,用Fugl-Meyer(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分别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93.0%)与对照组(74.4%)相比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肌力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FMA、MBI、SS-QO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灸、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阻络型脑卒中偏瘫患者有确切疗效,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肌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acupoint massag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reating hemiplegic patients with apoplexy of deficiency of qi and obstruction of collaterals.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stroke hemiplegia from March 2015 to July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43) and treatment group (n = 43).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acupoint massage for 4 weeks.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evaluate the TCM syndromes score, observe the changes of muscle strength after treatment, and use Fugl-Meyer FMA-score. 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 and SS-QOL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motor function, daily lif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3.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4.4%), the score of TCM syndrom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mprovement of muscle strength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FMA-MBII-SS-QOL scor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acupuncture and acupoint massag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hemiplegia with Qi deficiency and obstruction of collaterals are effective in relieving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ing muscle strength, improving limb motor function, daily living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康复医学科;
【分类号】:R24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妙芳;王倩芬;;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年10期

2 王金兰;吴振梅;梁玉珍;陈业敏;郑秋媚;;神经肌肉治疗仪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6年04期

3 蒋赞娟;;阳明经针法结合作业治疗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活动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1期

4 吕有魁;何宗宝;;人中穴“醒脑开窍”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年01期

5 王宁;李志峰;吴海红;;火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15年04期

6 梁友云;张文静;史红菊;;老年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介入与疗效的关系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年24期

7 魏文广;陆忠;;头部阳经循经透刺法治疗脑梗死后偏瘫3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4年09期

8 屠静静;马剑红;;四肢穴位按摩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4年09期

9 毛忠南;何天有;雒成林;;从康复角度看脑卒中的针刺治疗[J];中国针灸;2014年03期

10 马辉;;艾灸关元、中脘穴结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偏瘫29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倩;高云;高松;;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PRI、FMA、MBI指数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7年03期

2 许胡梅;;个体化早期康复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7年01期

3 刘洋;宗涛;;针灸、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阻络型脑卒中后偏瘫43例[J];环球中医药;2017年02期

4 金爱芳;;中医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7年01期

5 高翱;;针灸疗法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中对患肢功能恢复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6 代国军;;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6年12期

7 王季;张志杰;陈亮波;甄尔传;周巧玲;;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评估针刺治疗脑中风后肌痉挛的临床应用[J];四川中医;2016年12期

8 王澎澎;郭晓艳;;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研究现状[J];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34期

9 邱承尧;马梦良;倪莹莹;;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分期针刺规范化治疗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6年11期

10 赵骏;陈霞;李妮娜;;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6年2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磊;宋鑫;李美;张静;;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针对股内侧斜肌训练对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作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年12期

2 胡可慧;常有军;杨廷彦;李阳安;;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年23期

3 王文熠;王锋;;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灵龟八法治疗脑卒中后昼间嗜睡[J];吉林中医药;2015年11期

4 贺卫权;;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康复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17期

5 张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小儿面神经麻痹症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年17期

6 朱咏梅;张田宁;田千慧;廖基楚;王治国;;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年06期

7 潘锐焕;杨志敬;郭友华;詹乐昌;周明超;詹杰;何铭锋;李梅;王知非;陈红霞;;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8 杨雷;朱洁;王传杰;陶峰;杨颖;;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电刺激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年03期

9 周晓琴;朱建梅;李春翔;;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MK超级神经治疗仪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年13期

10 张景伟;;血浆大内皮素1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出血的预测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4年3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林,单丽艳,麻淑君;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穴位按摩疗法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1期

2 张玉秀;穴位按摩用于高热降温[J];中国民间疗法;2002年10期

3 曹桂华;;穴位按摩止吐在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36期

4 宋玉平;杜杰;李英敏;;中药外洗合穴位按摩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体会[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2年03期

5 陈厚平;易献春;李敏峰;;中药内服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男性早泄86例[J];光明中医;2013年11期

6 肖平;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治疗近视50例[J];针灸临床杂志;1999年04期

7 张暄;;穴位按摩能达到保健强身[J];现代养生;2014年04期

8 花儿朵朵;;穴位按摩 暖暖爱流淌[J];婚育与健康;2008年04期

9 林梅;;孩子打呼别大意 穴位按摩来缓解[J];中华养生保健;2013年07期

10 范寿兰,邵素兰;毫米波加穴位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J];现代康复;200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娟;;穴位按摩干预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吴美荣;舒冬利;;穴位按摩促进无痛人流后子宫恢复的效果观察[A];2012年华东六省一市手术室护理管理研讨班暨三届四次手术室专业学术交流会资料[C];2012年

3 赵淑廷;;运用足手耳反射法、经络刮痧及穴位按摩综合治疗痔疮[A];2002反射学全国研讨会会议交流文集[C];2002年

4 王菊;张利华;张巧娟;;穴位按摩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护理中的作用[A];全国第十一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姚敏;;面部穴位按摩配合电针防治痤疮120例疗效观察[A];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卢洪霞;吴卫群;胡艳宁;谢婧;黄海;;穴位按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胀的护理研究[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渠杰;马芳萍;;穴位按摩对阑尾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护理研究[A];2011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谭永霞;戚晓昆;;下肢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膝过伸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黄利玲;;浅谈周围性自我穴位按摩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10 朱莲芳;潘向红;周嫦;黄克茜;;穴位按摩辅助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下肢肌肉痉挛的效果观察[A];2006年浙江省肾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 仲远明 陈步伟 宫丹丹整理;穴位按摩防感冒[N];健康报;2009年

2 实习生 刘莹;“葵花点穴手”是不是空穴来风?[N];科技日报;2011年

3 张洪军;穴位按摩还你一身轻松[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济南市中医院高血压专科主任医师 董桂英;穴位按摩降压醒脑[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徐凌杰;十七年抗癌之路[N];中国老年报;2001年

6 吕沛宛;穴位按摩防老年痴呆[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江苏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 孙建华;穴位按摩防胃病复发[N];大众卫生报;2009年

8 梅望;面部穴位按摩可除皱[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9 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 刘雨琦;穴位按摩防治颈椎病[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10 毛真好;一双美足为你添光彩[N];保健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虹yN;足太阳经背部穴位按摩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之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萃;呼吸操联合穴位按摩对心外手术患者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阎蕾;颈部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干预效果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柏丁兮;复方精油穴位按摩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马英莉;济南南辛庄社区高血压患者穴位按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干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张丽;中医穴位按摩在老年便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6 周佳;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在中医外科和中医骨伤科的适用性筛选[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张涛静;中药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佘广玉;足部穴位按摩对O级糖尿病足二级干预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王玲华;穴位按摩联合大承气汤治疗对脓毒症患者合并胃肠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D];浙江大学;2014年

10 王月;穴位按摩配合电针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59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859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4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