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慢性盆腔炎辨证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8 13:16
【摘要】:研究目的: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准确的辨证是治疗疾病以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目前对慢性盆腔炎辨证分型研究颇多,诸多医家多凭经验辨证分型,各执己见,缺乏统一而规范的辨证标准。因此,本研究立足于吴承玉教授建立的藏象辨证理论体系,在其原则指导下,通过对慢性盆腔炎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研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探讨慢性盆腔炎的辨证规律。研究意义:藏象辨证理论体系在中医藏象理论的整体观指导下,在准确、规范临床信息的基础上,提取相应的病位与病性特征,将病位与病性有机结合,从而形成相对规范的证。该体系坚持“以象测藏,从症辨证”的辨证原则,既具诊断的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本研究通过对历代相关文献的整理,以及利用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以“从症辨证”、“病证结合”为原则,首次将藏象辨证理论体系及组合规律应用于慢性盆腔炎的辨证研究,构建慢性盆腔炎辨证新模式,使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更加灵活与规范,易于理解和掌握,以利于慢性盆腔炎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古今相关书籍、文献资料,对慢性盆腔炎的病名溯源、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等进行整理归纳,并对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及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采用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276例慢性盆腔病例,对病例中的症状进行审核规范和统计分析,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慢性盆腔炎病位、病性分布与组合规律,构建“慢性盆腔炎病证诊断信息表”,总结慢性盆腔炎的基础证与复合证及组合规律,规范慢性盆腔炎的辨证诊断。研究结果:通过整理归纳历代相关文献,结合276例慢性盆腔炎病例调查结果,提出“瘀湿阻胞”的基本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病位与病性相兼的复合证,建立了慢性盆腔炎病证诊断信息表,使慢性盆腔炎的辨证更加规范。
【图文】:

年龄分布,慢性盆腔炎,年龄分布,患者


2.6.邋1.1基本情况逡逑27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2-54岁之间,其中30-39岁年龄段病人占逡逑半数以上,平均患病年龄34.邋28岁。如图2-2逡逑2.邋54%逡逑i7,75%逦-18-29邋岁逡逑■逦30-39邋岁逡逑■逦40-49邋岁逡逑56.52%逦■邋50-55邋岁逡逑图2-2邋27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分布情况逡逑18逡逑

分布情况,分布情况,慢性盆腔炎,患者


2.6.邋1.1基本情况逡逑27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2-54岁之间,其中30-39岁年龄段病人占逡逑半数以上,平均患病年龄34.邋28岁。如图2-2逡逑2.邋54%逡逑i7,75%逦-18-29邋岁逡逑■逦30-39邋岁逡逑■逦40-49邋岁逡逑56.52%逦■邋50-55邋岁逡逑图2-2邋27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分布情况逡逑18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7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贵权;马文龙;谭瑶;宋天阔;;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J];心理月刊;2019年10期

2 涂海清;;慢性盆腔炎在妇产科临床中的治疗体会[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年15期

3 蒋忆君;;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J];家庭生活指南;2019年07期

4 干永艳;;中医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相关问题[J];家庭生活指南;2019年06期

5 肖倩;;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13期

6 段玉新;;慢性盆腔炎妇科门诊治疗心得及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年34期

7 张敏;;慢性盆腔炎护理中心理应激策略的应用分析[J];心理月刊;2019年04期

8 宋俊霞;;中药局部外敷联合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评价[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年05期

9 付倩倩;;中医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年33期

10 杨冬颖;;慢性盆腔炎住院患者应用阶段性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7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章勤;何嘉琳;何少山;朱晓玲;许萍;;“芪竭颗粒”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2 陈春芳;;外敷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袁萍;;中药和中药点送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段彦苍;杜惠兰;;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进展[A];全国中西医结合生殖系统炎症性疾病专题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13年

5 方琳;黄伟礼;王世应;余森泉;林祖才;;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487例临床分析[A];纪念卓越的人民医学家林巧稚大夫诞辰100周年——全国妇产科高级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杨锡红;;自拟带下方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A];第三届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冯莺;叶帼英;孙津津;陆芸;王海燕;;慢性盆腔炎医、患内隐观的差异调查与分析[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靳庆丰;祁秀兰;;如何提高高海拔地区慢性盆腔炎的疗效[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7年

9 王春霞;李永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应用[A];首届全国生殖医学论坛暨生殖相关疾病诊疗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武振红;;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和护理进展[A];全国中医、中西医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临县卫生学校 刘艳林;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的方法[N];山西科技报;2012年

2 上海长海医院中医科 张丹英;慢性盆腔炎患者吃什么好?[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3 黄子成;治慢性盆腔炎方[N];民族医药报;2005年

4 唐文;推拿治疗慢性盆腔炎[N];民族医药报;2005年

5 刘国信;慢性盆腔炎危害大[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6 永泉;慢性盆腔炎的中医疗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妇科疾病专辑[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牛忻群 牛国考;慢性盆腔炎外治八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指导专家 上海曲阳医院妇产科主任 王玉玲;常腹痛 或是慢性盆腔炎作怪[N];医药导报;2009年

10 周涛;慢性盆腔炎治疗多管齐下为上策[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媚娇;雀啄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张英蕾;炎克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王佳楣;补肾疏肝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理论和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杨东霞;炎克宁IV号方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免疫及凋亡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Ⅱ)[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曲凡;炎克宁Ⅳ号方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免疫及凋亡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Ⅰ)[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凌娜;妇炎宁汤调节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刘俊良;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林素幸;灸法结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张登山;活血补肾法调控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抗炎抗氧化及细胞凋亡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宗惠;活血补肾法调控慢性盆腔炎大鼠炎症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指标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小男;通调三焦针刺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王慧敏;慢性盆腔炎辨证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刘畅;基于三种通用型生命质量量表的慢性盆腔炎人群生命质量的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齐娜;药灸结合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郝美峰;金英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曹晓玲;通元推拿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李晨辉;银甲丸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作用机制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8年

8 张琴;益坤宁盆汤治疗湿热瘀阻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年

9 王宇;导师王翠霞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张利珠;隔药灸脐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32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32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d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