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和胃舒痞饮治疗肝郁脾虚型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0-06-29 17:44
【摘要】:目的:研究自拟方“和胃舒痞饮”治疗肝郁脾虚型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疗效观察,评价“和胃舒痞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肝郁脾虚型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试验组予自拟方“和胃舒痞饮”煎服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总体症状积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胃电图(Electrogastrogram,EGG)参数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和胃舒痞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7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总共67人完成了本研究观察,脱落率约为4.3%。2.总体症状积分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降低,且试验组在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试验组各单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中上腹痛症状积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治疗后餐后饱胀不适、中上腹痛症状方面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试验组对比,中上腹痛、中上腹烧灼感症状改善不明显(P0.05)。4.中医症候总体疗效比较:治疗4周后,试验组有效率为88.2%,优于对照组的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胃电图参数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两组在餐前的主频率、正常慢波百分比、反应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餐后的主频率、正常慢波百分比、反应面积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AMA评分比较:治疗4周后,试验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与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皆无不良事件发生,治疗后两组4周后随访,试验组复发率为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为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和胃舒痞饮”在改善肝郁脾虚型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总体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优于“枸橼酸莫沙比利片”。2、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和胃舒痞饮”可以改善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焦虑状态。3、“和胃舒痞饮”在治疗肝郁脾虚型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期间未出现不良事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英香;;中医情志护理对肝郁脾虚型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年12期

2 谭华梁;肖麟;徐寅;;痛泻安肠方治疗86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82期

3 朱瑞华;朱佳玲;袁桂洪;王小平;杨云;徐露;于国平;;逍遥散合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6年08期

4 冷安明;杨静;周佐涛;;穴位埋线调理肝郁脾虚型亚健康随机对照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年02期

5 吴红苗;;乙己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年08期

6 任清良;;宁神汤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观察[J];健康之路;2016年11期

7 彭桂华;刘芳芳;;加味逍遥散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年01期

8 梁胜斌;杨世洁;李共信;梁玉杰;段永强;;敦煌葆元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3年07期

9 刘恒;何鲜平;王林文;曾钟德;;祛脂愈肝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72例[J];北方药学;2012年03期

10 王婷婷;赵艳;;经安汤治疗肝郁脾虚型经前期综合征疗效观察[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鑫;李勇;;十宝消ve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郁脾虚型)的临床观察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张煜;李峰;李傅尧;张杰;王sョ

本文编号:2734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734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3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