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阳虚证

发布时间:2018-10-13 19:48
【摘要】:目的基于文献总结阳虚证的病、证、症分布特点。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NKI)和维普(VIP)数据库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有关中医阳虚证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阳虚证临床文献信息库,对病名、证型、证素、症状进行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分别统计其频数。结果共计纳入文献550篇,涉及111种中医疾病,168种西医疾病,其中中医疾病出现频数前3位的依次为胃脘痛(39)、水肿(38)、泄泻(27),西医疾病依次为慢性心力衰竭(34)、慢性胃炎(21)、冠心病(18)、肝硬化(18)。阳虚证相关证型共计36种,出现频数前3位分别为脾肾阳虚(149)、肾阳虚(97)、脾胃阳虚(82);病位证素7种,出现频数前3位分别为肾(280)、脾(240)、胃(82),兼夹病性证素8种,出现频数前3位分别为水停(34)、血瘀(28)、寒(20);症状375条,出现频数前3位分别为四肢厥冷(285)、经常畏冷(272)、便溏(189)。结论阳虚的病理状态在慢性病和疾病后期中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阳虚证分布广泛,多兼夹水停、血瘀、寒湿、痰浊、气滞等实邪。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 based on literature. Methods the (CNKI) and (VIP) databases of Chinese academic literature were searched from January 2007 to June 2014, and the clinical literature information database of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 was established. The names, syndrome types and syndromes of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 were analyzed. The frequency of symptoms was counted after standardized treatment. Results A total of 550 articles were included, involving 111 diseases of TCM and 168 diseases of western medicine. The top three diseases of TCM were epigastric pain (39), edema (38), diarrhea (27), and western medicine diseases were chronic heart failure (34), chronic gastritis (21), coronary heart disease (18), cirrhosis (18). There were 36 related syndromes of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 the first 3 were spleen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149), kidney yang deficiency (97), spleen and stomach yang deficiency (82), the first 3 syndromes were kidney (280), spleen (240), stomach (82), and 8 kinds of disease syndromes. The first 3 places of occurrence frequency were water arrest (34), blood stasis (28), cold (20), symptom 375, the first 3 were extremities syncope cold (285), often dreaded cold (272), loose stools (189). Conclusion the pathological state of Yang deficiency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both chronic diseases and the later stage of disease.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 is widely distributed, many of them are stopped by water, blood stasis, cold dampness, phlegm and turbidity, qi stagnat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省中医健康状态辨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2011中医健康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30087)
【分类号】:R25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鹏;赵慧辉;陈婵;王娟;常丽萍;刘敬标;毕力夫;王伟;;慢性心力衰竭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10期

2 岳宏;王天芳;陈剑明;杨璐;赵丹;赵燕;吴秀艳;屈凯;于丽丽;赵绂诚;;溃疡性结肠炎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3 李志更;王天芳;赵燕;于春光;万霞;任婕;王庆国;;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证候与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分析比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玉霞;慢性萎缩性胃炎近10年中医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琳;基于现代文献的肝硬化证候、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及常见证候与症状对应关系的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甫;;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策略[J];教师;2017年12期

2 陈娜;陈修户;;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15期

3 孙军红;;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解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34期

4 窦婉乔;;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年64期

5 鲍剑;;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6年60期

6 柴雪峰;;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J];中华少年;2016年18期

7 文创科;;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13期

8 陈泽华;;试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有效运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年04期

9 卫程丽;;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31期

10 马飞;;新课改教学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科技经济市场;2015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宇艳;;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14期

2 李友斌;;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13期

3 陈华;;兴趣在参与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元根;叶燕燕;贲卉;;阳虚证的内脏—耳穴反应[J];中国针灸;1992年03期

2 张海如;张燕春;;阳虚证症状表现的双重性述约[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8期

3 张新芳;方志斌;蔡圣荣;;肺阳虚证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张起;浅议肺阳虚证[J];黑龙江中医药;2004年01期

5 王燕;姜德;周铭心;;新疆各地不同民族阴阳虚证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医杂志;2008年04期

6 刘绪银;肺阳虚证的诊断与治疗[J];河北中医;1998年04期

7 董祥;;1984~2004年中医肺阳虚证文献分析[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王谦;吴承玉;;阳虚体质与阳虚证的区别与联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沈娟;王正;商秀洋;杜柏;宋庆桥;;缺血性心力衰竭阳虚证患者临床特征初探[J];中国中医急症;2012年05期

10 邱保国;王秀云;宁选;翟明义;宋诚;邓启华;徐瑞兰;刘惠霞;李立;程道语;孙淑君;丁洪昌;高艳珠;;阳虚证型的转变与甲状腺素关系的临床探讨[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东凯;;慢性咳嗽见肺阳虚证辨治拙议[A];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月明;傅晓晴;梁贵新;赖志义;刘立民;;马来西亚霹雳州华人糖尿病中医证素临床研究[A];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董飞侠邋何立群;肾阴阳虚证转换与基因调控的科学构想[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崔昕;衷中以立业 参西求发展[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志鹏;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对阳虚证失眠大鼠脑内5-HT、NE含量的影响[D];东南大学;2015年

2 万信;阳虚证自评量表的初步编制及考评[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王延辉;慢性肾衰竭阳虚证的证候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林朝阳;阳虚证诱喘模型大鼠与性激素的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5 苏英福;酒精毒性脑部神经损伤病变与少阴阳虚证候之比较[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69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269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a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