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调脏通络”电针对2型糖尿病小鼠体重、血糖及肠道菌群结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的影响,探讨“调脏通络”电针改善2型糖尿病的机制。方法:选择db/db 2型糖尿病小鼠22只,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11只,模型对照组11只,同期相同条件下饲养的9只db/m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共3组。分别于针刺治疗前、针刺治疗1周后、针刺干预2周后,各组小鼠尾尖采血测量血糖,称量各组小鼠体重,留取各组小鼠粪便,放置于-80℃冰箱保存备检。把不同时间段收集的小鼠粪便进行16S rDNA菌群检测,并且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小鼠粪便短链脂肪酸,本实验检测的短链脂肪酸有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结果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来分析完成。结果:1实验动物一般情况及相关指标改变1.1实验动物一般情况糖尿病小鼠具有多饮、多食、多尿的生物学特性,与人类糖尿病表现类似。空白组:小鼠一般情况良好,毛色光泽度较好,反应灵敏,摄食、饮水正常。模型组:毛色光泽度较差,反应迟钝,明显呈现多饮、多食、多尿症状。针刺组:小鼠毛色光泽度欠佳,反应较迟钝,摄食、饮水量及尿量均明显增多。摄食量:干预1周、2周后,与同期空白组相比较,针刺组及模型组摄食量均显著增加(~(aaa)P0.001),而模型组摄食量增加更为显著;与模型组同期比较,针刺组摄食量增加显著低于模型组(~(bbb)P0.001)。饮水量:干预1周、2周后,与同期空白组相比较,针刺组及模型组饮水量均显著增加(~(aaa)P0.001),而模型组饮水量增加更明显;与模型组同期比较,针刺组饮水量增加显著低于模型组(~(bbb)P0.001)。1.2各组小鼠体重及血糖变化体重:干预前,针刺组和模型组与空白组体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bbb)P0.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治疗前无差异(P0.05),干预2周后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体重增长缓慢,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aa)P0.01)。血糖:干预前,针刺组和模型组与空白组血糖比较有明显差异(~(bb)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2周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血糖升高缓慢,(~aP0.05)。2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针刺2周后,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均为针刺组空白组模型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均为:针刺组空白组模型组;针刺干预治疗后,在门水平,Fimicetes(厚壁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降低,Bacteroidetes/Fimicetes比值降低;针刺干预治疗后,在属水平,Lactobacillales(乳杆菌)、Lachnospiraceae(毛螺菌属)、Prevotellaceae(普氏菌属)相对丰度增多,Escherichia(埃希氏菌属)、Bet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相对丰度降低。3各组小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的变化针刺治疗前,与空白组相比较,针刺组、模型组乙酸含量均降低(~cP0.05、~bP0.05)。针刺治疗前,模型组与针刺组比较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后,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乙酸含量升高且有差异(~cP0.05);与空白组比较丙酸含量针刺组与模型组均升高,且模型组有明显差异(~(aa)P0.01),治疗后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bb)P0.05)。针刺治疗前,针刺组及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丁酸含量降低(~aP0.05),针刺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模型组(~bP0.01),针刺组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cP0.05)。治疗后,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戊酸的含量降低(~aP0.05),与针刺组比较无差异。结论:1.本实验选择的db/db2型糖尿病小鼠,与人类糖尿病症状表现相似,体重及血糖均升高,摄食量、饮水量均升高,“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可抑制糖尿病小鼠的摄食及饮水,对糖尿病小鼠体重、血糖具有改善作用。2.“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增加了肠道菌群的丰度及多样性,Bacteroidetes/Fimicetes比值降低;增加Lactobacillales有益菌,抑制Escherichia致病菌,与模型组肠道菌群结构相比,针刺组的肠道菌群结构更接近空白组,说明针刺对糖尿病小鼠的肠道菌群具有积极地调节作用。3.“调脏通络”电针干预可以增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乙酸、丁酸的含量,降低丙酸的含量,戊酸含量变化不明显,提示针刺可以调节短链脂肪酸,对糖尿病具有改善作用。
【图文】: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 届博士学位论文表 1 三组小鼠摄食量的变化( x ±s)(单位:g)组别 干预一周 干预二周空白组 4.10±0.14 4.33±0.32针刺组 5.14±0.39aaabbb5.58±0.34aaabbb模型组 6.33±0.37aaa7.18±0.49aaa注:与同期空白组比较aaaP<0.001;与同期模型组比较bbbP<0.001。
图 2 三组小鼠饮水量的变化3.2 体重的变化体重的变化:干预前,针刺组和模型组与空白组体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bbbP<0.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治疗前无差异(P>0.05);干预 1 周后,针略低于模型组,两组比较无差异;干预 2 周后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针刺重增长缓慢,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aaP<0.01)。(如表 3、图 3) 以上结表明,针刺组在改善糖尿病小鼠体重增加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表3 三组小鼠体重变化( x ±s)(单位:g)组别 干预前 干预一周 干预两周空白组 18.83±1.78 23.67±1.76 24.50±2.23针刺组 31.24±1.76bbb37.84±2.11 40.78±1.78模型组 32.79±2.69bbb39.47±3.13 43.49±3.10aa注:与同期空白组比较bbbP<0.001,,与同期针刺组比较aaP<0.01。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45.9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美君;刘志诚;徐斌;;针灸治疗肺热津伤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4年12期
2 高珊;李瑞;田环环;裴恩实;曹f:焱;武燕;;电针“胰俞”穴对2型糖尿病大鼠HPA轴相关激素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4年11期
3 张娜;刘志诚;徐斌;;电针治疗T2DM伴肥胖203例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年08期
4 刘美君;刘志诚;徐斌;;针灸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脂肪-胰岛内分泌轴”的调节[J];时珍国医国药;2014年07期
5 陈建峰;夏欣;黄文瑾;龚雅婷;史小林;沙雯君;张伟妃;江海丽;牛晶晶;书国伟;费智敏;朱婷;沈远东;张军;周里钢;;2型糖尿病中西医病因辨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6 吴秋霞;吴锦丹;齐绍康;;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12期
7 刘倩;李霞辉;张学梅;;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年10期
8 张娜;汪娅莉;冯虹;刘志诚;徐斌;;电针联合耳针治疗2型糖尿病203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年18期
9 朱丽波;李艳波;;一把双刃剑——自噬对糖尿病和胰岛β细胞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年03期
10 杨永青;杨明庆;;肥胖诱发胰岛素抵抗的炎性机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2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媛;中枢不同部位参与针刺调节大鼠胃功能的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
2617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17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