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简析方证辨证的三种境界

发布时间:2019-07-27 10:17
【摘要】:综合分析方证理论的提出与发展过程,结合文献研究,认为各家对方证辨证内涵莫衷一是的原因往往是对"证"理解的不同。以"证"内涵三种不同的理解作为着眼点,结合方证之间的相关性,分别从证是症状、证是证据、证是病机三个方面简析方证辨证的三种境界。
[Abstract]: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utting forward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theory of prescription syndrome and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reason why each other has different connotation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s often due to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syndrome". Taking thre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the connotation of "syndrome" as the starting point, combined wit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rescription and syndrome,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three realm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prescription and syndrome from three aspects: syndrome is symptom, syndrome is evidence and syndrome is pathogenesis.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3597,8163010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52093)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自主立项课题(2017-JYB-XS-018)
【分类号】:R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阶,张兰凤,王永炎;方证对应理论源流及临床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2004年04期

2 刘凌云;谭胜国;黄仁伦;;方证相应思想对拓展临床诊疗思维的意义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1年03期

3 司端圣,尚海峰,石洪超;方证从化学说理论探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年07期

4 余国俊;关于方证对应的再讨论[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16期

5 张兰凤,王阶,王永炎;方证对应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01期

6 衷敬柏;王阶;赵宜军;王永炎;;病证结合与方证相应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2期

7 赵艺亭;;运用方证理论指导治疗肺心病顽固水肿医案二则[J];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12期

8 吴依娜;;论方证相应辨证的关键及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9 张军平;耿晓娟;朱娅萍;袁卓;许颖智;彭立;;试论病证结合、方证对应在临证处方遣药中的指导作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刘明;;方证相应的研究意义[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业;;关于中医方证关系研究的思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严石林;陈为;赵琼;于宏波;鲁法庭;;方证辨证临床运用评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贾春华;;方证相应研究[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4 王阶;张兰凤;王永炎;;方证对应理论源流及临床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刘云;薛峰;;方证对应学与辨证诊治之我见——与李慧老师商榷[A];全国第七届中医药继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08年

6 龚新全;;结合临床谈谈方证对应[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全国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张良登;;中医学“方证相关”内涵探讨[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衷敬柏;王永炎;;病证结合与方证相应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9 李新民;;方证相关在病证结合研究中的意义[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赵厚睿;;方证辨证临证思维举要[A];全国第十三届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海霞;专家认为:中医方证研究应注重成果转化[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2 记者 海霞;加强方证研究寻找中医创新突破点[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3 贾春华 王永炎;“方证论治系统”理论框架[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湖北中医学院 赵厚睿;方证辨证≠方证对应[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熊兴江;辨方证不同于辨证[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6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张文选;辨方证是高层次的辨证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7 王 付;药症可变性与方证不变性[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冯世纶;方证是辨证的“尖端”[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9 中日友好医院 冯世纶;理法相应识方证[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10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吕志杰;方证相对是辨证论治典范[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燕清;老年性痴呆同病异证方证相应的生物学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王师菡;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模式干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及生物学基础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3 孙晓伟;不稳定性心绞痛方证对应及证候动态变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李童;痛经方证相应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林素琴;台湾医家朱木通学术思想和方证辨证临床经验整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孛立甲;利用MYSQL数据库探讨相关眼底病方证沿革规律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徐俊峰;缺血性中风证候组合规律及方证相应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亮;基于方证对应理论的《温病条辨》风温方证的量化分析初探[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谢得慧;从气的开阖消长探讨经方辨治常见消化道症状的规律[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朱梦龙;眩晕方证辨证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熊兴江;方证对应理论及其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中的运用[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5 李认书;“方证相应”的数据挖掘方法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6 朱金妹;原发性高血压方证对应的临床调查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邹圣容;基于方证的症状与证素关系的量化分析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高亮;基于方证相应学说的《伤寒论》方证整理与因机证治初探[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周盼盼;基于方证相应理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浊毒证证治规律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10 安佳乐;在《伤寒杂病论》范围内基于方证相应说的体质分型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19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519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8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