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中医证型与实验室客观指标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09-07 11:55
【摘要】:目的探讨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不同中医证型与实验室客观指标间的关系,以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临床支持。方法筛选已经明确诊断为职业性手臂振动病的患者101例,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型,分为行痹24例、痛痹39例、着痹38例。观察患者冷水复温试验5 min复温率、10 min复温率和神经肌电图检查末端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运动单位平均时限和平均波幅各参数在不同中医证型间分布的异同。结果冷水复温试验5、10 min复温率在行痹、痛痹、着痹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肌电图检查方面,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波幅在行痹、痛痹、着痹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着痹组与痛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2,P=0.895),着痹组与行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7,P=0.023),痛痹组与行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2,P=0.030)。而正中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和传导速度及尺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波幅和传导速度在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传导波幅和传导速度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运动单位平均时限和平均波幅在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认为正中神经运动传导的波幅在行痹、痛痹、着痹3组间的分布有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行痹组与其他两组上,认为行痹组的波幅高于痛痹、着痹组,考虑行痹组正中神经轴索较痛痹、着痹组损伤轻。
【作者单位】: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编号:20142005)
【分类号】:R259
本文编号:2533003
【作者单位】: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编号:20142005)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凤霞;;治疗着痹须顾护脾胃[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年01期
2 张和平;自拟着痹汤治疗着痹54例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5年02期
3 李为中;;僵蚕治疗着痹有良效[J];中医杂志;2009年12期
4 王旭东;薏苡仁汤加减治疗着痹50例临床体会[J];甘肃中医;1994年01期
5 陈永贵;参苓白术散在治疗着痹中的妙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4年03期
6 马奎云,刘合玉,李幼辉,张博爱,赵宗美;痹症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J];河南医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7 刘亿枫;略论“着痹从脾论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年S1期
8 杨素英;;薏苡仁汤加减治疗着痹10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年03期
9 黄晓超;;薏苡仁汤加减治疗下肢关节着痹63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9年02期
10 杨正祥;中药外敷熏蒸与针灸配合治疗着痹[J];中医外治杂志;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景录;张雄;田龙;董新梅;;行痹的辨证论治[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姜玉宝;;蠲痹汤合四物汤治疗行痹[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全国风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2年
,本文编号:2533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5330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