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原发性痛风患者体质与舌脉面象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2 07:03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痛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不同体质舌脉面象特征的分布差异,了解不同体质健康人群向原发性痛风发生发展过程中舌脉面象的改变规律,从而为原发性痛风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并从舌脉面象的角度为不同体质人群的原发性痛风患者的健康管理和“治未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就诊于云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风湿科门诊的190例原发性痛风患者和20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DS01—A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沪械准20152270428)进行体质辨识及舌脉面象信息的采集,建立excel数据库,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90例原发性痛风患者中,男性178例(93.68%),女性12例(6.32%);200例健康体检者中,男性116例(58.00%),女性84例(42.00%)。两组男性人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原发性痛风患者男性在41-50岁年龄段人数比例增高(P0.01)。女性在51-60岁年龄段人数比例增高(P0.01)。3.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原发性痛风患者平和质比例降低,痰湿质、湿热质比例增高。(P0.01)。4.与健康体检者舌象比较,原发性痛风患者:4.1舌色上: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中淡红舌比例较低(P0.05);痰湿质、气郁质中淡白舌比例增高(P0.05);血瘀质中瘀斑舌比例增高(P0.05);湿热质中紫暗舌比例增高(P0.05)。4.2舌形上:气虚质中齿痕舌比例增高(P0.05);阳虚质、痰湿质中胖大舌比例增高(P0.05);阴虚质中裂纹舌比例增高(P0.05);痰湿质中胖瘦适中舌人数比例降低(P0.05)。4.3苔色上:阳虚质中白苔比例增高(P0.05);阴虚质、湿热质中黄白相兼苔比例增高(P0.05);痰湿质中黄苔比例增高(P0.05);湿热质中白苔比例降低(P0.01)。4.4苔质上: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中薄苔比例降低(P0.05);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中厚腻苔比例增高(P0.05)。5.与健康体检者不同体质脉象比较,原发性痛风患者痰湿质中平脉比例降低(P0.05),滑脉比例增高(P0.05);湿热质中数脉比例增高(P0.05)。6.与健康体检者面象比较,原发性痛风患者:6.1唇色上:平和质、痰湿质、血瘀质中暗红色比例增高(P0.05);湿热质中红色比例增高(P0.05)。6.2面色上,平和质、阴虚质中正常面色比例降低(P0.05);阴虚质、湿热质中红色面色比例增高(P0.05);痰湿质中黄色面色比例增高(P0.05);结论:1.两组性别分布,原发性痛风患者男性比例高于健康体检者。2.男性在41-50岁年龄段上,原发性痛风患者人数比例高于健康体检者。女性在51-60岁年龄段上,原发性痛风患者人数比例高于健康体检者。3.两组不同体质人数分布比较,原发性痛风患者平和质人数比例低于健康体检者,痰湿质、湿热质人数比例高于健康体检者。4.原发性痛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不同体质舌象比较,舌色上: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中淡红舌比例较低;痰湿质、气郁质中淡白舌比例增高;血瘀质中瘀斑舌比例增高;湿热质中紫暗舌比例增高。舌形上:气虚质中齿痕舌比例增高;阳虚质、痰湿质中胖大舌比例增高;阴虚质中裂纹舌比例增高;痰湿质中胖瘦适中舌人数比例降低。苔色上:阳虚质中白苔比例增高;阴虚质、湿热质中黄白相兼苔比例增高;痰湿质中黄苔比例增高;湿热质中白苔比例降低。苔质上: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中薄苔比例降低;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中厚腻苔人数比例增高。5.与健康体检者不同体质脉象比较,原发性痛风患者痰湿质中平脉比例降低,滑脉比例增高;湿热质中数脉比例增高。6.原发性痛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面象比较,唇色上:平和质、痰湿质、血瘀质中暗红色比例增高;湿热质中红色比例增高。面色上:平和质、阴虚质中正常面色比例降低;阴虚质、湿热质中红色面色比例增高;痰湿质中黄色面色比例增高。综上,原发性痛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舌脉面象存在差异,探讨原发性痛风舌脉面象规律,对中医辩体论治及辨证论治有一定临床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鸿宝,堵纪法,倪忠义,葛民泽,陈南衡,李品君,邵授发;原发性痛风118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87年03期

2 赵毅;林丹人;;52例原发性痛风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1993年03期

3 林中;中药治原发性痛风[J];农村新技术;1994年07期

4 范实昌,,周辉;原发性痛风12例误诊原因探讨[J];医师进修杂志;1995年11期

5 熊本芬;原发性痛风14例误诊分析[J];湖北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6 张笑平,张剑;病证结合诊治原发性痛风36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7 徐忠,高炳涛;原发性痛风的临床特点与诊断(附36例分析)[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0年06期

8 花向扬;原发性痛风诊治的几个问题(附57例临床分析)[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0年01期

9 冯建华;原发性痛风18例误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10 ;针药结合治原发性痛风47例临床分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应振华;李涯松;张莹莹;邹玉琼;丁振华;王小冬;熊俊慧;陈坚;;原发性痛风复发原因分析[A];2009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潘解萍;马英淳;;原发性痛风及其伴发病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劳志英;陈继红;;60例原发性痛风关节炎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郭强;;原发性痛风64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李兆福;狄朋桃;彭江云;吴洋;刘维超;;云南地区原发性痛风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A];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郑焱;於松达;林武;;海岛居民原发性痛风高尿酸与血脂关系的研究[A];2009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应振华;丁振华;;风湿Ⅱ号合剂预防原发性痛风复发的临床研究[A];风湿病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C];2005年

8 朱维平;宋彩霞;赵云升;;原发性痛风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与中医“证”的相关性研究[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下)[C];2009年

9 程蓉;;原发性痛风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杨建国;;辨证治疗原发性痛风32例[A];第八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阮氏惠;越南河内市291例原发性痛风患者的证候分布及用药特点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青玉凤;TLR4及NLRP3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汉族人群原发性痛风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义书;原发性痛风患者体质与舌脉面象的相关性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7年

2 耿思思;原发性痛风患者伴NAFLD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血IL-10、IL-18水平变化[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晓敏;PDZK1、IGF1R及HLF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山东汉族男性人群原发性痛风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4 徐阳洋;microRNA-146a在原发性痛风发病中作用的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7年

5 应颖;基因甲基化与原发性痛风的相关性研究[D];宁波大学;2017年

6 江丹;脂联素及其受体在原发性痛风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川北医学院;2012年

7 纪艳;山东沿海地区汉族人原发性痛风家系致病易感基因的定位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8 程晓宇;中国汉族人群原发性痛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一期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9 孙小钧;原发性痛风血尿素、血肌酐及血尿酸变化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罗德钦;非布司他对原发性痛风患者降尿酸疗效和安全性观察及其对GDF-15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65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265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9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