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蒙医临床疗效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9 14:10
本文选题:过敏性紫癫 + 儿童紫癜性肾炎 ; 参考:《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目的:本研究将探讨蒙医药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并从微观层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将证明蒙医将紫癜性肾炎视为落于肾脏的“血症”而予以辩证分型治疗的正确性,为蒙医“病入六门论”理论提供事实依据,为规范紫癜性肾炎的蒙医诊疗标准提供研究基础和客观依据。同时通过观察患者血清D-二聚体,幽门螺旋杆菌,血清VCAM-1,VEGF与紫癜性肾炎的相关性,从微观层面为蒙医学的整体观研究提供依据,促进蒙医药诊治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进程。方法:本研究收集符合儿童紫癜性肾炎诊断标准的患者128例,按照紫癜性肾炎诊疗指南及患者病情轻重,分为轻重两组,两组患者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轻症患者治疗组使用蒙药治疗,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重症患者治疗组使用蒙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使用西医药物治疗。所有病例使用蒙医尿诊“三时九律”诊断方法,“浮肿八区”变化等蒙医病证观察方法,并完善实验室检测指标如:血、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及血清D-二聚体、血清幽门螺旋杆菌、血清VCAM-1,VEGF等,探讨其与紫癜性肾炎的发病、病程进展以及治疗前后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包,临床资料分析采用描述性频数和相对频数分析,计量资料采取两独立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等。结果:1、一般情况:128名轻重型患者年龄与性别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运用蒙医尿诊三时九律法,观察浮肿八区法等蒙医病证观察方法对比研究四组患者治疗前后效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治疗前两组数据相比以及治疗后两组数据相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病情转归两组统计学差异明显降低,证实蒙医学对疾病症状体征的对比方法较准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2、实验室常规及临床疗效对比研究:重症患者尿常规潜血转阴率对比,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重型患者蛋白转阴率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重型两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半量减少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轻症患者尿常规潜血转阴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型总治愈好转率对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轻型药物副作用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重型药物副作用明显高于治疗组,说明重型对照组药物副作用较大。轻重两型半年复发率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复发率较高。3、血清细胞因子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共128名轻重型患者年龄与性别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病组与健康人群组之间血清D-二聚体,幽门螺旋杆菌(HP),血清VCAM-1,VEGF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型患者上诉指标均高于轻型患者。轻重两型患者治疗前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重型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较高。血清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HP值阳性与HP值阴性两组患者半年复发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HP+患者更易复发。轻重两组治疗前、治疗后VCAM-1与VEGF水平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VCAM-1及VEGF水平与HSPN患病轻重有正相关性。结论:1、验证蒙医学传统诊疗方法的科学性:本研究验证了蒙医学传统诊疗方法中的“蒙医尿诊三时九律”法,“浮肿八区”观察法等疾病症状观察方法在临床中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并为蒙医疾病症候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2、丰富了蒙医经典理论:依据蒙医“病入六门论”理论观点提出紫癜性肾炎并非单纯“肾病”而应该是落于脏的“血症”。这不仅符合蒙医整体观理论亦可以解释西医观点。西医认为紫癜性肾炎是多种复杂因素引起的免疫性疾病,临床症状错综复杂。临床症状与实验室结果,肾脏病理损伤结果并不一致,这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导致该病至今无统一的治疗方法,治疗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较多,临床疗效较差。运用蒙医学整体理论观点可以将复杂的临床症状整合分析,分型,辩证治疗得到较好的临床疗效较,说明蒙医对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辩证论治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为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蒙医药辨证分型,临床用药的客观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紫癜性肾炎的病理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临床思路。由于蒙药毒副作用较少,疗效好,亦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3、提出新的诊断与预后判断指标:儿童紫癜性肾炎的患者血清D-二聚体及VCAM-1, VEGF水平显著提高,所以血清D-二聚体,VCAM-1,VEGF可作为儿童紫癜性肾炎的诊断联合检测指标及疾病进展的检测指标。血清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率与该病复发具有明显的关联性,可作为儿童紫癜性肾炎预后因素的评价指标。该研究利用微观层面及临床疗效研究提出了紫癜性肾炎的新的辅助诊断指标及预后因素判定指标,从而提高了儿童紫癜性肾炎的总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ongolian medicine in treating children ' s purpura nephritis , and to explore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from the micro level .
Rank and test shall be adopted for grade data ;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0.05 )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0.05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rum levels of serum D - dimer , HP , VCAM - 1 and VEGF in the patients with mild diseas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 This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 s purpura nephritis , which is not on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y of " Six - door theory " of Mongolian medicine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二庆;郭艳芳;;过敏性紫癜诊疗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年19期
2 付小芬;姚曼红;朱艮苗;;肾小球肾炎患者检测D-二聚体临床价值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15期
3 任献青;郑贵珍;管志伟;张霞;张建;都修波;闫永彬;丁樱;;丁樱教授从热、瘀、虚辨治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12期
4 张霞;丁樱;于文静;任献青;翟文生;;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医学报;2013年09期
5 章六秀;;儿童过敏性紫癜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3年18期
6 易著文;刘华;;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年05期
7 袁芳;金燕j;;儿童过敏性紫癜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3年03期
8 丁樱;孙晓旭;毕玲莉;张霞;;过敏性紫癜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儿科杂志;2011年06期
9 俞蕾;孙荷;;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病理分型分级与预后55例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年11期
10 于力;;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17期
,本文编号:2109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1096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