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理学对朱丹溪中医学术思想影响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新;尹玉芳;于峥;杜松;;朱丹溪学术思想渊源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年03期
2 杨振江;杨振泳;;叙述历代医家“朱丹溪”的学术思想与贡献[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37期
3 邰东梅;郭力铭;孙迪;;试论朱丹溪儒医文化思想[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4 李具双;;从朱丹溪巧治相思说“意疗”[J];中医健康养生;2017年09期
5 张奇;潘桂娟;;朱丹溪从痰诊治中医外科疾病的特色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10期
6 衣标美;潘桂娟;;朱丹溪诊治“痰郁”的法则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04期
7 贾科萍;;朱丹溪治郁理论及其在妇科中的运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5年05期
8 李爽姿;王勤明;;朱丹溪治痰知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年06期
9 尹萌萌;陈兴娟;杨传华;;丹溪痰证论及二陈汤在现代疾病中的运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10 张效霞;莫芳芳;;以意治病现神奇 提壶揭盖通小便[J];家庭中医药;201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琼;;朱丹溪痰瘀同治辨证之浅见[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三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石岩;;浅梳朱丹溪对消渴病的认识[A];2015年糖尿病学术年会暨第十六次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C];2015年
3 贝新法;贝芹;江凤鸣;;丹溪治痿痹南泻补北法浅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4 罗勇;;朱丹溪“情志致病”浅谈[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施仁潮;;朱丹溪的《痛风论》及其痛风方[A];中医经典理论内涵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医史文献分会、中医经典与传承研究分会(筹)学术年会文集[C];2012年
6 陈正;王庆其;;试论朱丹溪辨证论治之脾胃观[A];全国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雪莹;;虞抟治学思想浅析[A];中医学术流派菁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姜德;周铭心;;朱丹溪滋阴学术思想研究概况[A];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贝新法;贝余仙;;论丹溪治痛风病证解析[A];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施仁潮;;略论朱丹溪的《痛风论》及其痛风方[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第二届“之江中医药论坛”暨2012年学术年会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方圆;遗落在乡间的宗祠传奇[N];赣南日报;2017年
2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 张国江 史爱华;诸云龙:注重经典 攻克顽疾[N];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
3 马从伟;朱丹溪倡导滋阴摄养[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道揆 辑;朱丹溪[N];医药经济报;2001年
5 叶乃卫;阴差阳错朱丹溪偶得“手指散”[N];大众卫生报;2005年
6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专业委员会 杨仓良;从时空角度看丹溪景岳学术之争[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7 叶德松;名医朱丹溪与大补阴丸[N];中药报;2002年
8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路志正;朱丹溪论痛风[N];健康报;2001年
9 原所贤;朱丹溪的养阴长寿观[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10 徐芝婷;220千伏丹溪变-倪宅变输电线路投运[N];华东电力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衣标美;丹溪学派诊治痰证的理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2 白云静;封藏与疏泄的理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3 李万烟;“扶阳派”与“滋阴派”理论基础分析与学术思想的对比[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姚雯;哮病的古代内科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史艳平;杨震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桉;宋代理学对朱丹溪中医学术思想影响的研究[D];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段金莲;张怀亮教授在眩晕临床诊疗中运用朱丹溪“无痰不作眩”理论的经验探讨[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王小雪;朱丹溪气郁诊疗思想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席崇程;基于数据挖掘研究朱丹溪气血痰郁学说及其处方用药规律[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姜德;运用方剂计量学探讨朱丹溪学术流派特点[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6 赵琼;朱丹溪痰证学术思想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陈世繁;朱丹溪临床经验与用药特色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张弓;朱丹溪六郁理论学术思想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李芳平;朱丹溪从痰论治中风的临床经验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10 王静;基于朱丹溪滋阴思想的证治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7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757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