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舌诊之异同
本文选题:伤寒学说 + 温病学说 ; 参考:《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年10期
【摘要】:舌诊最早载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伤寒杂病论》首开以舌象变化指导疾病处方用药之先河,后代医家陆续对舌诊进行补充,但舌质舌苔的论述混淆,直至明清时期才得以明确区分及不断完善。故从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的角度出发,通过辨寒热、辨津液盈亏、划分疾病传变、指导治疗与用药、判断预后等方面阐述舌诊在该两门学科运用上的共同点,通过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等方面的变化分析舌诊在该两门学科运用上的差异。
[Abstract]:Tongue diagnosis was first found in "Huangdi Nei Jing"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Inner Classic"). "Typhoid fever miscellaneous disease theory" was the first to use tongue image change to guide the prescription of diseases. Later generations of doctors began to supplement tongue diagnosis, but the argumentation of tongue coating was confused. It was not until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at they were clearly distinguished and continuously perfected. Therefo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yphoid fever theory and febrile disease theory, the common points of tongue diagnosi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two subjects were expounded from the aspects of differentiation of cold and heat, differentiation of profit and loss of body fluid, division of disease transmission, guidance of treatment and medication, judgment of prognosis, etc. The differences of tongue diagnosi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two subjects were analyzed through the changes of tongue quality and tongue coating form, color and so on.
【作者单位】: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分类号】:R2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小强,刘庆;对舌诊现代研究的几点思考[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柽坤;舌诊中色泽的意义[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年01期
3 王晓华;宝龙;带籽;;蒙医舌诊的源流与发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年01期
4 张伟;曹江鹏;;舌诊源流探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陈保平;;略论舌诊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J];中医学报;2010年05期
6 张子燕;谢彬;刘芳;董丹;王雪峰;;自然光线下采集儿童舌诊图像对判读结果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带籽;徐帮柱;;蒙医舌诊的源流与发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年09期
8 姜云亭;;浅谈舌诊[J];中医函授通讯;1982年04期
9 江一平;;舌诊与临床[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Z1期
10 仲小亚;《舌诊图鉴》简介[J];陕西中医;198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峻;杨亚平;曹福凯;;基于古今验案的舌诊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研究构想[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晓谷;周昌乐;张志枫;宋贤杰;;舌诊标准环境的研究(摘要)[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史金环;李军;王磊;;舌诊在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中的诊断价值[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毛兵;李宁;;数字化舌诊设备的研究进展[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梁嵘;;舌诊法的形成及其所体现的疾病观[A];2002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C];2002年
6 丁宏娟;何建成;;舌诊的现代技术和方法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程五中;谢世平;李素香;刘爱华;张淼;许前磊;;舌像研究进展及舌诊在艾滋病辨证中的作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宗勤;;王辉武教授舌诊经验举要[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乃民;陈克忠;;五十年来舌诊研究的主要进步与展望[A];四诊研究论文汇编[C];2000年
10 徐铭渔;涂秀华;;舌诊认病浅说[A];四诊研究论文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嵘;舌诊法及其所体现的疾病观[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李青渝;望舌诊病四误区[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 谷万里邋史载祥;心血管病的舌诊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4 朱明邋廖春燕 常春波;温病学派对舌诊的贡献[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温长路;细说舌诊[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陈易新;中医诊断学在清代的发展(下)[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医院 石瑞舫;舌诊的取舍[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安徽省中医院 卓思源;徐经世教授舌诊验案[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9 沈洪 江苏省中医院单兆伟工作室;舌诊内镜相参 气虚瘀热论病[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10 ;中医Vs瘟疫让历史告诉未来[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静;基于光谱法舌诊的疾病快速筛查[D];天津大学;2011年
2 朱庆文;基于脉诊、舌诊信息提取与识别的便携式集成辅助诊疗设备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李哲;光谱化学计量分析方法及其在舌诊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6年
4 官君达;清代医案中舌诊应用的实例调查与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孙玮;岭南舌诊学术源流—基于胃脘痛文献医案的岭南舌象分布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张前进;清代伤寒病医案的舌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都骏成;舌苔分析系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江沙里;中医健康辨识的舌诊方法[D];天津大学;2014年
3 带籽;蒙医舌诊的文献学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08年
4 李敬华;冠心病舌诊定量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5 解鑫;舌诊中的光谱方法[D];天津大学;2008年
6 陈燕;舌诊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7 韩W,
本文编号:1898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898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