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黄帝内经》睡眠调理机制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5 16:09
【摘要】:目的:睡眠约占每个人生命时长的1/3,同食物一样的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睡眠障碍的发病率正在急剧上升,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蕴藏着丰富的睡眠医学思想,是中医睡眠医学的理论根源,历代中医人在《内经》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地医疗实践,不断探索和发展了中医睡眠学说,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睡眠医学理论体系。本研究旨在溯本求源,系统整理与挖掘《内经》中睡眠医学的调控机制,并探讨《内经》中常见睡眠障碍性疾病的健康管理方法。以期为现代临床睡眠的治疗、预防及养生保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与内容:采用文献学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整理《内经》中有关睡眠理论的记述。全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内经》睡眠调控机制。摘录《内经》中有关睡眠生理、病理以及调节等方面经文,同时进行分析和整理,总结《内经》中睡眠的调控方法有哪些,其作用机制如何。第二部分《内经》睡眠障碍性疾病的调控。整理《内经》有关于睡眠障碍性疾病的丰富记载,常见的如不寐、多寐以及一些睡梦病症(如梦游、梦呓、梦饮食、梦交、梦飞、梦堕、噩梦、梦魇)等,试图从每个病症入手,就其概念、病因病机、证候特点以及辨证治疗等方面展开论述,摘录整理相关经文,并总结每个常见睡眠障碍性病症的具体调控方法。结论:1.《内经》中记载的睡眠调控机制大体可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1)天人调节:认为“天人相应”的睡眠理论,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必然结果。“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中医睡眠调控机制中最根本的一环。(2)营卫调节:其一,人体寤寐节律(睡眠-觉醒)的发生与营卫之气应昼夜节律变化而周期性的运行状态密切相关。其二,卫气昼夜运行的“行阳入阴”决定了睡眠节律的“昼精夜瞑”。(3)阴阳调节:阴阳的盛与衰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寐与寤。关于睡眠的调控,应牢牢抓住“协调机体阴阳盛衰出入,以顺应自然界阴阳节律性变化”这个关键点。(4)脏腑调节:不论是五脏各自的藏泻功能、或是五脏所主的五神、五志的和调均在睡眠的发生与调节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5)经穴调节:跷脉于睡眠的调节就主要体现在通过经穴的补泻开阖(申脉、照海)以调和经络,平衡阴阳;以助卫运行,调节睡眠等。2.《内经》睡眠障碍性疾病总属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等虚、实两类。3.对于睡眠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内经》主张审证求因,辨证论治,补其不足,泻其有余。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徐晓敏;熊燕;王磊;;时辰穴位按摩辅治老年卒中后轻度失眠患者的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5年13期

2 郑艳华;向亚君;周天秀;廖品东;;“旦助阳,暮益阴”推拿法干预原发性失眠症的探索性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15年01期

3 王烨;邹伟;;针刺治疗发作性睡病13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4年11期

4 张立平;;从升降出入论“营卫不和”的两类病证及其治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10期

5 冯帆;刘艳骄;;醒睡安方加减治疗发作性睡病46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4年14期

6 刘阿庆;谢娟;马静;;针刺治疗发作性睡病1例[J];四川中医;2014年06期

7 王海松;祝庭秀;;温针灸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发作性睡病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年09期

8 黄跃东,李珀,赵俊芳;中医情志的发生机制刍议[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张金良;;光照度与卫气的生理[J];中医药学报;198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禄颖;《内经》睡眠机理及其系统理论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苏航运;《金匮要略》睡眠障碍证治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赵秋升;《内经》睡眠理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56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756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e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