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选择性脊柱推拿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8 17:02

  本文选题:选择性脊柱推拿 + 缺血性脑卒中 ; 参考:《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选择性脊柱推拿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从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选择性脊柱推拿疗法联用基础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础康复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选择性脊柱推拿治疗,每天1次,每次30分钟,连续治疗10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共治疗3个疗程。所有纳入患者在入组时、治疗结束后1周内进行徒手肌力评定(Manual muscle test,MMT)、Fugl-Meyer手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motor recovery,FMA)、手运动功能状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function deficit scale,NDS)等临床康复评定,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为探讨其作用机制,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随机抽选15例,在入组前、治疗结束后1周内,完成临床康复评定后同期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检查,比较患者大脑局部功能以及功能网络连接的改变,以及两组间的差异。对上述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Fugl-Meyer手运动功能评分显示:实验组治疗前9.90±2.96,治疗后22.80±7.64,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前9.23±2.99,治疗后17.20±5.53,总有效率63.3%;两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分别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手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实验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手运动功能状态评分发现:两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分别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手运动功能状态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实验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徒手肌力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腕关节屈肌肌力评定、伸肌肌力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腕关节屈肌肌力评定、伸肌肌力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分别行组内腕关节屈肌肌力、伸肌肌力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屈肌肌力、伸肌肌力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实验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示:实验组治疗前评分11.00±4.65,治疗后评分3.57±2.46;对照组治疗前评分10.27±4.60,治疗后评分5.70±2.90。两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分别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实验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f MRI研究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脑BOLD信号的m ALFF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m ALFF值增高的脑区主要集中在感觉运动区、运动前区、补充运动区、体感皮层、体感联合皮层、运动性语言区、视觉性语言区以及边缘系统在内的情绪、高级认知功能区。m ALFF值减弱的脑区主要集中在视觉性、听觉性、运动性语言区及小脑及边缘系统在内的高级认知功能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脑BOLD信号的sm Re Ho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sm Re Ho值增高的脑区主要集中在体感联合皮层、运动性语言区、小脑以及情绪相关的前额叶皮层。sm Re Ho值减弱的脑区主要集中在视觉性、听觉性、运动性语言区、小脑及边缘系统在内的高级认知功能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fc MRI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集中在运动前区、体感皮层、体感联合皮层、缘上回、补充运动区、听觉系语言区、运动性语言区、视觉性语言区、小脑及边缘系统在内的情绪、高级认知功能区。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主要集中在:运动前区、补充运动区、视觉性语言中枢、视觉区、缘上回、小脑及边缘系统在内的情绪、高级认知功能区。结论1.选择性脊柱推拿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的腕关节肌力、手运动功能、手运动功能状态以及全身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在基础康复治疗基础上联用选择性脊柱推拿可以提临床疗效,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整体康复与局部康复相结合的优势,丰富了该病的康复治疗手段;2.同期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选择性脊柱推拿疗法可以改善手运动功能相关脑区、高水平认知功能相关脑区、躯体感觉区、语言区等多个脑区的局部功能与相关网络连接水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手法对脊柱及脊神经的刺激,促进了全脑功能网络的代偿和重塑,从而起到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及其他全身症状的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elective spinal manipulation on hand dysfunction after ischemic stroke and to explore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from the angle of resting state brain function imaging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 0.01 ) .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0.05 ) . Conclusion 1 . Selective spine massage can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wrist joint , hand movement function , hand movement function and general neurological deficit . Conclusion 1 . Selective spine massage can improve the local function of wrist joint muscle force , hand movement function , hand movement function state and general nerve function defect in patients with post - stroke hand dysfunction .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义凯;脊柱推拿的历史[J];颈腰痛杂志;2001年02期

2 李义凯;中国脊柱推拿的一些基本问题[J];颈腰痛杂志;2004年02期

3 吕选民;浅谈脊柱推拿的安全性[J];陕西中医;2005年11期

4 贺建政;;参加全国脊柱推拿学习班有感[J];按摩与导引;2006年09期

5 胡永善;中医脊柱推拿与西方按脊治疗差异浅析[J];颈腰痛杂志;1998年04期

6 李义凯,张志均,刘有生;中国的脊柱推拿[J];按摩与导引;2000年01期

7 顾非;脊柱推拿中的误诊误治问题[J];现代康复;2000年07期

8 沈国权,严隽陶;对脊柱推拿“错位”与“整复”理论的思考[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9 张琴明 ,房敏 ,龚利;对脊柱推拿的临床实践与思考[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年09期

10 李义凯,陈建华,邱桂春;脊柱推拿时咔哒声响的测量技术分析与设计[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国权;严隽陶;;对脊柱推拿“错位”与“整复”理论的思考[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下)[C];2009年

2 陈丽贤;黄敏仪;陈泳晖;陈淑曼;;颈脊柱推拿对减轻慢性颈痛患者肘屈肌抑制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苑子乐;周杰山;;脊柱推拿为主治疗颈椎病200例[A];全国脊诊整脊医学第三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脊诊整脊杰出专家表彰大会会议专刊[C];2007年

4 李延兴;;从脊柱推拿诊疗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和颈椎退行病变的治疗方法[A];全国第六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严金林;;从中医的“五藏”、“五强”谈脊柱推拿与康复[A];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九届推拿学术年会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继续教育项目论文汇编[C];2006年

6 林应强;李毅;罗汉华;;脊柱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50例临床观察报告(摘要)[A];第四届全国推拿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1995年

7 钟建国;;脊柱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陈丽贤;陈淑曼;黄敏仪;陈泳晖;;颈脊柱推拿对减轻慢性颈痛患者肘屈肌抑制机制研究[A];全国中医外治发展论坛暨全国第六次中医外治学术年会与技术展示论文集[C];2009年

9 李继君;张涛;邰先桃;张行;;脊柱推拿法对41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紧张性颈反射残存的临床观察[A];第23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0 严金林;;从中医的“五藏”、“五强”谈脊柱推拿与康复[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燕玲;脊柱推拿 亦喜亦忧[N];健康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董美辰;脊柱推拿对脑瘫幼鼠脑白质炎症的拮抗作用与机制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2 狄桦;选择性脊柱推拿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的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3 丁建伟;脊柱推拿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幼鼠远期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4年

4 苏晋燕;选择性脊柱推拿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947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947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d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