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益精通络方对离焦型近视豚鼠眼部结构及视网膜DAT含量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4 15:15
   目的:验证益精通络方可通过提高离焦型近视豚鼠视网膜游离多巴胺含量,阻止眼轴的延长,脉络膜变薄,抑制近视的进展,为该方剂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益精通络方对离焦型近视豚鼠眼部结构的影响。选取2周龄健康三色豚鼠40只,随机分为中药组、阿托品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中药组及阿托品对照组在透镜(-5D)诱导的同时分别给予益精通络方汤剂2ml/次/日灌胃、0.01%阿托品滴眼液1滴/次/晚点眼;模型对照组只进行透镜(-5D)诱导;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右眼为实验眼,干预4周。所有豚鼠在干预前、后均进行散瞳检影验光和A超检查。对不同组干预前、后两个时间点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同一组内干预前后屈光度、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采用HE染色法及NIS-Elements图像分析系统测量不同组干预后脉络膜厚度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干预后的屈光度与眼轴长度、玻璃体腔长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脉络膜厚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第二部分探讨益精通络方对离焦型近视豚鼠视网膜多巴胺转运体含量的影响。上述4组豚鼠干预4周后,取眼球,行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多巴胺转运体的表达及NIS-Elements图像分析系统测算视网膜多巴胺转运体的阳性细胞表达数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组间比较:干预前4组间屈光度、眼轴长度、玻璃体腔长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尸均0.05);干预后4组间屈光度、眼轴长度、玻璃体腔长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尸均0.05),前房深度、晶体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尸均0.05);干预后4组间脉络膜厚度比较除中药组与阿托品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干预后4组间视网膜多巴胺转运体阳性细胞数比较除中药组与阿托品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尸均0.05)。组内比较:各组内干预前、后屈光度、眼轴长度、玻璃体腔长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尸均0.05),前房深度、晶体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离焦型中度近视豚鼠屈光度与眼轴长度、玻璃体腔长度呈负相关,与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及脉络膜厚度不相关。结论:1、离焦型近视豚鼠随屈光度的增加,眼轴长度和玻璃体腔长度显著增加,脉络膜厚度变薄明显,但前房深度及晶体厚度变化不明显;中度近视屈光度与眼轴长度及玻璃体腔长度密切相关,与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及脉络膜厚度不相关。2、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视网膜多巴胺转运体的表达减少,即视网膜游离多巴胺表达减弱。3、益精通络方口服可通过抑制视网膜多巴胺含量减少从而抑制豚鼠离焦型近视的进展。4、益精通络方与0.01%阿托品滴眼液均可抑制豚鼠离焦型近视的进展,在抑制屈光度及眼轴增长方面,0.01%阿托品滴眼液优于益精通络方,但在抑制脉络膜萎缩及增加游离多巴胺含量方面两组无差异。
【学位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76.7
【部分图文】:

益精通络方对离焦型近视豚鼠眼部结构及视网膜DAT含量影响的研究


四组千预前后屈光度的直条图

益精通络方对离焦型近视豚鼠眼部结构及视网膜DAT含量影响的研究


图2四组干预前后眼轴长度的直条图逡逑2.3玻璃体腔长度结果逡逑

益精通络方对离焦型近视豚鼠眼部结构及视网膜DAT含量影响的研究


图3四组干预前后玻璃体腔长度的直条图逡逑2.4前房深度结果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春樱;史国军;张婷素;;健脾通络方预防索拉非尼所致毒副反应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7年03期

2 朱明;杨久云;;利湿通络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年04期

3 李晓;陈雪;苏业军;李金成;郭小峰;梁霜;;自拟醒脑通络方治疗偏头痛46例疗效观察[J];健康之路;2016年02期

4 白建民;;芪黄通络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气虚血瘀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年12期

5 谭初兵;高梅;王洪庆;徐为人;陈若芸;杜冠华;;消栓通络方有效成分组的筛选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1年01期

6 崔炎;张榜;吴建萍;;祛痹通络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J];河南中医;2011年05期

7 李玉兰;李婕;汪倩;;健脾通络方治疗消渴病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1年07期

8 张高泽;张金生;;固髓通络方治疗多发性硬化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6年06期

9 曾祥东;李红;;疏风通络方治疗40例偏头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年35期

10 汤利萍;马喜桃;向生霞;;仙芍通络方外洗防治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岩;邹俊杰;李文桐;李翔;夏培金;孙亮亮;张春阳;刘志民;;通络方药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探讨[A];首届中西医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徐文华;郭逸;;芪龙通络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血管病变的影响[A];第十五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C];2014年

3 田耀洲;宣佶;曹鹏;胡春萍;蔡雪婷;张伟;;化肝通络方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抗纤维化作用及机制探讨[A];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王贵平;周晖;赵瑛;刘志民;;通络方剂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电生理及病理变化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杨新玲;李桂花;张震中;;益肾填髓通络方在改善精亏髓减型帕金森患者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6 孙雪艳;刘志强;沈存;赵文景;;保肾通络方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临床疗效及足细胞损伤的影响[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7 曾祥法;梅琼;刘松林;李晶晶;周祯祥;冯春;章敏;;化痰活血通络方对冠心病血脂与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摘要)[A];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第七次临床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代芳;刘祥秀;李波;邱艳红;李红;;自拟降糖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3例[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学术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田耀洲;宣佶;曹鹏;胡春萍;蔡雪婷;张伟;;化肝通络方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抗纤维化作用及机制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五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吴喜利;孙万森;张王刚;乔成林;王娟;王竹;;通络方防治肾小球硬化的药效学研究(摘要)[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整理 王莉杰 张榜;祛痹通络方[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2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朱明馨 高军 时乐 整理;凉血化瘀通络方[N];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吴晓璐;中医药络病学国际化 以岭药业研究通络方药出成果[N];证券日报;2019年

4 成都中医药大学 刘建伟邋舒惠荃 王静 马丽;通络方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近况[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明静;祛积通络方治疗BRVO继发ME的黄斑功能与形态改变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年

2 朱慧志;补肺通络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气道细胞外基质重塑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刘岩;通络方药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4 夏培金;通络方剂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5 张春阳;通络方药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6 宋莹莹;益气养阴清热通络方治疗小鼠糖尿病足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7 袁翰;补肾通络方激活HIF/VEGF信号通路促进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血管生成与抑制骨量流失[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8 刘湘丹;补肾通络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基于TGF-β1/CTGF因子的作用机制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王华;滋肾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李黎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瑞婧;益气养阴,化湿通络方治疗IgA肾病继发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D];河北中医学院;2019年

2 张月强;益精通络方对离焦型近视豚鼠眼部结构及视网膜DAT含量影响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年

3 段Y铄

本文编号:2812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12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4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