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徐艳玲从肾论治COPD的经验总结与实验研究及基于文献的辨治规律挖掘

发布时间:2018-10-15 15:26
【摘要】:目的:总结徐艳玲教授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辨治的学术思想。材料与方法:导师关于COPD的学术思想受其对中医藏象学说与中西医结合认识的影响。文章对导师以气学思想认识藏象学说、中西医结合应以临床疗效为要的观点进行了阐述,进一步引出关于COPD病机、治疗特色、治法的认识。结果: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虚为纲,基本病机为虚实夹杂、阴阳偏衰、气机失调、痰饮伏留,系统病机以肺肾两虚为主,进而导致以咳、痰、喘为主的症状群。以五脏病机中的肺肾两虚为核心,突出关于肾虚在认识与治疗疾病中的地位。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原则为治病求本、病证结合,扶正驱邪、谨守病机。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色治法包括:治虚为要,肺脾肾同补,重在补肾;补气为先,宣降同调,燮理肺脏气机;标本同治,养正徐图,祛邪而不伤正;复法图治,药随证转,融诸法于一方。结论:1.导师以气学思想认识藏象理论,将二者结合以认识疾病,于治疗则体现为调气为先,重视扶助正气。2.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仍应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临床疗效为首要目的,在确定有效的前提下方可进行关于机制的实验研究。中西医病证结合应突出中医治病求本的特征与优势。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虚为纲,本质为虚,肾虚在疾病进程及治疗中均占重要地位。目的:观察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在COP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推测虚喘方治疗COPD的部分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将60只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氨茶碱组、虚喘方高剂量组、虚喘方中剂量组、虚喘方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气管滴注脂多糖联合持续熏烟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态;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IL-1β、IL-8、IL-6的含量;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TNF-α、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p-Smad2、p-Smad3、Smad7表达水平;以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NF-κB、TGF-β1、Smad2、Smad3、Smad7 m RNA表达水平。结果:1.模型组随着造模天数增加,大鼠逐渐出现咳嗽、呼吸频率增加、精神萎靡、毛色变黄且枯槁无光泽、消瘦、皮肤松弛等现象。各给药治疗组一般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以氨茶碱组和虚喘方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2.空白对照组肺泡大小均匀,肺泡壁薄厚适中,未见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肺泡壁增厚,肺泡不均匀,肺泡壁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各治疗组肺组织病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以氨茶碱组和虚喘方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8、IL-6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8、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与氨茶碱组比较,虚喘方低剂量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8、IL-6显著升高(P0.01或0.05),虚喘方中剂量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IL-6显著升高(P0.01或0.05)。4.空白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NF-κB蛋白表达处于极低水平,偶见阳性表达细胞。模型组TNF-α、NF-κB呈强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比较,模型组表达水平最高,各治疗组TNF-α、NF-κB的表达水平均有所下调,低剂量组的NF-κB蛋白表达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氨茶碱组和虚喘方高、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空白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水平较低,可见少量绿色荧光的阳性表达细胞。模型组TGF-β1呈强阳性表达,可见大量的发绿色荧光的细胞。模型组表达水平最高,各治疗组TGF-β1的表达水平均有所下调,但低剂量组的TGF-β1蛋白表达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氨茶碱组和虚喘方高、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空白对照组p-Smad2、p-Smad3表达水平较低,Smad7处于高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氨茶碱组、虚喘方高、中剂量组p-Smad2、p-Smad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Smad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0.05);氨茶碱组和虚喘方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空白对照组TNF-α、NF-κB、TGF-β1m RNA表达水平较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NF-κB、TGF-β1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氨茶碱组和虚喘方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空白对照组Smad2、Smad3 m RNA表达水平较低,Smad7 m RNA处于高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Smad2、Smad3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Smad7 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氨茶碱组和虚喘方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与COPD肺部慢性炎症等病理改变密切相关。2.虚喘方对COPD模型大鼠发挥治疗作用的部分机制为抑制炎症因子、抑制Smad蛋白磷酸化、调节Smadm RNA表达水平进而调节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目的:探讨当代中医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证素辨证与用药规律。材料与方法:通过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电子期刊数据库中的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题名或关键词进行首次检索,以“中医药”、“中医”、“临床”为题名或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收录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将文献中的证候名称、药物名称规范后录入Excel表格,提取证候要素。采用SPSS19.0、SPSSClement1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证素分析结果:共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3个,累积频数10434次,依次为肺(50.99%)、肾(34.54%)、脾(14.47%)。共提取病性类证候要素6个,累积频数7711次,其中虚性证素5541次,依次为气虚(64.30%)、阴虚(4.05%)、阳虚(3.51%);实性证素2170次,依次为血瘀(15.41%)、痰阻(11.88%)、毒(0.86%)。共出现四种病性证素组合形式,总频数8145次,依次为单证素(气虚、阳虚、阴虚,83.02%)、双证素(气虚+痰阻、气虚+血瘀、血瘀+毒、血瘀+痰阻、10.31%)、三证素(气虚+血瘀+痰阻,5.70%)、四证素(气虚+阴虚+血瘀+痰阻,0.97%)。将四种病性证素组合形式按照虚实夹杂组合、虚性组合、实性组合进行分析,依次为虚性组合(83.02%)、虚实夹杂组合(13.98%)、实性组合(3.00%)。对包含1种以上的病性证素组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设定支持度≥30%、置信度≥80%,得出关联规则4条,分别为气虚→痰阻血瘀、血瘀→痰阻气虚、血瘀→痰阻、气虚→痰阻。2.用药分析结果:共收集药物161种,用药2335次,使用频率在13%以上的药物共36味,占药物总数的22.37%,该36味药物用药总频数1667次,占总数的71.39%。共涉及药物16类,补虚药使用频次最高,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祛瘀药、清热药、理气药、解表药6类药物累计频率达80.55%。补虚药主要集中在补阳、补气、补阴类。根据关联规则,设定支持度≥15%、置信度≥80%,对161味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得到2组药物组合。设定支持度≥10%、置信度≥80%,得到32组三味药组合。设定支持度≥10%、置信度≥80%,共得到42组三味药组合。对161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聚3类:(1)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党参、麦冬、人参、山药、五味子、黄芪、补骨脂;(2)丹参、地龙;(3)桃仁、当归、紫苏子、杏仁、桑白皮。聚5类:(1)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党参;(2)麦冬、人参、山药、五味子、黄芪、补骨脂;(3)丹参、地龙;(4)桃仁、当归;(5)紫苏子、杏仁、桑白皮。结论:1.COPD稳定期病位证素为肺、肾、脾,单个虚性病性证素和虚性证素组合频率远大于实性证素及其组合,证明COPD本质为虚,“虚”可纲领性地挈领其他证候要素。气虚在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等的形成过程有关键作用,COPD病久则成气血瘀滞、虚实夹杂之象。2.以药测证,可发现COPD稳定期的治疗着眼于疾病稳定期本虚为主的特征,以补虚为主,治疗时应并重补益肺脾之气与补肾之阴阳。药物分析结果印证了COPD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稳定期以气虚为主,肺脾肾虚损,标实主要包括痰饮、瘀血。治疗以扶正为主,兼祛痰和(或)活血及清热、理气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9;R2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党强;;补肺益阳化痰汤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阴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年03期

2 郑云;;穴位贴敷联合足三里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年03期

3 王淑英;丁静;冯文杰;;中药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年02期

4 苏铭瑞;张纡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与缓解期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5年01期

5 邓虎;王晓旭;毛相裕;胡冰冰;徐艳玲;;TGF-β_1/Smads信号转导通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年12期

6 史肃育;吴同启;郭建辉;韦蓉;梁栋;;健脾益肺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年09期

7 漆冬梅;;温肾补肺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16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23期

8 梁爱武;谭玉萍;梁炜;农田泉;苏齐鉴;刘景洋;杨红梅;潘玲;王卫红;黄静铭;;润肺健脾补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症状改善和6分钟步行距离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3年07期

9 蔡云海;吴启相;王东旭;刘传;;咳喘固本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48例[J];中医研究;2013年06期

10 翟瑞庆;翟红运;;扶正清痰化瘀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玉贤;基于文献的痉病、疫痉学术源流探讨和证素分布、用药规律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2 万磊;基于TGF-β1/Smads和ERK通路cross-talk研究新风胶囊改善AA大鼠肺功能的机理[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郝峰;消化性溃疡近15年中医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曲妮妮;肺心舒对野百合碱诱导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大鼠影响的药效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72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272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a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