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如意降酶方治疗肝胆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2 19:31
【摘要】:研究目的:观察如意降酶方治疗肝胆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从湿热治疗NASH的依据。研究方法:对符合NASH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0例,其中,治疗组予如意降酶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疗程为6周,每3周记录一次,通过对两组数据的分析比较,评价如意降酶方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1)中医证候比较:治疗3周后,两组症状体征比较,在胁肋胀痛、乏力倦怠、口干口苦口黏、形体肥胖、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质红或者舌薄黄或黄腻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证候总积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两组症状体征比较,在胁肋胀痛、乏力倦怠、口干口苦口黏、形体肥胖、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质红或者舌薄黄或黄腻方面,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证候总积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肝功能和血脂比较:治疗3周后,肝功能和血脂指标好转,两组病例的ALT、AST、GGT、ALP、TBIL、DBIL、TC、TG和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ALT、GGT、ALP、TBIL、DBIL、TC、TG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肝功能和血脂指标好转,两组病例的ALT、AST、GGT、ALP、TBIL、DBIL、TC、TG和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GGT、TBIL、DBI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治疗组在改善GGT、TBIL、DBIL方面优于对照组。(3)腹部B超程度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腹部B超轻中重程度上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肝胆湿热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重要病机,清热利湿是其治疗大法。如意降酶方是治疗肝胆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有效制剂,可以改善患者的胁肋胀痛、乏力倦怠、口干口苦口黏、形体肥胖、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质红或者舌薄黄或黄腻等症状体征,可以降低肝转氨酶和血脂指标,且未见明确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海奎;钱静燕;许庸勋;;何氏新方金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脂肪肝80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年01期

2 杨午霞;张晓静;司徒蔼瑜;;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肝胆湿热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5年02期

3 张炯善;滕立春;杨宏志;戴敏;谢和平;陈鸿杰;关卫兵;邹增城;;利胆消黄汤对肝胆湿热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药材;2015年03期

4 王晓聪;宫爱民;;甘露消毒丹加味治疗肝胆湿热型病毒性肝炎[J];内蒙古中医药;2014年09期

5 陆书诚;;肝胆湿热型中风45例辨治的初步观察[J];中国农村医学;1987年11期

6 陆书诚;邹秋兰;;肝胆湿热型中风45例辨治的初步观察[J];中医杂志;1987年08期

7 ;中医[J];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1989年01期

8 张华林;;消炎利胆片治疗中医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6年11期

9 方晓峰;吴志红;;清胆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年11期

10 王皓;于向阳;郭琳;孟凡超;;龙胆泻肝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肝胆湿热型60例[J];河南中医;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之清;罗金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肝胆湿热型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科专病协作组(肝病组、传染病组)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王华宁;陈羲之;;疏肝清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35例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戴幸平;戴姣;李家邦;邢之华;;慢性乙肝肝胆湿热证的蛋白质组学及清肝利湿汤的干预[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乐荣;;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肝胆湿热型)临床疗效观察[A];2014’针药并用及穴位用药学术研讨会、山东针灸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陈宇华;王晓素;;郁茵利胆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的临床研究[A];第二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6 李之清;柏涛;;温胆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韩旭日;;针药结合辨证治疗面瘫35例[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8 刘铁军;;肝病治疗及用药原则的探讨[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苗静;贾建伟;李秋伟;;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替比夫定抗病毒疗效关系研究[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唐莉;边平星;;中西医结合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62例[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小培;如意降酶方治疗肝胆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王杰;中医辅助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杨午霞;茵栀黄口服液对肝胆湿热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柏涛;加味温胆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肝胆湿热型)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5 梁兆凤;调肝胶囊对肝胆湿热型慢性乙肝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林长春;利胆排石汤治疗肝胆湿热型胆结石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程莉;柴芩清胆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2012年

8 魏叶帅;清胆化湿汤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魏晓兵;香黄散制膏外敷联合西药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何韵;近红外线肝病治疗仪联合药物穴位涂布对肝胆湿热型慢性乙肝病毒指标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93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93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9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