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针刺改善子宫肌瘤症状的疗效评价-探索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0 19:52
【摘要】:研究目的初步探索针刺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两组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子宫肌瘤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针刺组和假针组。研究周期共33周,基线期1周,治疗期8周,随访期24周。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8周24次。试验评价的主要指标为治疗8周结束时子宫肌瘤症状严重程度量表(the symptom severity of quality uterine fibroid,SS-QOL)评分较基线的变化值;次要指标包括子宫肌瘤症状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th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uterine fibroid,HR-QOL)、生活质量评价量表(the 12-items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12)、月经量增多调查表(Menorrhagia Questionnaire,MQ)、总体恢复自我评分(Overall Treatment Effect Scale,OTE)。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7例患者,3例患者脱落自愿退出试验,44例患者完成了试验。主要结局指标:针刺组基线的SS-QOL量表评分为40.6(20),治疗8周后为27.05±13.36,较基线减少16.80±14.80(P0.05)。假针组基线的SS-QOL量表评分为 41.39±15.33,治疗 8 周后为 23.05± 12.85,较基线减少 18.34± 18.66(P0.05)。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后与基线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SS-QOL量表评分的差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765)。次要结局指标:1.针刺组基线的SS-QOL量表评分为40.6(20),治疗4周后为29.12±15.78,较基线减少14.73±16.34(P=0.03),假针组基线的SS-QOL量表评分为41.39±15.33,治疗4周后为28.1(15.6),较基线减少9.4(22)(P=0.001),两组组内治疗后与基线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SS-QOL量表评分的差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466)。2.针刺组基线的HR-QOL量表评分变化,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后与基线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HR-QOL量表评分的差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307)。3.针刺组基线的SF-12量表PCS评分为37.78±10.19,治疗8周后为42.5±8.71,较基线变化-4.71±8.11(P=0.015),假针组基线的SF-12量表PCS评分为46.99(8.91),治疗8周后为46.85±6.99,较基线变化-1.2±5.09(P=0.531),两组组内比较,针刺组治疗后与基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针组治疗后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SF-12量表PCS评分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9)。SF-12量表MCS评分的变化,两组组内比较,针刺组治疗后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针组治疗后与基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SF-12量表MCS评分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4.治疗8周后MQ评分变化,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后与基线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MQ量表评分的差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89)。5.治疗8周后OTE评分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29)。安全性:不良事件发生率针刺组为4.7%,假针组为4.3%,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安全性较好。结论1.探索性研究提示针刺和假针都可以减轻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组间差异没有显著性,针刺安全性较好;2.初步观察试验样本量小,偏倚大,假阳性大;3.假针对照是穴位微针刺,可能会有一定生物学效应,而对结果产生影响;4.针刺缓解子宫肌瘤患者症状的疗效有待于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4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惠琴;;让学生享受探究的快乐——“数字与编码”教学例谈[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年11期

2 汪丙昂;李改丽;姚一民;;伊班膦酸钠对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表达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3年08期

3 曹新亮;;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年06期

4 陆婉杏;罗章伟;蒙兰青;;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日常功能的改善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年01期

5 李春雯;;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年12期

6 王菊梅;王英旭;;中医整体护理在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4年04期

7 魏春山;唐海鸿;贺劲松;郑颖俊;周大桥;童光东;;优化通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年08期

8 罗勇,徐卫国,董欢霁,杨玲,陶晔璇,汤庆娅;谷氨酰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调理和代谢支持的作用(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31期

9 黄秀萍;卢红丹;;综合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20期

10 雷祥;张湘;刘月月;李根林;;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视网膜神经细胞Bcl-2蛋白动态表达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雪静;;细胞因子在小鼠内毒素血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A];2014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2 张维亮;李智帅;崔峰;迟永良;苏帆;;参麦参附联合应用对老年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A];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5年

3 杨景毅;程书权;黄成军;冼永超;刘艳娟;;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研究[A];第十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汇编[C];2019年

4 徐婷;林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前后血浆趋化素水平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丁素春;;围手术期体温调控对中性粒细胞CD11b/CD18表达的影响[A];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永发;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张艺凡;中医药分期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月;针刺改善子宫肌瘤症状的疗效评价-探索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史良恬;活血化瘀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时光霞;冠心病的步行干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4 赵云阳;化痰解郁方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痰热上扰证)眩晕症状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黄靖宇;岭南传统天灸4号方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黄学明;耳尖放血配合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杨琦;荷榴片降糖调脂作用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8 邱友利;针刀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赵文麟;针刺疗法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赵琴;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并发的失眠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63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763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3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