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基于“骨正筋柔”理论探讨摇拔戳手法治疗外侧踝关节扭伤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6 15:20
【摘要】:研究背景外侧踝关节扭伤(lateral ankle sprains)是一种人体最常见的运动损伤,约占所有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25%。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踝关节扭伤的病理学的表现是“骨错缝、筋出槽”,属于“筋伤戳脚”范畴。而中医正骨手法是治疗该损伤的常用方法。摇拔戳手法为“清宫正骨”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代表性手法,本手法将“轻、巧、柔、和”的特点贯穿于操作始终。手法中的转摇方式能使痉挛、扭转、嵌顿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得到松解,使其“归其位,行其槽,司其职”;手法中的拔伸方法能使踝关节间隙暂时增大,以此促进正确的关节对位,有利受损间隙组织的修复;手法中的戳按,可以使局部血肿散开,能够防止血肿机化、促进血肿吸收,与此同时还有复位的功效。诸法的组合应用相辅相成,可整复错缝,舒筋理筋,达到缓解疼痛、恢复踝关节正常活动的治疗目的。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以及我课题组的经过前期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发现该手法在改善外侧踝关节患者功能障碍等方面疗效显著。但回顾既往的文献报道发现,关于手法治疗外侧踝关节扭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部分,其手法作用机理多为推论,并无客观的实验数据支持,可以说踝关节扭伤手法的基础研究尚处于空白。而手法作用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手法的临床疗效,并促进手法的应用和推广,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既往由于没有直接可视化的观察和研究手段,医生对于手法的选择几乎完全取决于个人经验和习惯,因此对某种特定手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难以作出评价。针对这种状况,有限元分析法与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可以解决手法操作无法客观化、标准化的难题。利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踝足部手法,通过模拟手法作用下踝足部的挤压、扭转等情况,可以分析出在不同手法操作时某个部位的应力分布、应变,能够对手法操作下的踝关节内部结构的状态进行定量且非侵入性的生物力学评价。这相较于传统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更具科学性。目前在有限元方面,随着国内外学者的不断研究,踝足数字化模型的建立日趋完善,踝关节有限元模型也从简化的二维模型发展为三维解剖学模型、并且从线性问题涉及到非线性问题。而其中多数研究只涉及足踝部内固定手术方面,而非涉及正骨手法的治疗机理研究。其原因在于脊柱骨造模时构造相对类似,其活动范围及角度也较为局限,因此当给予加载力后能充分分析其手法的载荷及应力等数值。除此之外,多数研究造模往往局限于骨性结构,忽略了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结构,造成了研究结果的误差。因此,在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作用机理研究层面仍需在有限元分析角度深入探索。另外,祖国医学传统中的“骨正筋柔”理论仍对现今中医骨伤科的临床实践有着深厚的影响和指导价值。“骨正筋柔”理论是对筋骨关系的经典阐述,是对骨与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二者正常生理特点的精炼概括。说明了筋骨是一个整体,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赖。但倘若外界暴力损伤或机体自身的慢性劳损导致“筋出槽”、“骨错缝”,或二者兼有,即筋骨失和的病理状态,就会影响正常的气血运行,而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局部为疼痛、肿胀以及运动功能障碍。而踝关节扭伤所出现的踝穴关节面对位不良即属于“骨错缝”范畴,其中如关节软骨损伤、韧带断裂、肌肉水肿以及滑膜嵌顿等病理改变属于“筋出槽”的范畴。目前,中医正骨手法广泛适用于筋伤疾病的治疗。这种治疗手段的机制就是把“骨错缝、筋出槽”的病理状态转变为“骨正筋柔”的正常生理状态。目前临床上一些医家运用“骨正筋柔”理论来防治骨伤科疾病,从改变筋与骨之间的关系入手对疾病进行干预,其具体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正骨手法和功能锻炼,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功效。但是,目前还鲜有关于“骨正筋柔”理论机制层面的研究报道,诸如“骨正”与“筋柔”的客观标准是什么?手法如何使机体达到“骨正筋柔”的理想状态?用生物力学及有限元分析方法是否能够发现其中的机制?这些问题仍需要我们用新的科学方法去探索、验证。目的1.基于踝关节CT影像学资料,建立正常的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2.利用运动捕捉系统、自主研制的力学手套及力学运动学同步模块,量化踝关节运动状态下所施加的载荷与角度的大小。3.用有限元分析法探讨摇拔戳手法治疗外侧踝关节扭伤的作用机制,为“骨正筋柔”理论提供客观、科学的研究支持。方法1.建立足踝三维有限元模型采集急性外踝关节扭伤患者CT断层图片,应用mimics软件与Abaqus软件建立急性踝关节扭伤模型。模型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点云处理:①图像定位:将所有CT图片进行矢量化处理,将DICOM格式的二维信息转化为三维信息,自动形成各断层图像的边界轮廓。②阈值界定:对定位后图像进行骨质阈值界定,以分离骨性结构及周围软组织。③分离骨骼。④3D生成平滑处理。⑤表面处理与3D图像的保存。(2)逆向工程: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将在Mimics中所生成的点云数据进行逆向处理。逆向处理包括:点云数据导出,生成曲面进行曲面拟合。(3)网格划分:采用hypermesh软件对骨头结构进行网格划分,最终生成三维网格模型。对每一块骨骼分层按皮质骨和松质骨进行网格划分,将骨骼模型添加材料属性。利于后期计算。(4)有限元整体模型的建立:①添加韧带。②添加接触面。③添加软骨。④确定材料参数。2.踝关节运动的力学量化与有限元模型的验证(1)手法力学测量手套及数据采集同步系统的研制:采用对称分布的硬币式压力传感器,并在传感器两端安装了两个平板形成传感器模块,配合陀螺仪与加速度模块,研制出可准确测量力与加速度的手法数据测量手套。通过BNC接头、Zigbee模块、上位机系统,将力学测量与运动捕捉测量进行结合,使力学、运动学数据在单次实验中达到同步采集。(2)踝关节运动受力及角度获取:操作者以双手拇指施加力于患者踝关节,使其被动背伸、跖屈、内翻、外翻,活动范围以患者所能承受的最大范围为度。采用力学、运动学同步系统同步采集患踝运动过程及操作者双手拇指施加力的大小以及踝关节运动角度。上述实验在三个时间点进行,时间点的确定以患者患踝受伤后的时间为标准,分别为:①扭伤初期:受伤后1天(手法治疗前);②恢复期:受伤后1天(第一次手法治疗后即刻);③康复后:受伤后1月(手法疗程结束后2周)。每次试验时保证操作者的施力点相同。并从患者受伤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开始为患者施行摇拔戳手法治疗,4-5日3次,共3次,疗程为2周。(3)有限元模型的验证:根据摇拔戳手法实施时脚踝各关节的实际运动状态,确定三维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然后加载所获取的患者康复后的踝关节受力及角参数以验证模型有效性。3.摇拔戳手法治疗外踝关节扭伤机制的有限元分析本研究在保证上述康复后正常有限元模型的真实有效基础上,根据上述患者伤踝不同时间点(手法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疗程结束后2周)分解动作(背伸、跖屈、内翻、外翻)的力与角度参数,进行该模型的工况加载。通过调整距腓前韧带的参数,获得这四个工况下(背伸、跖屈、内翻、外翻)的韧带弹性模量、应力及踝关节接触面的应力的情况,以此分析摇拔戳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作用机理。由于踝关节扭伤以距腓前韧带损伤最常见,故本次有限元分析的韧带以距腓前韧带为主。结果1.建立了正常足踝三维有限元模型,且得出的有限元运动角度计算结果与康复后试验角度数据基本吻合,确定所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合理有效。2.研制出力学手套及力学运动学同步模块,量化了踝关节运动状态下所施加的载荷与角度的大小,为有限元分析提供了加载的模拟条件。3.摇拔戳手法治疗外踝关节扭伤作用机制的有限元分析:(1)从距腓前韧带弹性模量变化角度来看:在四种工况加载下(跖屈、背伸、内翻、外翻)得出,手法治疗前距腓前韧带的弹性模量是康复后正常模型弹性模量的1.8-2倍,治疗过程中的弹性模量是康复后正常模型弹性模量的1.4-1.5倍,其数值在不同阶段(治疗前、治疗中、康复后)有逐渐变小趋势。(2)距腓前韧带力学参数变化角度来看:距腓前韧带的最大应力和总的轴力的数值在不同阶段的四种工况下均有逐渐增大趋势。(3)从距骨接触面的应力分布来看:四种工况下治疗前、治疗中、康复后距骨与胫骨、距骨与腓骨之间的最大应力均在逐渐增大。而且两者应力分布云图面积(受力面)也在逐渐增大,说明应力分布在逐渐变得均匀。(4)从胫距关节的角度来看:四种工况加载下,外侧踝关节扭伤治疗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胫距关节运动角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说明其活动范围随着治疗的进展在逐渐增大。结论1.从摇拔戳手法治疗前、中、后三个阶段来看,距骨与胫骨、距骨与腓骨之间的最大应力均在逐渐增大。而且两者应力分布云图面积(受力面)也在逐渐增大,说明应力分布在逐渐变得均匀。表明手法治疗前踝关节局部因疼痛、肿胀、踝穴对位不良等原因,使得整个踝穴的受力较小且主要集中在内侧胫距关节。经过手法治疗后,上述症状与病理改变得到缓解,踝穴关节面所能承受力的能力在增加,且内侧胫距关节与外侧腓距关节的应力分布在逐渐趋向于均匀化。因此,摇拔戳手法可以有效改变患肢踝穴的应力分布,可以将“骨错缝”的病理状态转变为“骨正”的正常生理状态,据此分析出摇拔戳手法“骨正”的治疗机理。2.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距腓前韧带在四种工况下的弹性模量均在逐渐变小,其所能够承受的力也在逐渐增大。这表明手法治疗前踝关节局部因疼痛、肿胀、踝穴对位不良等原因,使得距腓前韧带痉挛僵硬且受力较小。而经过手法治疗后,疼痛肿胀症状得以缓解,踝穴对位趋于正常,因此距腓前韧带逐渐由僵硬变柔和且所能承受力的能力在增加。因此,摇拔戳手法可以有效改变患肢距腓前韧带的弹性模量及力学参数,可以将“筋出槽”的病理状态转变为“筋柔”的正常生理状态,据此分析出摇拔戳手法“筋柔”的治疗机理。3.本研究证明了扭伤后的踝关节存在“骨错缝、筋出槽”的病理状态,初步揭示了摇拔戳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的机制,即“骨错缝、筋出槽”的病理状态逐渐转变为“骨正筋柔”的生理状态。创新点1.既往研究只探讨正常踝关节有限元模型的韧带参数及应力分布,未涉及踝扭伤模型的上述数据资料。本研究在获取伤踝模型韧带参数及应力分布的方法上有一定创新性:即根据患者伤踝不同时间点分解动作的力与角度参数,进行该模型的工况加载,再通过调整距腓前韧带的参数,获得了四种工况下的韧带弹性模量、应力及踝关节接触面的应力的情况。2.从有限元分析角度阐明了摇拔戳手法治疗外侧踝扭伤的机制,从基础研究层面证实了摇拔戳手法的有效性及科学性。3.从生物力学角度为“骨正筋柔”理论了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74
【图文】:

相关软件,踝关节,测力板


相关设备及软件逡逑1相关设备逡逑①螺旋CT机:由我院提供,型号: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SMATOM逡逑mitim邋Edge邋64邋排螺旋邋CT邋机。逡逑②踝关节固定仪:本课题研制了在CT扫描时固定患者伤踝的踝关节固定仪逡逑1)。该设备由测力板,脚底支撑板,蜗轮蜗杆,角度尺,固定钳组成,固定逡逑整个设备固定于CT床上,实验时,人体角度踩在测力板上,通过角度调节逡逑够调整人体脚的角度和受力大小,通过蜗轮蜗杆实现传动和自锁。并通过角逡逑和测力板测量出人脚的施力大小和脚踝的角度。逡逑③高级计算站ThinkStationD20:双CPU为英特尔六核处理器X5680,邋3.33逡逑z;内存为邋96邋G邋1333邋ECC;显卡为邋NVIDIA邋Q5000,邋2.5邋G;操作系统为邋64逡逑Windows7系统。逡逑

界面图,图像处理,界面,图像定位


理才能将DICOM格式的二维转化为三维信息,产生规定重建图像包括矢状位和逡逑冠状位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对图像定位后,软件将自动形成各断层图像的边逡逑界轮廓(图2)。逡逑?邋Ml邋MW邋>?M邋tir1邋fWl——邋M??u>C邋>u邋___??_■■邋tmt"邋0?■■*?逡逑..H=逦^邋+逦'邋?邋*"邋1^—?——邋邋邋邋邋邋邋邋邋邋-逡逑i逡逑逦逡逑国逡逑图2邋Mimics图像处理界面逡逑58逡逑

影像,距骨


需对踝骨与软组织粘连处进行人工手动擦除修整;并对松质骨选择界定阈逡逑值范围区域,松质骨中的孔洞进人工手动填补,分割出所需图片,完成急性外踝逡逑关节扭伤患足的完整影像(图3、4)。逡逑CZII!!3逡逑图3距骨单独分离逦图4跟骨单独分离逡逑1.4.1.3邋3D生成平滑处理逡逑使用calculate邋3D邋from邋Mask工具命令将编辑好mask生成3D模型,在FEA逡逑模块中赋予模型表面三角网格,并进行remesh操作,修整网格大小以降低畸形逡逑的三角形个数,平滑模型表面,从而建立包含胫腓骨、足骨三维儿何模型,并检逡逑查骨性结构间有无粘连,保证其独立性。对处理好的骨性区域进行3D计算。首逡逑先检查骨头相连处的粘连情况,对不同骨头之间未分离区域须重新擦除修改;其逡逑次检查骨头接触面的质量,对于不光滑区域须手动修改,利用选择性编辑去除毛逡逑束IJ、填补骨骼层内的假孔,使分割得到的骨骼模型表面光滑,去除冗余数据,最逡逑终将逐个生成表面质量良好的骨头表面模型。赋予模型立体坐标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胜才;;踝关节扭伤康复治疗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年01期

2 杨岚凯;;球类活动中踝关节扭伤的防治与功能恢复训练[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29期

3 徐露;王巧香;;青少年莫忽视踝关节扭伤的康复训练[J];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06期

4 章国富;;浅谈踝关节扭伤的治疗[J];体育教学与训练;1985年03期

5 沈庆东;;踝关节扭伤的早期处理[J];体育师友;1997年04期

6 向澍;杜炯;;膏摩法改善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踝功能41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7年08期

7 刘骁劏;夏云建;;推拿和电针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J];科技视界;2014年36期

8 刘戈;;持续冷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的效果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5年03期

9 武文平;;踝关节扭伤的原因及预防的研究进展[J];体育风尚;2018年03期

10 陈李银;;探讨在校学生踝关节扭伤的护理措施[J];现代养生;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朝晖;;踝关节扭伤的康复[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瞿稳庄;;综合调治踝关节扭伤[A];2008年中华反射学全国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良;;肌内效贴对于踝关节扭伤的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骨伤科分会换届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4 宋宝杰;;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法[A];《体育科研》1994年第1期(总第53期)[C];1994年

5 鲁燕莉;;踝关节扭伤的康复治疗[A];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张庆天;;三黄膏用于早期踝关节扭伤的疗效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治疗软组织损伤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马利;马建平;郭建栓;;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体会[A];中国骨伤发展战略高层论坛暨中西医结合骨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核心稳定训练对预防足球运动员踝关节扭伤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康复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9 苏崇泽;;针刺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慧;;中国女子曲棍球运动员踝关节扭伤胫踞关节错缝的诊疗常规[A];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学术大会摘要[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博士 王康;踝关节扭伤的中西医治疗[N];家庭医生报;2018年

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 陈世益 华英汇 李云霞 张健 姚伟 马魁;健康运动始于足下[N];健康报;2017年

3 ;正确康复可避免再次受伤[N];健康报;2017年

4 徐文拓;踝关节扭伤中药敷[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5 ;重度踝关节扭伤后怎么办[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6 本报记者 曹玉祥;中老年人谨防踝关节扭伤[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7 董威;对踝关节扭伤的三大误解[N];家庭医生报;2006年

8 ;踝关节扭伤怎么办[N];医药导报;2006年

9 李子云;治踝关节扭伤方[N];民族医药报;2004年

10 湖北沙洋县五里高级中学 陈平;踝关节扭伤后的处理[N];中国体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叶宜颖;基于“骨正筋柔”理论探讨摇拔戳手法治疗外侧踝关节扭伤机制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年

2 陈兆军;孙树椿教授外踝理筋手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临床观察及机理初探[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文博;摇拔戳手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病例对照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2 丁洪磊;摇拔戳手法治疗急性外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杨雅琴;不同针灸疗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范青红;詹氏正骨手法配合中药薰药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李永恒;外踝理筋手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林世豪;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观察[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7年

7 余雷;低温等离子刀成形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刘弋详;踝关节扭伤(慢性踝关节不稳)中医治疗方案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孟强;非对称踝关节内翻防护型半刚性踝护具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7年

10 刘阔沦;活血止痛散外洗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70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770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d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