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抗癌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中医分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24 06:58
【摘要】:背景及目的:抗癌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是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手足皮肤不良反应。虽然它不会危及生命,但会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交往产生严重的影响,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往往会造成治疗的中断或者减量,进而影响疗效,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影响患者的生存获益。由于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西医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支持及抗癌药物的减量、甚至停药,并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作为肿瘤临床治疗中出现的新病症,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抗癌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中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但因其在中医传统典籍中并无明确相对应的记载,故对其病机的认识,各医家各抒己见。有医家认为其病机应为“气血亏虚,经络瘀阻”,有医家认为是“气虚血瘀、寒凝经脉”,有医家总结为“脾胃虚弱,湿热瘀阻”,有医家归其为“瘀热内结,气阴两虚”,亦有医家将其辨证为“血热受风,营伤血瘀”。因对其症状缺乏中医辨证分析,导致临床干预方法多样化,故而无法真正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以应用到临床。本研究通过分析抗癌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中医分型及相关因素,以探究相关危险因素对于中医证型的影响。为中医外治提供更为直观的辨证分型,并为中医药认识及中医外治手足综合征提供理论证据及指导参考。方法:(1)本研究根据患者手足局部皮损表现和自觉症状,将手足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分为虚寒瘀阻证、热毒蕴肤证和血虚风燥证,收集132例手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及用药种类,统计分析132例患者的中医证型在其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和药物种类间的分布情况。(2)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抗癌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中医证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中医证型:在所收集的132例患者中,虚寒瘀阻证人数最多(46.21%),其次为血虚风燥证(28.79%),热毒蕴肤证所占比例最少(25%)。(2)性别在本研究的三个证型中,均为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在45~59岁人数最多,占50%,中医证型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分布无差异。(3)中医证型在不同肿瘤类型、不同药物间的分布有显著差异(P0.01)。(4)不同中医证型的手足综合征分级与疼痛分级无差异。(5)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类型和药物是发生虚寒瘀阻证和血虚风燥证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仅药物种类是发生热毒蕴肤证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6)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药物是虚寒瘀阻证和热毒蕴肤证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1)。其中化疗药物导致虚寒瘀阻证是靶向药物的13.289倍,靶向药物导致热毒蕴肤证是化疗药物的7.35倍,未发现导致血虚风燥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1)验证了抗癌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中医分型为虚寒瘀阻证、热毒蕴肤证和血虚风燥证。(2)抗癌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在肿瘤类别和药物种类间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药物是导致手足综合征中医证型的相关危险因素,使用化疗药物更易导致虚寒瘀阻证,靶向药物更易导致热毒蕴肤证。
【图文】:

分布情况,发病年龄,患者,分布情况


图4邋132例患者肿瘤类型分布情况逡逑病年龄构成逡逑究中患者年龄在32 ̄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邋22±邋10.邋18)岁。组织提出新的年龄分段分为3组:<45岁年龄阶段13人,占9.邋839±3.邋74)岁;45-59岁年龄阶段人数最多为66人,占K)%,平均患病岁;60-89岁年龄阶段人数53人,占40.邋15%,平均患病年龄(67见表1。逡逑表1邋132例患者年龄情况逡逑(岁)逦例数(n)逦平均年龄(岁)逡逑45逦13逦39±3.74逡逑"59逦66逦52.邋91邋±3.邋85逡逑59逦53逦67.06±5.83逡逑

分布情况,患者,分布情况,肺恶性肿瘤


图5邋132例患者肿瘤类型分布情况逡逑3肿瘤类型逡逑本研究所收集的132例患者中,其中消化道恶性肿瘤为58例,占43.9瘤53例,占40.邋15%;肺恶性肿瘤12例,占9.邋09%,其他类型恶性%0逡逑肿瘤类型逡逑9邋(6.82%)逡逑12邋(9.09%)逡逑58邋(43.94%)|逡逑53邋(40.15%)邋\逦/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月;张丽娟;;乳腺癌术后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里葆多)化疗致手足综合征不同分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年04期

2 常馨莲;;1例阿帕替尼致手足综合征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年12期

3 张小启;张咏冬;张博;刘培民;;自拟手足综合征外洗方治疗化疗手足综合征的经验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16期

4 侯丽艳;于成勇;贾玉礼;;卡培他宾引起严重手足综合征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年16期

5 张荣欣;潘志忠;陆世旬;万德森;伍小军;陈功;;手足综合征的病因及处理对策[J];广东医学;2010年15期

6 王爱梅;;口服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11期

7 黄玉;王绍霞;;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手足综合征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8年03期

8 ;手足综合征是否即手足口病?[J];中国社区医师;2009年17期

9 陈迎;杨丽侠;张红梅;朱莉;;芎红乌草桂枝汤联合临床护理对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年22期

10 许丽媛;梁莹;;30例化疗致手足综合征的护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清娥;薛淑枝;;口服抗肿瘤药物致手足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A];第14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贾立群;;化疗致手足综合征的防治进展[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3 李娜莎;徐伟春;朱艳;;口服化疗药物希罗达所致手足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富良芳;;1例口服卡培他滨致Ⅲ度手足综合征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李娜莎;徐伟春;朱艳;;口服化疗药物希罗达所致手足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A];第15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茅晓红;;手足综合征3例[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王静;王梦竹;李莎莎;郑莹;任道琼;;尿素维E乳膏联合维生素B6防治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及护理[A];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朱孝娟;贾程辉;李杰;;抗肿瘤药物引起手足综合征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A];第一届青年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5年

9 杨丽侠;陈迎;井桂莲;赵蕊;孙玺媛;马凤华;;芎红乌草桂枝汤治疗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护理研究[A];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讨会(广州站)论文综合刊[C];2015年

10 陈国英;韩毛;;中药熏洗治疗化疗相关性手足综合征30例观察[A];2016年浙江省手外科暨显微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廖鑫;COX-2/PGES/EP通路和卡培他滨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手足综合征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文定;温经活血方外用治疗卡培他滨相关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裴育莹;抗癌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中医分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冯硕;基于代谢组学的多柔比星脂质体导致手足综合征的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4 赵晶;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卡培他滨化疗后手足综合征(气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

5 胡峰明;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和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的相关因素的统计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6 李晓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卡陪他滨化疗后手足综合症血虚夹瘀型的临床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2年

7 黎鹏;仙方活命饮治疗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的实验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7年

8 侯丽婷;八味养脉汤联合四妙勇安汤对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年

9 朱晶;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联合逍遥散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娄彦妮;温经通络法外用治疗化疗致周围神经毒性及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38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38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1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