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润燥法联合药浴治疗成人期特应性皮炎(血虚风燥证)临床疗效观察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4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琦;禹卉千;李振鲁;;接触性皮炎与特应性皮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年07期
2 ;盐或为特应性皮炎诱发因素之一[J];上海医药;2019年14期
3 林欢儿;李孜怡;彭静;涂绍忠;;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年11期
4 陈敏;;特应性皮炎的治疗[J];江苏卫生保健;2019年11期
5 罗鸯鸯;刘小英;刘玉凤;;臭氧水疗仪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疗效及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年22期
6 李敏琪;邓列华;胡羽添;李霆峰;陈兆威;郑嘉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年11期
7 孙宏勇;甄莉;;特应性皮炎诊疗研究新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A2期
8 周蔓钰;左文慧;刘红霞;;特应性皮炎与丝聚合蛋白基因的相关性研究[J];新疆中医药;2018年01期
9 秦桂芝;黄进华;潘伊枝;向亚平;欧春香;黄健;高丽华;鲁建云;;臭氧制剂外用创新性治疗婴幼儿特应性皮炎[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年02期
10 薛倩;邓利华;李夏;谭江;王晶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成人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上上;李巍;;老年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及内表型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宁夏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分会成立大会、中西医结合诊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提高班资料汇编[C];2019年
2 邓思思;宋志强;;对一例成人特应性皮炎误诊的思考[A];2019首届全国湿疹皮炎皮肤过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9年
3 姚煦;;特应性皮炎治疗新进展[A];2019首届全国湿疹皮炎皮肤过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9年
4 李邻峰;;特应性皮炎诊治经验[A];201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5 唐苏为;谢韶琼;;迟发型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A];2016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6 涂彩霞;杨雨岭;许璐;;特应性皮炎的评价及治疗进展[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辽宁省首届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沈阳军区首届免疫学及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7 张蕴颖;许璐;刘春宜;涂彩霞;;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表面分子标记的检测[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辽宁省首届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沈阳军区首届免疫学及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8 薛璐;王惠平;;维生素D与特应性皮炎[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辽宁省首届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沈阳军区首届免疫学及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9 李承新;;“里应外合”——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辽宁省首届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沈阳军区首届免疫学及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10 陈宏;;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14版)[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辽宁省首届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沈阳军区首届免疫学及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天鹅;特应性皮炎治疗格局有望改变[N];健康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于娟;干燥瘙痒,得了特应性皮炎怎么办?[N];中国医药报;2018年
3 董兰;2017版特应性皮炎治疗指南[N];医学参考报·灾害救援医学频道;2017年
4 董兰;成人型特应性皮炎与空气污染关系的全民健康数据调查[N];医学参考报·灾害救援医学频道;2017年
5 许关煜;特应性皮炎治疗药酝酿爆发[N];医药经济报;2017年
6 南昌大学二附院主任医师 刘志刚;特应性皮炎如何科学护理[N];家庭医生报;2016年
7 记者 田雅婷 通讯员 钟艳宇;诊断特应性皮炎有了“中国标准”[N];光明日报;2016年
8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赵作涛;特应性皮炎 应重视过敏“起点”[N];健康报;2015年
9 哈医大一院皮肤科 郑淑云 (副主任医师) 通讯员 张新浩;家庭防治特应性皮炎[N];家庭医生报;2009年
10 出诊医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 项蕾红;特应性皮炎总反复 须分期用药[N];健康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文玉;JAK1/JAK2抑制剂Momelotinib软膏的制备及其对特应性皮炎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和机制研究[D];延边大学;2019年
2 向娟;VD辅助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3 吴卿;特应性皮炎的外用中药的筛选与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温禾;靶向树突状细胞的卵清蛋白纳米疫苗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及特应性皮炎皮肤、口腔、肠道菌群特征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5 王海燕;特应性皮炎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培土清心方对肠道菌群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王晓钰;基于miR-155-5p对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调控探讨升麻素抗特应性皮炎机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孟威威;MiR-146a在特应性皮炎患者和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8 王颖;高迁移率蛋白-1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9 廖勇梅;培土清心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理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刘文静;培土清心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CC亚族趋化因子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蓓蕾;Langerin在特应性皮炎经皮致敏中的作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2 刘云;养血润燥法联合药浴治疗成人期特应性皮炎(血虚风燥证)临床疗效观察[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于琴;中药药浴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生活质量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
4 赵培伯;补肾养血煎剂对特应性皮炎豚鼠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黄珊;益生菌辅助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6 李昕雨;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检测及意义[D];山东大学;2019年
7 卢山明;水通道蛋白AQP2、AQP3与MicroRNA-155在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8 郑顺平(Tay Soon Peng);卫气营血理论辨治特应性皮炎的理论文献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9 姚星宇;加减健脾清心方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及改善瘙痒程度的评价[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10 肖丹;艾灸法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28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28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