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穴埋线干预糖尿病前期的临床观察
本文选题:透穴埋线 + 糖尿病前期 ; 参考:《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透穴埋线干预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对透穴埋线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提供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将入选的6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取透穴埋线配合个人基础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采用单纯个人基础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取穴:胰俞、肺俞、脾俞、肾俞、天枢、膻中、足三里,三阴交;每月治疗一次,共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中医临床症状及证候积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客观分析并评价透穴埋线干预糖尿病前期的疗效。结果1、干预后治疗组总有效率68%,对照组总有效率39%,P0.01,两组总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及症候积分均较前降低;干预后,两组之间中医临床症状及症候积分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干预后治疗组FPG及2h PG较干预前均有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对照组FPG及2h PG较前变化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之间FPG及2h PG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干预后治疗组的Hb A1C较干预前有所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对照组Hb A1C较干预前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之间Hb A1C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个人基础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前期,由于其不可持续性,干预效果较差,联合透穴埋线作用,效果明显。2、本研究表明透穴埋线干预糖尿病前期有效且安全方便,为临床干预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提供了新的、简便而有效的干预方案。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atgut embedding through acupoint penetration in pre-diabetic patients, an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catgut penetr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feasible treatment scheme for pre-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66 prediabetic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reatment group (n = 33) and control group (n = 33).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atgut penetration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 basic lifestyle interven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imple individual basic lifestyle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cupoints were collected: Yesu, Fesu, spleen Yu, Shenshu, Tianshu, Tanzhong, Zusanli, Sanyinjiao; treatment once a month for a total of 3 months; obser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yndromes of the patient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changes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other indexes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objectively. Results 1. After interventio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68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390.The tot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5).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ymptom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former,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ymptom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form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FPG and 2h PG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PG and 2h PG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 of FPG and 2h P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HbA1C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HB A1C after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bA1C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bA1C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1. The intervention of individual basic lifestyle in the early stage of diabetes mellitus is effective and safe and convenient because of its unsustainability and poor effect, combined with catgut embedding through the acupoint, the effect of which is obvious (.2.)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therapy of catgut penetration therapy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early stage of diabetes mellitus. It provides a new, simple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scheme for clinical intervention of prediabetes.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刁尚芝;宋晓娜;;2型糖尿病前期状态的治疗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年09期
2 ;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多重危险因素的干预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中华内科杂志;2007年10期
3 ;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多重危险因素的干预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中华内科杂志;2007年11期
4 ;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多重危险因素的干预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浙江医学;2007年11期
5 ;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多重危险因素的干预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浙江医学;2008年02期
6 ;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多重危险因素的干预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浙江医学;2008年03期
7 贺介;;怎样处理糖尿病前期?[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9年01期
8 张国民;;糖尿病前期的诊断与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9期
9 袁成刚;;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干预[J];中外医疗;2011年18期
10 武斐宁;;4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孝富;;论糖尿病前期控制的思考[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汇编[C];2009年
2 唐孝富;杨容;;论糖尿病前期控制的思考[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3 李蕙;纪立农;王芳;;新诊断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胡亚飞;祁振英;于东;赵要武;刘烈刚;;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抗氧化状态研究[A];湖北省、武汉市营养学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孟秀香;张艳丽;周卉;彭海颖;关玉峰;苏本利;;可溶性CD40配体在预测糖尿病前期血管病变中的价值[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6 窦攀;王学美;;糖尿病前期代谢异常及其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A];内分泌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临床与基础[C];2010年
7 王晨秀;霍亚南;;糖化血红蛋白诊断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阮加飞;;糖尿病前期中西医联合干预措施[A];5TH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陈奕名;李晶;鄢春亭;袁丽;梁霜;;盐酸小檗碱对糖尿病前期患者体重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10 罗樱樱;王洪源;周翔海;纪立农;;糖尿病前期人群膳食结构分析[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付东红;北京启动糖尿病前期干预和逆转研究[N];健康报;2007年
2 记者 侯嘉;北京 启动糖尿病前期干预和逆转研究[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胡德荣;糖尿病前期人群多达5亿并非耸人听闻[N];健康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聂国春;糖尿病前期要自知[N];中国消费者报;2013年
5 记者 郑灵巧 白莹 通讯员 马彦明;北京中小学生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超3%[N];健康报;2008年
6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李春霖;糖尿病前期需积极干预治疗[N];中国医药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朱晓京 胡晓震;警惕糖尿病前期的八大高危因素[N];沈阳日报;2010年
8 记者 陈国东;糖尿病前期转化型研究中心成立[N];医药经济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颖;纪立农:让糖尿病前期者“回归”[N];科技日报;2011年
10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韦川南;2770万青少年处糖尿病前期[N];健康时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菁;糖尿病前期个体生活方式行为网络干预模式的构建与验证[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王珍;炎症和免疫相关因子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1年
3 邵鑫;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前期系统评价再评价及魏子孝教授经验挖掘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4 付方明;新诊断标准下糖尿病前期人群代谢状况及胰岛素抵抗与胰岛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卢艳慧;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特点及转归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6 杜世春;糖脂代谢调控的同位素示踪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巍;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状况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
2 谢倩;微量白蛋白尿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四川省泸州市40岁及以上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归关系的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3 景盛菊;糖前康胶囊治疗糖尿病前期(气阴两虚、湿热瘀阻证)的临床观察[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殷圆;津力达颗粒与二甲双胍对比治疗糖尿病前期(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5 赵增龙;基于运动手环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运动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曾海龙;连南瑶族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筛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D];广东药科大学;2016年
7 李元君;邓老八段锦干预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刘兰;肠促胰素治疗在糖尿病前期中的治疗价值[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9 李琼;药物与强化生活方式治疗糖尿病前期疗效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10 晏少颖;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差异表达microRNAs的筛选及临床诊断价值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28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028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