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芒针透刺督脉组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2 09:08
   目的:通过观察芒针透刺督脉组穴疗法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给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临床依据,同时更进一步的探求血管性痴呆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前来安徽省针灸医院就诊的血管性痴呆病人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5mg,每日1次,睡前服用,温开水送服,连续服用6周。治疗组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芒针透刺疗法。取穴:百会透脑户、大椎透至阳、筋缩透悬枢、腰阳关透长强。针灸治疗每天一次,每周治疗六次为期两周作为一个疗程,总共三个疗程。依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SDSVD)表细则,对所有被选中患者记录进行两次测分,一次于正式治疗前进行,另外一次则于完成三个疗程治疗之后进行,并详细记录各项具体得分。并根据评分客观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三个疗程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ADL、MMSE和SDSVD得分及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P均小于0.05,结果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结论:1.芒针透刺督脉组穴疗法对于改善VD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和智能方面均优于西药对照组;2.芒针透刺督脉组穴疗法在VD的治疗上效果显著、经济实惠、操作方便,适合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学位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46.6
【部分图文】:

芒针透刺督脉组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对比

治疗前后,患者,组内,相关数据


6 2 组患者治疗前后 ADL 量表评分对照( x s)Comparison of ADL Scale Rating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验用于检验相关数据,对组间进行检验:治疗之前P△=0.688性,治疗之后 P▲=0.000,小于 0.01;对组内进行检验:治01,小于 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 P=0.000,小于 0.01。405060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疗组 30 42.13±3.35△☆34.43±2.71▲☆照组 30 41.77±3.68△38.37±3.23▲

治疗前后,患者,组内,相关数据


7 2 组患者治疗前后 SDSVD 量表评分对照( x s)omparison of SDSVD Scale Rating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 检验用于检验相关数据,对组间进行检验:治疗之前 P△,有可比性,治疗之后 P▲=0.024,小于 0.05;对组内进行后 P☆=0.000,小于 0.01,对照组在治疗前后 P=0.000,小14161820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疗组 30 14.30±0.92△☆11.63±1.50▲☆照组 30 14.47±1.46△12.67±1.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奕奕;唐龙冲;方海波;;血管性痴呆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年16期

2 柳真裕;;血管性痴呆的诊治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22期

3 李启正;杨东东;刘美君;祝梦婷;朱玉婷;杨冰;;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06期

4 张燕;张瑜;李永英;王渊;李翠芝;;血管性痴呆患者20例家庭照顾常见问题及护理指导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09期

5 张杰;;血糖和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年06期

6 齐波;;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年01期

7 郭祥艳;;综合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年16期

8 刘婷婷;;血管性痴呆的超微病理学研究进展[J];人人健康;2016年22期

9 关颖;;警惕血管性痴呆[J];家庭医学(下半月);2017年02期

10 王敏忠;;血管性痴呆就是老年性痴呆吗[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仲田;贾志秀;申明柱;陈丽;祝丽娟;张万成;王东;;高血压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并发缺血性小血管性痴呆的影响[A];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学术交流会(上海站)论文汇编[C];2015年

2 郭明冬;罗增刚;;周文泉教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验[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彭良富;刘小燕;张岳峰;谭燕;郑东;施海珊;章慧;;血管性痴呆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齐若兵;陈斌华;刘健;申永辉;;血管性痴呆血清可溶性凋亡因子的变化[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黄齐珠;李丽萍;;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的相关性[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张玉麟;王义方;高之旭;;中药“菖术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精神疾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张颖;;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护理[A];全国中医、中西医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齐若兵;陈斌华;刘健;申永辉;;血管性痴呆血清可溶性凋亡因子的变化[A];2014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9 叶建新;林航;穆军山;崔晓萍;;血管性痴呆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hs-CRP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10 齐若兵;陈斌华;刘健;申永辉;;血管性痴呆血清可溶性凋亡因子的变化[A];2014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学术年会暨精神病学分会司法精神病学组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昶荣;年轻人,血管性痴呆离你并不远[N];中国青年报;2019年

2 记者 匡远深;55岁以上人群血管性痴呆患病率达0.8%[N];健康报;2013年

3 山东 主任医师 李长生;药食同用治疗血管性痴呆[N];家庭医生报;2004年

4 记者 张建新;不良生活习惯易发痴呆[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5 记者 毛磊;美国 发现痴呆与步态有关[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6 杨锋;老年人要防血管性痴呆[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曲曲;观步态 察痴呆[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衣晓峰;庄磊;核素显像“锁定”早期血管性痴呆[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关注老年痴呆[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衣晓峰;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新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媛;补肾通络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及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萧仁杰(Siu Yan Kit,Frederick);“智三针”配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庄慧魁;脑血辨证对血管性痴呆的适用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周建英;益气复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王四平;活血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陈志芳;电针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武常生;醒脑启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治疗作用机理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8 王昕;脑脉泰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试验及成本效果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黄敬;细胞移植及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赵晴;慢性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线粒体氧化损伤机制及依达拉奉保护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丽娜;益髓解毒法治疗轻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刘梦;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认知和脑灌注改变[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3 杨超;针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NGB和HIF-1α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张玉龙;芒针透刺督脉组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程越;基于阴阳本体结构理论的三焦次第疗法对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黄晓丹;益肺宣肺降浊方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痰浊阻窍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绳雪;基于关联规则的血管性痴呆中医临床用药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8 刘佳妮;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白质的影响和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年

9 姚鹏;星状神经节阻滞通过SIRT1/NF-κB信号通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10 尹艳艳;益智通脉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及其拆方对NLRP3炎性小体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10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10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c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