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隔姜灸治疗肺癌化疗后脾肾阳虚证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18:40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研究隔姜灸治疗肺癌化疗后脾肾阳虚证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症状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计数、功能状态评分(KPS)及安全指标变化情况,评价隔姜灸治疗肺癌化疗后脾肾阳虚证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将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最终完成56例,其中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予隔姜灸+口服咖啡酸片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咖啡酸片治疗,一次0.9g,一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1天,两组患者均抽血并记录治疗前、7天、14天、21天(治疗后)的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值,记录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KPS评分、安全指标,所得到的数据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中医症状疗效: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有效率为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2.中医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后,治疗组中医主症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气短、纳呆食少、便溏及中医次症头晕目眩、面色少华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说明治疗组在中医症状改善上优于对照组。3.实验室指标:组内比较,两组治疗7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治疗14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值均较治疗7天有所下降(P0.05);两组治疗21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值均较治疗14天有所上升(P0.05);治疗组治疗21天较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数提高(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说明治疗组升中性粒细胞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7天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下降幅度更小(P0.05),治疗组治疗14天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下降幅度更小(P0.05),治疗组治疗21天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上升幅度更大(P0.05),说明治疗组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疗效优于对照组。4.KPS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对照组治疗后KPS评分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变;治疗组KPS评分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KP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5.安全指标: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命征、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方面均无明显异常。研究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隔姜灸结合咖啡酸片治疗肺癌化疗后脾肾阳虚证白细胞减少症,在中医症状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KPS评分等方面优于单纯口服咖啡酸片的患者,安全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对于肺癌化疗后脾肾阳虚证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隔姜灸具有明显优势,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提高化疗的耐受性。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4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其格其;金丹;张华;齐龙;;蒙药别冲-15味丸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年02期

2 杨泽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特点及临床治疗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年34期

3 刘西平,,周孝强,贾少磊,杨荣和;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的治疗应用[J];中国骨伤;1995年05期

4 刘毅;;邢锡波治疗水肿的经验和体会[J];江西中医药;1987年05期

5 杨宁;;寒温统一辨治出血热发热期初探[J];江西中医药;1987年05期

6 刘东奎;杨德纯;柳兴印;;用巴豆粉治疗胆石病临床体会[J];中医函授通讯;1987年05期

7 戎福海;;表证治疗[J];承德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8 钟正清;;骨痛灵治疗“(足巴)子病”22例[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9 石净;潘文华;李斌;郑爱光;;皮肤科新药——止痒消炎水的研究[J];福建中医药;1987年05期

10 Hassing A;吕慎诚;;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药理学状况和治疗应用[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志俊;;针刀在颈项疼痛的康复治疗应用[A];全国第七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脊柱常见病整脊诊疗指南》研究编写报告[C];2011年

2 吕婴;吴尽红;;女性青春发育后期生长改形治疗应用时限的探讨[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李征;;人活性蛋白C治疗应用研究新进展[A];2011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一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维军;;急性硬膜外血肿微创治疗应用的探讨(附59例病例报道)[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年

5 张怀亮;张新翠;陈正琴;;痤疮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成功经验与注意事项[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胡建民;张彩云;孟丽雅;田建华;;糖尿病康复中的植物类食物治疗应用[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7 蒋晓江;;睡眠研究新进展噪声对睡眠生理的影响与治疗应用[A];第九届北京睡眠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18年

8 房佰俊;李睿涵;刘丽娜;张青兰;宋永平;;抗血管新生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靶向治疗应用中的研究[A];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9 许志飞;;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治疗进展[A];第九届北京睡眠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18年

10 谭长涛;;酒剂治疗老年病的临床观察[A];第十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华文;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病效果好[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赵玉林;基层高血压防治的10个误区[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张田 傅宏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集体主义背景下的宽恕及其心理治疗应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航天中心医院主任医师 张昶;腰痛的病因及治疗[N];中国医药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倪迅;为癌症患者奉献智慧和爱心[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祁雨;心血管疾病相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及女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评分的构建与验证[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2 王晓东;晚期肿瘤患者姑息治疗决策制定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赵丽娜;天然药物苦参碱和四氟对苯醌在治疗甲状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张童童;驱动基因指导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5 于存海;“腰部十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6 冯帆;基于忆溯性方法的中医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

7 武黎黄英(VU LE HOANG ANH);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重度糖尿病足及其骨髓干细胞动员的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8 薛军;开心胶囊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9 常三帅;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治疗现状和趋势及栓塞和出血住院花费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腾小雨;隔姜灸治疗肺癌化疗后脾肾阳虚证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徐娜;园艺治疗对轻中度认知症长者正向情绪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3 李晓阳;米非司酮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吸宫不全的治疗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王杰;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D];河北北方学院;2018年

5 刘茜榕;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南华大学;2018年

6 李皓静;真实世界已知EGFR突变状态的晚期NSCLC的治疗现状及转归[D];大连医科大学;2018年

7 李容丽;绘画治疗在精神障碍人士中的应用研究[D];西华大学;2018年

8 史金玉;“化痰解郁调神法”为主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分析[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9 孙伟;托伐普坦治疗心力衰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D];济南大学;2018年

10 赵凯;慢性耳鸣精细化匹配及多元复合声治疗的短期疗效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74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74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d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