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为探讨宫廷理筋手法拔戳揉捻结合肘关节功能锻炼以“动”为主要治疗方法和理念,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研究。2方法望京医院门诊纳入的肱骨外上髁炎6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施以宫廷理筋法拔戳揉捻结合肘关节功能锻炼进行治疗,嘱患者隔日参加1次手法治疗,持续两周为为1疗程,共7次治疗。肘部练功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各做15次,连续练功两周。对照组施以肘部压痛明显处扶他林外用和护肘肘关节制动进行治疗。指导患者将扶他林软膏约2-3g涂于患处,反复涂抹约5分钟左右,或者告知患者在抹软膏过程中自觉疼痛部位皮肤发红发热即可,两周为一疗程,隔一天抹一次,共抹7次。护肘制动:根据患者前臂粗细及测量周径的大小而选用相应的护肘固定,护肘连续佩戴2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肘关节局部压痛值、HSS评分、HSS2评分、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观察。3结果3.1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疾病持续时间等数据经统计分析,两组年龄T检验P为0.302、病程T检验P为0.861,均大于0.05,两组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两组性别卡方检验P值为0.50。所有数据检验(P0.05)无相关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3.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压痛评分值经方差分析,方差齐、符合正太分布。两组组内压痛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 实验组=0.00、P对照组=0.00;两组间压痛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15;P0.05,两组组内比较、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压痛值=4.21 ±0.58、对照组压痛值=3.88±0.44,均较治疗前压痛值提高,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一定程度改善肱骨外上炎患者的压痛症状,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治疗组第一诊、第三诊,第五诊,第七诊四个不同时点统计压痛值分别为:试压痛1=3.08±0.72、试压痛2=3.59±0.58、试压痛3=3.96±0.6试压痛4=4.21±0.58;对压痛 1=2.95±0.89、对试压痛 2=3.55±0.53、对压痛3=3.76±0.49、对压痛4=3.88±0.44。所有数据经方差分析,方差齐,符合正太分布。两组压痛值在不同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0、小于0.05,两组间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合两组比较剖面图示:两组压痛值与治疗次数成正比关系,均随治疗次的得增多压痛值上升,患者症状减轻,试验组上升趋势和上升值高于对照组。3.3 HSS评分比较结果:经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S评分方差齐,符合正太分布。两组组内HSS评分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HSS评分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试验组治疗前后HSS评分分别为:68.4±4.73、85.57±5.59;对照组为:67.67±5.55、82.63±7.08,配对T检验P试验组=0.00、P对照组=0.00,独立样本T检验P=0.08(P0.05)。两组治疗前后HSS评分值均有提升,患者功能均明显改善,试验组与对照组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HSS评分第一诊、第三诊,第五诊,第七诊四个不同时点统计HSS评分值分别记为:试 HSS Ⅰ=68.4±4.73、试 HSSⅡ=74.50±3.30、试 HSSⅢ=80.53±4.42、试 HSSⅣ=85.57±5.59;对 HSS Ⅰ=67.67±5.55、对 HSSⅡ=72.97±3.16、对 HSSⅢ=77.97±4.57、对 HSSⅣ=82.63±7.08。所有数据检验,方差齐性、符合正太分布。两组HSS评分在不同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0、小于0.05,两组间HSS评分比较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示:两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合HSS重复测量剖面图示:两组HSS评分值与治疗次数成正比关系,治疗次数越多,HSS评分值随之增高,患者功能改善和症状减轻,疾病趋于痊愈,试验组上升趋势和上升值高于对照组。3.4试验组HSS2评分和对照组HSS2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S2评分值经检验,方差齐性、符合正太分布。组内HSS2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 试验组=0.00、P对照组=0.00;组间HSS评分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26;P0.05,两组HSS2评分组内比较、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HSS2评分=85.7±5.57、对照组压痛值=81.9±7.19,均较治疗前HSS2评分值明显提高,两种治疗方法均具有明显改善肱骨外上炎患者主观疼痛、功能障碍等作用,试验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患者HSS2评分第一诊、第三诊,第五诊,第七诊四个不同时点统计HSS2评分值分别为:试HSS2 Ⅰ=65.17±3.42、试HSS2Ⅱ=72.4000±3.88、试HS2Ⅲ=81.03±3.76试HS2Ⅳ=85.7±5.57;对HSS2 Ⅰ=64.17±4.9、对HSS2 11=71.07±4.15、对 HSS2Ⅲ=77.67±5.7、对 HSS2Ⅳ=81.9±7.19。所有数据检验,方差齐性、符合正太分布。两组HSS2评分在不同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0.00、小于0.05,两组间HSS2评分比较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示:两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合HSS2重复测量剖面图示:两组HSS2评分值与治疗次数成正比关系,治疗次数越多,HSS2评分值随之增高,患者自觉症状减轻,疾病趋于痊愈,试验组上升趋势和上升值高于对照组。3.5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的秩和检验,Z=-2.095、P=0.04,P0.05。试验组痊愈12(20%)、显效8(13.3%)、有效10(16.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5(8.3%)、显效 10(16.7%)、有效 11(18.3%)、无效 4(6.7%),总有效率 93.3%。试验组治疗更具优势。3.6临床观察中所有患者未出现肿胀,皮肤脓疮,皮肤感染,皮肤发红发热,皮下瘀斑,疼痛,神经损伤,晕厥,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宫廷正骨拔戳揉捻+肘部功能锻炼和肘部压痛点外抹扶他林+护肘外固定两种治疗方法安全性高。4结论宫廷理筋手法拔戳揉捻结合肘关节功能锻炼对比局部外用扶他林和护肘肘关节制动治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研究得知,两种治疗方法都可改善LE患者症状和功能活动;宫廷理筋法操作和缓轻柔,患者愈加满意;宫廷理筋手法治疗加练功疗效更佳,安全性高。
【学位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7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亮;孔令跃;任逸众;贾岩波;额尔敦图;;肱骨外上髁炎研究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2017年10期
2 黎沛裕;;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2例[J];现代养生;2017年04期
3 曹士强;;肱骨外上髁炎[J];健康生活;2017年08期
4 王文娟;;放血疗法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15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3年07期
5 王恒光;;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3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9年04期
6 尤志山;黄球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30例[J];福建中医药;2007年02期
7 彭仁祥;;封闭加针剥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96例[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02期
8 王水;;肱骨外上髁炎的分期治疗[J];中国民间疗法;2006年01期
9 赵栋;;肱骨外上髁炎的体征识别[J];中国社区医师;2006年03期
10 史清钊;;推拿与火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比较[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小菲;;肌内效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A];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2 郭永宏;蔡郁;何兆棠;;“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治新技术”临床应用总结[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敖传西;;桑枝药棒敲打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A];2002全国土家族苗族医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2年
4 赵玉阁;谭长庚;谭景涛;谭长浩;;关于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体会[A];首届中国骨伤界名医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张建福;李永清;;粗针头铲剥治疗肱骨外上髁炎[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五次学会年会学术文集[C];2007年
6 秦军;;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2例[A];中国特种针法应用与针灸临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庾伟中;黄崇博;;小手术刀经皮刺割与局部封闭联用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34例探讨[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创伤骨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何联民;;针刀、阻滞、手法综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84例[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五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金弦浩;金龙哲;李金龙;;肱骨外上髁炎诊断和治疗新思路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二○○九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周利红;;肱骨外上髁炎治疗进展[A];北京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省东平县梯门卫生院 赵广兰;“归芎伸筋汤”治疗肱骨外上髁炎[N];民族医药报;2003年
2 杨楣良;杨氏钩针治肱骨外上髁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张华军;刮痧巧治肱骨外上髁炎[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4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刘渝松 马善治;放血加灸疗治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5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刘渝松 马善治;右肱骨外上髁炎验案[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6 山东淄博市川区商家医院 王占学;曲安奈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经验[N];医药经济报;2006年
7 田红春;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8 韦麟;痛点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2例[N];民族医药报;2003年
9 朱马亮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人民医院;扬刺治肱骨外上髁炎[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10 卢明霞;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司徒万德;毫火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樊志杰;动气针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杜月霞(TO Yuet Ha);董氏牵引针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宋琬北;自制带刃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56例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京原(Lee Jiun Yuan);双针斜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刘锡津;中药外敷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风寒阻络型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D];河北中医学院;2019年
3 孙长贺;拔戳捻揉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年
4 王林;宫廷理筋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年
5 朱丽;弹拨松筋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D];云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龚鹏;电针经筋结点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姜丽丽;恢刺阿是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8年
8 郭聚成;循经弹拨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8年
9 伍会树;走罐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年
10 王晓刚;等离子刀与针刀疗法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
280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