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参麦四逆汤联用贝那普利和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及生存结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0-16 12:23
【摘要】:目的:观察参麦四逆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准入条件的慢性心力衰竭80例门诊患者编号,放置到随机数字生成器Random Maker系统随机抽取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原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不改变,对照组用贝那普利和螺内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参麦四逆汤治疗。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LVEF、年均住院次数、1年内的生存结局(存活数量和死亡数量)。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提高LVEF、降低年均住院次数、改善生存结局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心律失常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参麦四逆汤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同时,降低了年均住院次数,同时改善了生存结局(降低死亡率),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Abstract]:Aim: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henmai Sini decoction o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and surviv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80 out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who met the admission criteria were assigned to random sampling treatment group (5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by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Random Maker) system. There was no chang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rimary diseases in the two group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enazepril and spironolacton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henmai Sini deco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One year later, the average number of LVEF, hospitalizations and the survival outcome (number of survival and death)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increasing the average number of hospitalization and improving the survival outcome of LVEF, (P0.05). The incidence of arrhythmia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ther adverse reactions (P0.05). Conclusion: Shenmai Sini decoction can improve the heart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reduce the annual hospitalization times, improve the survival outcome (reduce mortalit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rrhythmia.
【作者单位】: 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
【基金】:深圳市科技研发基金项目(编号:JCYJ20150401104212099)
【分类号】:R54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义新,朱秀华,危金松;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8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0年08期

2 龙仕柏;乙莫克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种新方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年11期

3 何军,刘晓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慢性心力衰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临床干预研究进展[J];宁夏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4 范建明;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30例[J];福建医药杂志;2003年02期

5 徐会强;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3例疗效观察[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周红漫;辅酶Q_(10)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2003年10期

7 苏哲坦;慢性心力衰竭贫血在英国的患病率及其基本原因[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年05期

8 毛秀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3年04期

9 芮喜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皮肤变化[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年06期

10 Kearney M.T.,Fox K.A.A. ,Lee A.J. ,郭宁;轻中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猝死的预测[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霞;赵兴胜;徐峰;付二团;贺文帅;苏布道;马之嘉;;内蒙古自治区医院1980、1990、2000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2 施仲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仍然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首选药物[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3 马依彤;李霞;王朝霞;;18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贫血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4 曾潮峰;;肌氨肽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5 刘玉辉;;左卡尼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6 胡英花;杨志敏;王艳杰;钱海燕;;慢性心力衰竭发作频率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杨小芳;施小青;;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干预[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赵丽;杨俊华;;超声综合参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郭慧卿;王林;黄娇红;马金萍;;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合并症对药物治疗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邓晓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现状[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朱荻;倍他乐克安全有效[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2 周宁人;提高慢性心衰患者存活率[N];大众卫生报;2007年

3 李军;急性心力衰竭与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鉴别[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4 湖南省汉寿县人民医院 彭锋;对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调查与分析[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夏洪平 张步升 张楠;抗凝治疗使早期心衰患者受益[N];健康报;2005年

6 刘彦兵;慢性心力衰竭有合并症者的药物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丽娜;慢性心力衰竭尿液蛋白标记物的筛选、鉴定及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2 杜智勇;代谢组学方法评价慢性心力衰竭代谢重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3 吴晓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细胞动员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姚耿圳;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刘尊齐;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连i吜,

本文编号:2274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274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5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