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疏肝健脾论治甲状腺相关眼病
本文选题:甲状腺相关眼病 + 肝郁脾虚 ; 参考:《辽宁中医杂志》2017年10期
【摘要】:文章系统总结了我们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经验。我们认为甲状腺相关眼病相当于中医的瘿病眼疾,并从肝郁脾虚对其进行论治,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Abstract]:The articl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our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thyroid related ophthalmopathy. We think that the thyroid related ophthalmopathy is equivalent to the gall eye disea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t is treated from the liver qi stagnat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is better.
【作者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项目(2014)
【分类号】:R259;R27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培华,朱章志;“肝郁脾虚”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治疗中的地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21期
2 张东平;饶秦文;;肝郁脾虚的现代认识[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年17期
3 张超良;肝郁脾虚症的治疗一得[J];新中医;1985年01期
4 柯利民;;浮肿(肝郁脾虚)治验一则[J];中医药学报;1980年Z1期
5 路志正;;肝郁脾虚指关节肿痛证治[J];山西中医;1986年04期
6 孙飞;彭海燕;;抑木扶土法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运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陈岚;;浅谈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兼血瘀证[J];黑龙江中医药;2011年04期
8 陈照基;陈世禧;甘子华;;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年10期
9 董洪坦;韩刚;朱晓晨;郭蓉娟;;肝郁脾虚抑郁症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4年02期
10 李聪;谢鸣;赵荣华;;柴疏四君汤对肝郁-脾虚-肝郁脾虚不同证候模型大鼠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珊;包剑锋;;肝郁脾虚因素对四氯化碳诱发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影响的研究[A];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铁男;李杨;李季委;;枳术菝葜饮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3例[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3 张晓刚;吕志平;;慢性乙型肝炎隐证型可能是肝郁脾虚证的前期阶段[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商志伟;司银楚;杨学智;牛欣;;在校大学生亚健康肝郁脾虚状态的脉诊属性辨识[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郑逢民;季海锋;;自拟柴郁诃子汤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6例[A];创新创业与科学发展——瑞安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集[C];2011年
6 江海松;;陈意治疗肝郁脾虚、湿热内蕴证的几点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程远;;应用腹针治疗中风后郁证肝郁脾虚候的随机对照研究[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李铁男;李杨;李季委;;枳术菝葜饮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4例[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9 程远;唐启盛;;针刺治疗老年期中风后郁证肝郁脾虚候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神经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6年
10 王济;顾立刚;王庆国;彭桂英;李瑞生;王秀茜;;肝郁脾虚因素促进DEN诱发大鼠实验性肝癌的研究[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陈金伟;中医细治抑郁症[N];医药经济报;2007年
2 秦志仁 上海市中医医院;针药合用治呃逆[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欢欢;自拟肝郁脾虚方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马金生;慢性应激肝郁脾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弓状核NPY及其受体Y1变化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周威龙;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和脾胃湿热证候差异的蛋白组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宁麟;疏肝健脾消脂方治疗肝郁脾虚兼痰瘀互结型NAFLD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张一博;清肝燥湿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兼湿热型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高超;糖肝煎联合电针治疗肝郁脾虚、湿热蕴结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林春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高希文;从肝郁脾虚论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王济;肝郁脾虚因素对肿瘤生长和Th1/Th2细胞亚群平衡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10 陆霜红;龙柴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湿热内阻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04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004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