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主题的可视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17 16:31

  本文选题: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 研究主题 ; 参考:《中医杂志》2017年18期


【摘要】:目的基于中医"证-治-效"关系模型,初步梳理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主题及其关系结构。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库,系统检索《中医杂志》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发表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相关文献,并人工标注纳入文献的研究主题,对作者、机构、关键词及研究主题的共现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结果纳入文献1826篇,发表5篇文献及以上作者113人,形成10个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机构是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及中医药大学为主。关键词分析显示"名医经验""中医药疗法""中医证候"等为主要研究热点;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包括医师个体、病、证、症、体质、法、方、药、效等主题元素。结论医师个体、疾病、治则治法、证候、症状体征是中医临床疗效主要的研究主题,又以医师个体-治则治法、医师个体-方剂、疾病-方剂为主,体质主题研究较少。
[Abstract]:Objective based on the syndromes-treatment-effect relationship model of TCM, the research topic and relationship structure of TCM clinical efficacy evaluation were preliminarily sorted out. Methods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was used as a database to search the literature on clinical efficacy evaluation of TCM published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6. Co-occurrence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of key words and research topics. Results 1826 papers were included, and 113 authors and above were published, forming 10 relatively stable research teams. The main research institutions wer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other representative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famous doctor experience", "TCM therapy" and "TCM syndrome" are the main research hotspots, and the evaluation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CM includes individual, disease, syndrome, symptom, constitution, law, prescription, medicine, effect and so on. Conclusion Physicians' individual, disease, treatment principle, syndrome, symptom and signs are the main research topics of TCM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main research topics are doctor individual-treatment method, physician individual-prescription, disease-prescription, and physique theme.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湖北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03679)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Z0474)
【分类号】:R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亮;;构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年16期

2 赵冠英;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要则[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1年02期

3 詹文涛;关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问题[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年02期

4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专家委员会成立[J];江苏中医药;2006年03期

5 何任;;三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宋琳琳;;中医临床疗效与思维模式[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20期

7 严美花;李平;;肾脏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年01期

8 元唯安;朱蕾蕾;胡薏慧;汤洁;彭鹏;蒋健;;关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若干思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年04期

9 晁恩祥;浅谈中医临床疗效总结有关问题[J];新中医;1985年02期

10 胡志坚;;如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198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宋琳琳;;中医临床疗效与思维模式[A];2012年河南省中风康复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余学庆;李建生;;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现状与思考[A];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周文泉;于向东;;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问题及证的量化[A];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敏;;论中药因素对中医临床疗效的影响[A];新世纪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刘凤斌;;中医特色量表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国际接轨探讨[A];中医药中青年科技创新与成果展示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王雪峰;董丹;梁茂新;张斌;张明卫;;数据挖掘技术在小儿肺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研究中应用的思路与方法[A];第24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讨会、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7 王中奇;徐振晔;;建立肿瘤中医临床疗效标准的实践和思考[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倪青;;建立糖尿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思路与方法[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郭文娟;烟建华;;基于《内经》对“证”内涵的认识解读方(药)证的关系[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杨关林 张君 张艳;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思路探讨[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2 阎红邋丛丹江;加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白晓芸;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该从何入手[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秦秋;“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通过验收[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赵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6 詹 青;提高疗效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欣;基于HMM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杨启悦;利用三维建模对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31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031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4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