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少阳经穴刺络放血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与针刺组做对照,通过客观评价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初步探讨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为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香港同仁中医中心诊断为偏头痛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偏头痛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按照随机简单数字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刺络放血组(治疗组)30例,针刺组(对照组)30例。偏头痛的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国际头痛学会(HIS)制定“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的无先兆型偏头痛及有先兆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偏头痛的辨证分型的诊断标准,其中纳入实证型偏头痛患者,包括肝阳上亢头痛、血瘀型头痛和痰浊头痛。治疗方案:治疗组选取两组穴位角孙、中渚、足临泣与丝竹空、外关、丘墟,两组穴位交替应用进行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对照组选取患侧太阳、风池、率谷、悬颅、头维穴,及双侧太冲、外关、足临泣穴,应用普通毫针刺法,两组均隔天治疗一次,5次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即20天。疗效评价标准有: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量表)、头痛积分量表、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量表(MSQ)。即时镇痛疗效评定采用VAS疼痛评分量表观察治疗后0.5h、2h、6h两组患者的得分;综合疗效评定采用头痛积分量表得分进行评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偏头痛患者60例,没有脱落及未完成试验者。通过对刺络放血组和针刺组患者基线水平的分析,包括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与病程比较分析、治疗前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头痛积分量表(包括两组患者每月头痛发作次数、发作时头痛程度、每次头痛发作时间及头痛发作时的伴随症状评分)、偏头痛特异性生活品质问卷(MSQ)评分(涉及功能受限、功能障碍、情绪影响三个方面的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VA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VAS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治疗后0.5h、2h、6h时两组患者的VAS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值均小于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0.5h及6h时,刺络放血组患者VAS得分明显低于针刺组患者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刺络放血组患者VAS评分降低得更加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即时镇痛疗效方面,刺络放血疗法和毫针针刺法在偏头痛的即时镇痛方面均有疗效,而且刺络放血疗法在偏头痛的即时镇痛方面比毫针刺法疗效好;在整体止痛方面,刺络放血疗法和毫针针刺法在改善偏头痛程度方面均有疗效,而且刺络放血疗法在对偏头痛头痛程度改善方面比毫针刺法疗效好。头痛积分量表评分治疗前后比较:(1)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每月头痛发作次数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每月头痛发作次数评分差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降低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评分,可以减少患者每月头痛发作次数,但两种治疗方法对减低偏头痛患者每月头痛发作次数方面疗效相当。(2)两组患者头痛程度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头痛发作时疼痛程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头痛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头痛程度评分差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降低偏头痛患者头痛程度评分,可以缓解患者发作时头痛的程度,但两种治疗方法对缓解偏头痛患者发作时头痛程度方面疗效相当。(3)两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头痛持续时间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评分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头痛持续时间评分降低得更加明显。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降低偏头痛患者头痛持续时间评分,可以减少患者发作时头痛的持续时间,而治疗组患者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头痛持续时间减少得更加显著,说明刺络放血疗法在减少偏头痛患者头痛持续时间方面效果优于针刺组。(4)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时伴随症状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头痛发作时伴随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头痛发作时伴随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时伴随症状评分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头痛发作时伴随症状评分降低得更加明显。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降低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时伴随症状评分,可以缓解患者头痛发作时伴随症状,而治疗组患者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可以更加明显地缓解伴随症状,说明刺络放血疗法在缓解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时伴随症状方面的效果优于针刺组。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MSQ)评分治疗前后比较:(1)两组患者功能受限领域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因偏头痛所致功能受限领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功能受限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功能受限领域评分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功能受限领域评分升高更加明显。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提高偏头痛患者功能受限领域评分,可以改善偏头痛患者因本病而致的功能受限的状况,而治疗组患者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可以更加明显地改善偏头痛患者因本病而致的功能受限的状况,说明刺络放血疗法在改善偏头痛患者功能受限方面的效果优于针刺组。(2)两组患者功能障碍领域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因偏头痛所致功能障碍领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功能障碍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功能障碍领域评分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功能障碍领域评分升高更加明显。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提高偏头痛患者功能障碍领域评分,可以改善偏头痛患者因本病而致的功能障碍的状况,而治疗组患者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可以更加明显地改善偏头痛患者功能障碍的状况,说明刺络放血疗法在改善偏头痛患者功能障碍方面的效果优于针刺组。(3)两组患者情感影响领域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因偏头痛所致情感影响领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情感影响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情感影响领域评分差异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情感影响领域评分与对照组相当。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提高偏头痛患者情感影响领域评分,可以改善偏头痛患者因本病而致的情感影响的状况,而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偏头痛患者情感影响的方面疗效相差不大,即刺络放血疗法与毫针刺法在改善偏头痛患者情感影响方面的疗效相当。两组患者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患者中治愈5例(占16.7%),显效15例(占50%),有效8例(占26.7%),无效2例(占6.7%),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愈2例(占6.7%),显效8例(占26.7%),有效14例(占46.7%),无效6例(占20%),总有效率达80.0%,经统计学Raddit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即刺络放血疗法在治疗偏头痛的综合疗效评价中,疗效优于针刺组。结论:从剌络放血组和针刺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来看,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0%。两种治疗方法均对偏头痛患者有良好疗效,而刺络放血疗法疗效要高于针刺法。刺络放血组和针刺组均可改善偏头痛患者疼痛程度,无论是即时镇痛效果还是综合止痛效果,而且刺血组对患者头痛改善程度更加明显。两种治疗方法均可减少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和头痛持续时间,缓解偏头痛发作时伴随症状,改善因偏头痛而致的功能受限、功能障碍及情感影响的状况。并且刺络放血疗法在减少偏头痛持续时间、缓解疼痛和发作时伴随症状及改善因本病而致功能受限和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比毫针针刺法更高的疗效。少阳经刺络放血疗法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性好等特点。采用本法治疗偏头痛体现了针灸“本经有病本经求”、“凡治病必先去血”的治疗原则与方法,成熟的理论体系以及显著的临床疗效为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泽;张滨滨;;电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2年02期
2 杨威;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0年11期
3 江春树,武云霞;刺络放血并按摩眼部预防红眼病临床与实验研究[J];四川中医;2001年09期
4 张晓君,杨波,李波,吴卫星;推拿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267例[J];按摩与导引;2002年05期
5 庞虎,韩根言;刺络放血为主治疗痤疮93例[J];吉林中医药;2004年04期
6 王远华;微痛刺络放血手法初探[J];天津中医药;2004年03期
7 李娟;刺络放血治疗痤疮71例[J];江西中医药;2005年11期
8 沈中秋;宋梦玉;张淑杰;丁鲁;;刺络放血为主治疗荨麻疹296例[J];中国针灸;2005年12期
9 赵鸿;;刺络放血配合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4例[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年12期
10 史丽英;郭义;李桂兰;;浅谈蒙医刺络放血[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世强;;刺络放血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40例[A];全国首届刺络放血研究及临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刺络放血[A];2008北京·第二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王凤艳;;浅谈古今刺今刺络放血工具[A];第二届全国刺络疗法暨首届少数民族放血疗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佃会;;耳背刺络放血的临床应用研究探讨[A];全国第16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全国第11届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当代临床治验论坛暨中西部十省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何晓玲;;刺络放血临证举隅[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6 王聪;任盈盈;陈秀华;;下肢刺络放血为主治疗臁疮6例临床分析[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7 王允娜;;刺络放血治疗面部痤疮临床效验[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郝秀兰;李风兰;李英;;刺络放血治疗高粘滞血症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A];迎接新世纪——2000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9 沈中秋;张淑杰;宋梦玉;丁鲁;;刺络放血为主治疗顽固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A];全国首届刺络放血研究及临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杨光;;刺络放血的意义[A];北京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2010学术年会青年论坛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规范化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培训班学术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容小翔;刺络放血治小儿咽炎效果佳[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香伟雄;少阳经穴刺络放血治疗实证偏头痛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王芳;《黄帝内经》刺络放血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陈玉骐;背俞穴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东升;刺络放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兔的实验研究[D];陕西中医学院;2013年
2 崔娥朗;针刺加刺络放血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郝蓬亮;刺络放血结合围剌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D];山西中医学院;2015年
4 苏文;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张滨滨;电针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湿热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孟琳;综合评价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刘彦宜;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实证痤疮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郭红波;刺络放血配合针刺治疗湿热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宋婷婷;灵龟八法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匡卓群;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
本文编号:
246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