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姜树民教授“以痈论治”学术渊源及拟方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4 13:51
【摘要】:研究目的:本文对“以痈论治”的学术渊源及“清中消痈汤”的形成进行追溯总结,并对120例肝胃郁热兼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探讨姜树民教授“清中消痈汤”在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为广大医学工作者在对该病的治疗上提供一些思路。研究方法:本文从学术渊源的探讨和临床药效研究两个方面,系统而全面的总结了姜树民教授对脾胃疾病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感悟与心得。1.学术渊源研究方面,通过对《脾胃论》、《皇帝内经》以及《金匮要略》相关内容和李老周老论文著作的研读分析,总结李玉奇教授如何开创“以痈论治”这一学术思想、“胃脘痈”这一病名的由来。周学文教授如何提出“毒热”理论,以及吾师姜树民教授继承两位医学大师的理论衣钵,应用“消痈生肌”之法,且拟定了以“清中消痈汤”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传承。2.临床治疗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为就诊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内窥镜室,临床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分型为肝胃郁热型的患者,共计120例。(2)将120例患者依就诊先后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中成药对照组和中药(清中消痈汤)治疗组,每组各40例?三组均给予标准的铋剂四联方案治疗2周后,西药对照组继续给予瑞巴派特片;中成药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中药治疗组给予清中消痈汤加减口服治疗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相关治疗药物。(3)治疗3个月后三组分别进行症状积分评价,内镜下胃粘膜评价,胃粘膜病理组织疗效评价,Hp疗效评价,胃电活动疗效评价及脑肠肽检测指标评价观察各组疗效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1.学术渊源方面,“以痈论治”思想沿袭经典,应用“清中消痈汤”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充分中医理论支持。2.在临床治疗方面:“清中消痈汤”组(以下称“中药组”)对比中成药组,西药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优于中成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P0.01);(2)内镜下胃粘膜评分方面:中药组显著优于中成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P0.01);(3)病理学疗效比较方面:中药治疗组的病理疗效均显著优于中成药?西药对照组(P0.01);(4)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方面:中药治疗组的HP根除率均显著优于中成药?西药对照组(P0.01);(5)胃电活动指标方面:中药组在减低胃电节律紊乱系数方面优于西药组(P0.01)。(6)脑肠肽检测指标方面:中药治疗组主要脑肠肽检测指标较中成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得到显著改善(P0.01);(7)安全性评价: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均未出现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等均未见异常?结论:1.“以痈论治”思想和“毒热”理论指导临床有明确的理论依据。2.姜树民教授在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上,坚持“以痈论治”思想,以“消痈生肌”为治疗原则,拟定“清中消痈汤”为基础方药,根据不同证型加减化裁,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检验指标上均明显好于常用中成药及西药治疗,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59;R2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丹丹;朱生j;程艳梅;;藿苏养胃口服液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2 陈漫;林才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5年11期

3 刘昌贤;林德胜;;柴芍六君加味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分析[J];海峡药学;2015年11期

4 林才志;何建红;陈漫;徐学磊;张林英;;李桂贤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J];广西中医药;2015年05期

5 郭红梅;郭冬梅;曾斌芳;;曾斌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撷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年09期

6 金海峰;吕宾;戴金锋;陈冰冰;;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C对不同分化胃腺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09期

7 徐薇薇;季进峰;胡晓莉;王建红;谭清和;杨磊;;GRP78在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浅表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江苏医药;2015年08期

8 曾韦苹;伊凡;郭红梅;何晓燕;陈彦竹;曾斌芳;;养阴活胃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9 颜莉;应丽园;葛银燕;;摩罗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年01期

10 郭金颖;吴永华;;毫火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28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4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沈艳莉;栗德林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自拟连夏芪麦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徐建林;参芪苡术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评价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杨舒淳;李玉贤内科学术思想总结及“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燕东;姚乃礼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及慢性胃炎辨治经验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5 韦玉娜;胃炎Ⅰ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张凤;五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7 刘瑞霞;脾胃学派及其在当代中医内科的传承[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文辉;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因及体质学病例对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李艳;滋阴养胃汤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李一圣;半枝莲提取工艺及复方半枝莲片制备工艺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68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768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0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