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PLDD联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4 10:34
   目的:观察PLDD联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LDH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及治疗优势,为PLDD联合脊柱调衡手法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原则进行临床研究,将符合标准的LDH患者62例纳入本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1例,治疗组给予PLDD联合脊柱调衡手法,对照组给予单纯PLDD,均在治疗1月后常规指导进行腰椎功能锻炼,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月、3月、6月、1年随访记录患者VAS疼痛评分、JOA评分、ODI评分、腰椎曲线指数及手术节段活动度,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检测血清炎性指标CGRP、PGE2、NPY、SP的含量,于治疗后1月计算JOA改善率,于治疗后3月、6月、1年随访评价疗效及进行Macnab评定。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1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VAS疼痛评分、JOA评分、ODI评分、腰椎曲线指数、手术节段活动度及血清炎性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月、6月、1年随访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VAS疼痛评分、JOA评分、ODI评分、腰椎曲线指数及手术节段活动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月、6月、1年时,VAS疼痛评分、JOA评分、ODI评分、腰椎曲线指数及手术节段活动度与术前及治疗1月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月、1年时,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JOA评分、腰椎曲线指数及手术节段活动度与治疗后3月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月、1年时,两组患者ODI评分与治疗后3月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月、6月、1年疗效随访,治疗组总优良率分别为70.97%、77.42%、83.87%,对照组总优良率为分别为54.84%、64.52%、70.97%,各随访时间点两组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6月、1年随访治疗组Macnab评分有效率分别为90.32%、93.55%、93.55%,对照组Macnab评分有效率分别为83.87%、87.09%、87.0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与6月同组别患者Macnab评分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DD联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LDH疗效优于单纯PLDD组,且远期疗效稳定,PLDD联合脊柱调衡手法具有标本兼治的优点,是治疗LDH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及推广。
【学位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7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陈一;胡建超;刘宇文;马洋;刘永森;;中药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年07期

2 李全意;;电针联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7年09期

3 胡根清;;自拟肩舒汤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49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6年07期

4 周福山;;刃针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年14期

5 朱纯生;;牵引推拿旋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年11期

6 李卫国;;电针、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58例[J];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21期

7 刘淑刚;安坤杰;;知柏地黄丸加减联合手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年01期

8 刘淑刚;安坤杰;;当归四逆汤联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64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年06期

9 张淑萍;;调制中频电疗法配合牵引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18期

10 李良军;;牵引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田;;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手法治疗中屈腕与抬肩的关系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十四次推拿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郑炎;王华军;;针刀加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0例疗效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微创针刀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3 王红东;李俊杰;刘克新;刘立永;叶向宇;蔡军;白罡;卢克俭;;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观察[A];全国第六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肖少华;柯志钢;刘敏;;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主题报告、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10年

5 郑炎;王华军;;针刀加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0例疗效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孙立强;李霞;;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孙立强;李霞;;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A];2011年全国第三届微创针刀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彭小三;吴绪平;;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A];全国第三届针刀治疗膝关节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王伟;陈贵全;胡旭光;谢林林;;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40例疗效观察[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骨伤科分会换届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10 李世刚;张小华;;手法治疗颈性头痛的体会[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楚超;“不定点旋转”治颈椎病让众多患者获益[N];保健时报;2017年

2 郭庆伟;冬治肩周炎[N];医药经济报;2009年

3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西安市中医医院 赵颖林;手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症[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5 周立武;手法治疗青少年重症落枕[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6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柯炎斌;中医传统手法,形神具备显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

7 王长锋 中国医促会中老年保健分会;旋转提拉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N];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

8 通讯员 陈春丽 王晓蓉 郑访江;骨伤手法治疗造福一方百姓[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9 ;一次性剥脱手法治疗肩周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家畜消化道阻塞的手法治疗[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建忠;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2 钟侨霖;手法治疗颈痛的系统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余志勇;早期膝骨关节炎的六步手法治疗及步态分析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4 赵明宇;腰腹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谢琪;针刀联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

6 吴山;手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系统评价及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叶勇;“筋骨调衡”手法治疗CSA临床疗效及对后肌链生物力学效应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林友;上颈椎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9 冯宇;冯天有教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学术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10 王伟军;MMPs抑制剂和手法治疗对大鼠腰椎间盘组织退变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慧;PLDD联合脊柱调衡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岳宝成;脊柱内镜配合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袁开松;推针手法治疗中风后指过屈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9年

4 尹浩;基于“筋为骨用”探讨“舒筋”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

5 张世伦;手法治疗与体能康复训练治疗国家软式网球队员髌腱末端病对比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8年

6 王晨曦;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法治疗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张举林;水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赵凯旋;旋转调整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0例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李依静;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李远峰;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18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18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f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