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滋肾祛瘀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CNP(湿热瘀滞兼肾虚证)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0-09-04 22:45
   目的:观察分析滋肾祛瘀汤与中药穴位贴敷联用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湿热瘀滞兼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01月就诊于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将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属于精浊-湿热瘀滞兼肾虚证)的有效病例共计7 2人。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7人)与对照组(35人)。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生活饮食控制及滋肾祛瘀汤,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每日中药穴位贴敷。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 IH-CP S I、症状评分、前列腺液相关指标以及尿动力学相关指标(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分析疗效差异。结果:经过4周的滋肾祛瘀汤或滋肾祛瘀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患者的N IH-CPS I与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N IHCPS I(3 4.7 6±0.43vs.26.49±0.73)与症状评分(83.73±1.24vs.27.2 4±3.69)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N IH-CPS I(33.3 7±0.5 6 vs.17.31±1.39)与症状评分(84.11±1.61 vs.49.83±3.47)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时最大尿流率(27.15±2.96 vs.23.75±2.84)与平均尿流率(17.6 9±1.9 1vs.1 5.40±1.85)以及前列腺液相关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但是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用滋肾祛瘀汤或滋肾祛瘀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均可有效改善患者多种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滋肾祛瘀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的疗效要优于单独应有滋肾祛瘀汤。
【学位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77.5
【部分图文】:

解剖结构,前列腺


图 1. 前 列 腺 解 剖 结 构 异 常知 , 尿 频 尿 急 、 尿 无 力 、 尿 失 禁 、 尿 后 滴 沥 以 及 碍 是 慢 性 前 列 腺 炎 最 常 见 的 症 状 之 一 。 同 时 , 非 细 菌 性 前 列 腺 炎 发 生 发 展 的 重 要 因 素 之 一 。 验 研 究 证 明 了 慢 性 非 细 菌 性 前 列 腺 炎 患 者 存 在 腺 体 的 可 能 , 尿 液 中 的 尿 酸 、 尿 肌 酐 等 代 谢 性 说 是 一 种 较 为 强 烈 的 刺 激 , 这 类 物 质 进 入 前 列 体 发 生 无 菌 性 炎 症 , 进 而 造 成 化 学 性 而 非 细 菌 6 ]。 而 有 学 者 采 用 别 嘌 醇 等 抑 制 尿 酸 合 成 的 药 物 液 中 尿 酸 水 平 后 , 发 现 患 者 会 阴 部 坠 胀 疼 痛 的 大 程 度 上 的 缓 解 , 进 一 步 从 侧 面 印 证 了 尿 液 返 的 重 要 角 色[ 1 7 ]。 因 此 说 各 种 排 尿 障 碍 往 往 与 慢 炎 互 为 因 果 , 相 互 促 进 , 排 尿 功 能 的 障 碍 会 在

穴位


柏 10g 肉 桂 10g 蒸 大 黄 10g 皂 角 刺 5g 牛 膝 10g 车 前 子 10g , 滋 肾 祛 瘀 汤 需 煎 煮 2 次 , 共 日 两 次 饭 后 20min 温 服 。 疗 疗 程 的 中 药 汤 剂 口 服 。组 患 者 均 给 予 1 个 疗 程 的 滋 肾 贴 敷定 位 中 线 上 , 下 腹 部 , 在 脐 中 部 , 部 , 前 正 中 线 上 , 当 脐 下 3 寸 部 , 体 前 正 中 线 , 脐 下 4 寸 。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敏建;宾彬;商学军;邓庶民;王万春;周少虎;谢建兴;高兆旺;李彦锋;;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年08期

2 莫旭威;王彬;李海松;赵冰;刘洋;;慢性前列腺炎外治法治疗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5年07期

3 严凤花;严兴科;何天有;;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张斌斌;白安胜;;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疑难病杂志;2014年03期

5 张斌斌;白安胜;;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J];新医学;2014年02期

6 罗建辉;蔡铜山;;慢性前列腺炎排尿异常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23期

7 张丽君;王峰;莫俊銮;彭毅;;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年02期

8 李U

本文编号:2812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12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b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