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对CKD3-4期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状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14 08:07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对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阴两虚、湿浊瘀阻型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营养生化指标、肾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SGA积分的影响,探讨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对CKD3-4期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状态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改善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状态、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相关机制,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改善蛋白质能量消耗开辟新思路,并提供临床论证及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CKD3-4期脾肾气阴两虚、湿浊瘀阻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汤,对照组予复方α-酮酸片(开同片)口服,以12周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TSF、MACA、血清肌酐、尿素氮、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SGA总积分、血清Hs-CRP、IL-6及中医临床症候积分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评价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的总有效率(P0.05)。在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两组均下降,治疗组以83.33%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改善腰膝酸软或腰痛、五心烦热、肢体困重、面色晦暗、恶心呕吐、肌肤甲错、肢体麻木、夜尿清长方面,效果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在改善倦怠乏力、口干咽燥、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口中粘腻方面,效果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优势(P0.01)。两组治疗后身体质量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段肌围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改善肾功能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且治疗组在升高白蛋白、前白蛋白上较对照组更优(P0.05),治疗组在升高血红蛋白上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优势(P0.01)。两组SGA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治疗组具有非常显著优势(P0.01)。在血清Hs-CRP方面,两组Hs-CRP均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在IL-6方面,治疗组IL-6水平下降,对照组IL-6水平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优势(P0.01)。结论:运用健脾益肾、化瘀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脾肾气阴两虚、湿浊瘀阻型患者,结果显示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升高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生化营养指标,并降低SGA总积分,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还可明显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故此法可从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微炎症状态,降低蛋白分解,提高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从而改善蛋白质能量消耗状态。研究期间患者无不良反应,本实验疗效安全且确切。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7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梅;常美香;黄丽娅;翁敏;;慢性肾脏病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诊断与营养干预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30期

2 邬博;刘彦晶;连丽;;大黄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年20期

3 康伟;王肃;;地黄多糖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对PPAR-γ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年09期

4 付国辉;杜鑫;;地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5年15期

5 李晨;马文杰;王文汇;;山茱萸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改善大鼠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及机制[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5年04期

6 刘丽红;刘慧军;陈丽娜;杨晓梅;;足三里穴位注射改善脾肾气虚、阳虚型维持性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22期

7 张钟媛;;茯苓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05期

8 赵永见;牛凯;唐德志;梁倩倩;舒冰;李晨光;卢盛;王拥军;郑为超;;桃仁药理作用研究近况[J];辽宁中医杂志;2015年04期

9 张静;彭海燕;;泽兰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5年03期

10 杜渊;李春庆;杜浩昌;周健淞;;虫草制剂对血透患者营养评估和中医证型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石肖女;慢性肾脏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2 高畅;邵朝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经验总结[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12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712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d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