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8 04:08
【摘要】:目的:调查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危险因素分布情况及靶器官损害发生情况,研究这类高危人群的体质分布规律,并探讨二者相关性,为中医辨证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人群,纳入255个病例,其中正常血压组有96例,正常高值血压组有94例,高血压组有65例。对研究对象的糖脂代谢、尿酸、胱抑素C、肌酐、心脏彩超、颈动脉内膜厚度、心电图、眼底照相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并且填写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筛选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研究这类高危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结果:1.三组血压人群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年龄构成有差异,正常血压组与正常高值血压组以青中年人群为主,高血压组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体质分布以偏颇体质(212例,占83.1%)为主,其中以复合偏颇体质(119例)为主,偏颇体质中以气虚质(70例,占33%)为主。正常血压组以偏颇体质(77例,80.2%)为主,其中多以气虚质(22例,22.9%);正常高值血压组以偏颇体质(77例,占81.9%)多见,其中以气虚质(23例,占24.5%)为主;高血压组同样以偏颇体质(58例,89.2%)为多,最多为气虚质(20例,占30.8%)。对三个组别的体质构成比进行Fisher确切概率法,P值0.05,提示三个组别的体质构成无明显差异。2.三个血压组与危险因素构成个数进行卡方检验,三组均以合并3个以上的危险因素为主,且随着血压升高,合并3个以上危险因素的发生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的危险因素组成进行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胱抑素C存在差异;两两之间用LSD-t检验,身体质量指数与正常高值血压相关,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胱抑素C、总胆固醇与高血压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的危险因素组成进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载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性别(男性)为血压进展的影响因素;两组之间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低密度脂蛋白、性别(男性)与正常高值血压相关,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载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与高血压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把危险因素与体质类型进行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以平和质为参考,正常血压组中,显示阳虚质与尿酸相关,血瘀质与甘油三脂相关,湿热质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气郁质与载脂蛋白B、低密度脂蛋白相关;正常高值血压中,阳虚质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气郁质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个血压组与靶器官损害构成个数进行卡方检验,三组均以无靶器官损害为主(95.8%、92.6%、81.5%),且随着血压升高,靶器官损害发生的几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的靶器官损害组成进行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眼底病变、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颈动脉斑块、尿蛋白、心脏舒张功能存在差异;两组之间进行LSD-t检验,左室后壁厚度、E/A与正常高值血压相关,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E/A、E'/A'、E/E'、颈动脉斑块与高血压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的靶器官损害组成进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E/A、E/E'为血压进展的影响因素;两组之间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室质量指数、E/A、E/E'与正常高值血压相关,左心室质量指数、E/A、E/E'与高血压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把靶器官损害与体质类型进行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以平和质为参考,正常血压组中,湿热质与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相关;正常高值血压组中,阳虚质与射血分数相关,湿热质与射血分数、左心室质量指数相关;高血压组中,气虚质与E/E'相关,气郁质与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三组人群均以偏颇体质为主,随着血压的升高,偏颇体质的发生率越高,且偏颇体质以气虚质为主,表明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虚实夹杂、证候病机复杂。2.随着血压的升高,合并危险因素越多,发生靶器官损害的几率也随之升高,提示血压与危险因素的集中、早期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正常高值血压合并多种危险因素、早期存在靶器官损害,且与不同体质分布规律相关、具有明显差异,提示从体质理论出发,采取措施干预正常高值血压高危患者是未来新的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59
【图文】:

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图7所有人群偏颇体质分布情况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安珍;;贵阳市体检人群正常高值血压状况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年21期

2 罗水英;杨虹;毛玮;许晶晶;蔡剑锋;陆伟江;;广西居民正常高值血压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9年22期

3 吕茂国;杨传华;曾梦;杨洁;;浅析正常高值血压的中医防治思路[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A2期

4 孙海平;林雪;;正常高值血压的防治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9年01期

5 曾梦;王岚淼;杨洁;杨传华;;中医治疗正常高值血压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9年10期

6 陶燕楠;杨传华;杨洁;曾梦;王岚淼;吕茂国;张守涛;邱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正常高值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年11期

7 王金秀;李浩;张蕊;李晓;;正常高值血压研究概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年05期

8 李珍;傅昌;毛宗福;;中国中年人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8年09期

9 樊丽辉;邵国祥;邵永强;李江峰;杨君崎;郑艳容;;正常高值血压合并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8年09期

10 俎德玲;诸葛毅;;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健康资料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8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宝春;;正常高值血压干预在临床中的意义[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陆峰;杨传华;董小康;杨洁;袁杰;陈文静;范晓艳;;县级社区高血压和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中心动脉压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继东;侯新国;宋君;李文娟;校娟;肖芳;王美建;邓楠;周晓莹;陈丽;;正常高值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陆峰;杨传华;范晓艳;袁杰;陈文静;董小康;杨洁;;山东省县级社区高血压与正常高值血压流行病学调查[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洪军;陈苗苗;;中医非药物疗法干预正常高值血压的概述[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论坛暨新疆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6 陆峰;杨传华;杨洁;袁杰;陈文静;范晓艳;董小康;;县级社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证候预调查[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方芳;汤荣华;杨书才;;正常高值血压患者体重指数与血浆PZ、CRP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8 陶有青;杨传华;;正常高值血压的中医防治思路初探[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莫云秋;伍松姣;王强;汤亮;李婷;;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医分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陆峰;杨传华;范晓艳;袁杰;陈文静;董小康;杨洁;;山东省县级社区高血压与正常高值血压流行病学调查[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小本;如何判断自己得了高血压[N];21世纪药店;2017年

2 记者衣晓峰 魏新刚;黑龙江将对慢性并实施分类管理[N];健康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余大海;血压对膳食补钾反应性的遗传关联研究及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2 刘岗;茶多酚对脂代谢基因的调控作用及对人群血压影响的荟萃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赵璐;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危险因素及健康管理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曹霞;长沙地区部分职业人群正常高值血压与慢性肾脏病、职业心理因素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彭洁;特殊人群高血压的治疗及预后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周宝宽;滋阴平肝潜阳汤调治正常高值血压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爱菊;“项七针”干预正常高值血压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杜修文;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骨桥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陈增鹏;正常高值血压中年人群的五态人格相关研究[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徐嘉欣;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孙海平;香天麻汤干预阴虚阳亢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疗效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

6 贾晓娜;河南省中小学生高血压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9年

7 王猛;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压水平变化对肾功能的影响[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8 马利莉;高血压家族史对正常高值血压血清代谢指标及颈动脉IMT的影响[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9 刘星;正常高值血压及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10 韩有为;正常高值血压者中医体质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85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785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e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