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古代针灸治疗瘿病的取穴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7 16:01
【摘要】:目的:通过检索古医籍中针灸治疗瘿病的相关文献,总结古代针灸治疗瘿病的取穴规律。方法:确立瘿病的相关检索词,依据中医大型电子图书《中华医典》中的文献条目构建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考察古代针灸治疗瘿病的腧穴和经脉使用频次、腧穴间配伍规律、特定穴使用情况及腧穴分布情况。结果:古代治疗瘿病以近部选穴为主,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腧穴为天突、肩毭、气舍、天府、佈会,使用频次靠前的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任脉、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腧穴间配伍形式包括局部配穴、本经配穴及同名经配穴,以局部配穴为主,选用频次最高的特定穴为交会穴,选用腧穴多位于颈项部和上肢部。结论:古代治疗瘿病注重近部选穴,多取循经颈部经脉上腧穴,腧穴间配伍以局部配穴为主,多使用交会穴,所选腧穴多分布于颈项部和上肢部,可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依据和参考。
[Abstract]:Objective: to search the literatur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gall disease in ancient medical books, and summarize the rule of acupoint collection in treating gall disease by ancient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ethods: the relevant key words of gall disease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database wa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items in Chinese Medical Code, and the frequency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ancient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reating gall disease was investigated by frequency analysis and data mining technique. The law of compatibility between acupoints, the use of specific point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acupoints. Results: in the ancient treatment of gall disease, most of the acupoi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proximal part, and the acupoints in the top 5 places of the frequency were the process of sky, shoulder, Qi, Tianfu and Huhui, and the frequency of the former meridians were used as the hand Yangming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the Ren pulse, the hand Taiyin lung meridian and the foot Yangming stomach meridian. The matching forms between acupoints include local points, the points of this meridian and the syndromes of the same name, the local points mainly, the special points with the highest frequency as the intersection points, and the acupoints located mostly in the neck and upper limbs.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gall disease in ancient times focused on the selection of the proximal points, the acupoints on the meridian meridians of the meridian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cupoints mainly with the local points, and the points of intersection were mostly used. The selected acupoints were mostly distributed in the neck and upper extremities. It can provide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分类号】:R24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景春,冯起国,郑利岩;明清时期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1年03期

2 裴景春,冯起国;晋隋唐时期针灸处方配穴的原则及规律[J];中医药学报;2001年02期

3 赵卫,彭进;针灸处方配穴另解[J];针灸临床杂志;2003年08期

4 裴景春;宋金元时期针灸处方配穴的原则及规律[J];中医药学刊;2005年06期

5 聂斌;针灸处方配穴思路[J];辽宁中医杂志;2005年01期

6 姜硕;狄忠;符文彬;;浅论针灸处方中针刺顺序问题[J];中医杂志;2012年07期

7 孙国杰;;试论针灸处方的内容[J];云南中医杂志;1981年06期

8 李杨;程莘农;;《内经》针灸处方初探[J];上海针灸杂志;1982年03期

9 杨骏;;《中国针灸处方学》评介[J];江西中医药;1987年03期

10 张莉;鲍学全;;谈古代针灸治疗歌赋中针灸处方特点[J];中医杂志;199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启才;黄晔;;展望新世纪 探讨针灸临床发展新趋势[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梁繁荣;任玉兰;;略论针灸文献研究的思路与方法[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夏有兵;;承淡安针灸临床特点概述[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范郁山;廖宇衡;张翠洲;;肖继芳教授针灸学术思想浅析[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李文华;;针灸治疗沙士值得一试[A];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荟萃[C];2004年

6 王俊伏;;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36例临床观察[A];全国第16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全国第11届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当代临床治验论坛暨中西部十省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项燕;李瑞;;失眠的病机及针灸临床疗效分析[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王启才;;提高针灸临床疗效之我见[A];中国针灸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赫群;;中医眼科针灸简史[A];全国首届中青年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96年

10 周爽;杨丽坤;尤艳利;李伟红;舒适;钱小路;凌昌全;;急症针灸的历史回顾及发展战略[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身体周刊记者 肖蓓;针灸的门道[N];东方早报;2012年

2 高新军;针灸需要辨证论治毋庸置疑[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3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施仁潮;读《针灸从神论治精神疾病》有感[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4 整理 吴刚;针灸研究要以提高疗效为目的[N];健康报;2012年

5 董洪涛 龙 娟;针灸学国际培训教学思路探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刘炜宏;针灸在地震灾区常见病中的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俞中元;推陈出新 示人规矩[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太品;基于临床应用的循证针灸诊疗系统和智能设备研发[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陈玮;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分析和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孙奎;魏福良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魏氏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桑海滨;基于古今针灸文献治疗眼病的理论及组方规律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范洪力;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证候与针灸干预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7年

6 伍敏新;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文献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7 蔡宏伟;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李长君;针灸治疗中风病的文献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王长峰;针灸治疗痹证的古代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陈晓容;台湾现代针灸发展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亮;针灸国际标准化现状与对策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赵文龙;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吸毒成瘾用穴规律的探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叶健辉(YIP KIM FAI);循经取穴在《黄帝内经》针灸处方中的应用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王惟钊;基于数据挖掘针灸治疗中医眩晕的选穴配伍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陈俊志;针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文献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郑幸文;针灸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的文献整理与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李深情;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代临床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刘志成;《备急千金要方》治疗痛症针灸选穴规律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贾露;针灸治疗泄泻的古代文献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许世波;针灸治疗脑梗死取穴规律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46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246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9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