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失眠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从肝论治失眠的台湾地区临床疗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5 20:14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探讨失眠的证候分布特点和从肝论治的疗效,以及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台湾地区“从肝论治”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1)证候、证候要素的文献分布特点方面,采用数据库对失眠文献的检索方式,对2012年1月-2018年12月的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现代文献进行分析。文献必须符合纳入标准和不符合排除标准。通过对证候摘录、证候名称规范、建立execl数据库,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2)疗效的meta分析方面,对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进行文献的全文检索,主要收集2007年至2017年有关中医“从肝论治”之法治疗失眠的现代文献,并对全文进行检索分析。我们纳入研究的文献具有较为严格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案,并应用Cochrane的偏倚风险测量工具对每一篇文献进行风险质量分析。之后我们采用网站提供的Review Manager(Version5.3)统计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和不符合排除标准的文献共34篇(涉及患者共3358例)进行分析研究。(3)临床疗效观察方面,将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组(50例)、西药组(50例)和中药组(50例)。其中试验组给予口服从肝论治组方的中药粉剂组方和西药治疗。西药组给予西药口服治疗。中药组给予单纯从肝论治的中药粉剂组方治疗。口服药物的疗程为2个月。我们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VAS睡眠、VAS梦、VAS平稳、VAS清醒程度、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并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证候、证候要素的文献分布特点方面,文献共记载的证候类型有28种,进行规范名称,规范后共获得证候17种(心肝火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郁血虚、阴虚火旺、痰热扰心、肝气郁滞、脾胃不和、心胆气虚、肝郁脾虚、血虚痰阻、肝肾阴虚、肝火犯胃、肝阳上亢、营卫不和、气滞血瘀、痰湿内阻),这也提示失眠的中医证候辨证存在不规范、不标准。通过对证候类型进行规范化,这17种证候类型的出现频率累计为416次;其出现频率大于10%的证候类型为心肝火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郁血虚、阴虚火旺;它们的出现频次共为248次,5种证候类型出现频率占全部证候类型总频次的59.62%。而在对文献的证候要素的研究中发现,规范后共获得病位类证候要素8种,出现频率累计为584次;其中出现频率大于或接近10%的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别为心、肝、脾、肾四种类型,占据总病位类证候要素的88%。病性类证候要素11种,其出现频次为683次;其中出现频率大于10%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阴虚、火、血虚、气郁、气虚,占据总病性类证候要素频率的81%左右。(2)疗效的meta分析方面,中医药从肝论治法(可联合西药治疗)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组、中药组或其他治疗方案组,如改善的例数方面(MH=3.56,95%CL(2.94,4.32)),p0.00001;睡眠质量方面(IV=-0.16,95%CL(-0.65,-0.57)),p0.00001;入睡时间方面(IV=-0.85,95%CL(-0.89,-0.80)),p0.00001;睡眠时间方面(IV=7.34,95%CL(7.30,7.39)),p0.00001;睡眠效率方面(IV=-0.22,95%CL(-0.26,-0.18)),p0.00001;日间功能改善方面(IV=-0.21,95%CL(-0.25,-0.18)),p0.00001;睡眠障碍方面(IV=-0.20,95%CL(-0.22,-0.17)),p0.00001。(3)临床疗效观察方面,试验组患者的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VAS睡眠、VAS梦、VAS平稳、VAS清醒程度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各项指标的治疗前后比较,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严重程度指数(ISI)、VAS梦、睡眠潜伏期三项指标在西药组和中药组各自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指标在两组的各自组内比较中,治疗后与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中试验组治疗后指标改善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提示中药从肝论治组方联合西药对改善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VAS睡眠、VAS梦、VAS平稳、VAS清醒程度等方面的效果优于单纯中药辨证治疗和单纯西药的治疗效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各组治疗前后的比较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试验组除了入睡时间这一指标外,其余关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总分等7个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西药组(P0.05);与中药组相比,试验组的8个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中药组(P0.05)。结论:失眠的中医文献证候类型以心肝火旺为最常见证候。且中医药“从肝论治”治疗失眠在文献报道显示出较好疗效,但我们存在问题为文献的辨证不统一、不规范;文献研究报道仍属于区域性、小样本等试验,缺乏临床多中心、大样本以及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虽我们课题组通过“从肝论治”法治疗失眠在台湾地区取得了较好疗效,但仍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调查,以更加科学、客观、严谨的方法和结果来取得从肝论治法治疗失眠的中医临床应用价值。
【学位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56.23
【部分图文】:

偏倚,风险


2008胜前2014M逦随机数值表法逦否是否逦未报道逡逑光强2012%逦随机数值表法逦否是否逦未报道逡逑岩200阶%1逦随机数值表法逦否是否逦未报道逡逑忠民2013I37]逦随机数值表法逦否是否逦未报道逡逑俊山2012W逦随机数值表法逦否是否逦未报道逡逑成2018^1逦随机数值表法逦否是否逦未报道逡逑晓哲2017IM逦随机数值表法逦否是否逦未报道逡逑秀霞2015[411逦随机数值表法逦否是否逦未报道逡逑葆珠20141?1逦随机数值表法逦否是否逦未报道逡逑翌2016I43]逦随机数值表法逦否是否逦未报道逡逑

风险分布,偏倚


各文章的的偏倚风险分布图

漏斗图,睡眠质量,从肝论治,效果分析


从肝论治与西药或中成药,或其他治法的比较,认为从肝论治的中医治法疗效具有差异逡逑性(p=0.015,邋12=20%);我们对模型使用随机效应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具体数值和结逡逑果参见图3A的森林图和图3B的漏斗图所示。文献通过Meta分折,我们将两组之间的有逡逑效例数在两组之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疗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MH=3.56,邋95%CL逡逑(2.94,邋4.32)邋),p<0.00001。这一结果显示,中医从肝论治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逡逑优于对照组。逡逑八\肝论治组逦西药或中成药组逦Odds邋Ratio逦Odds邋Ratio逡逑Study邋or邋Subgroup邋Events邋Total邋Events邋Total邋Weinht邋M-H.邋Fixed.邋95%邋Cl逦M-H.邋Fixed.邋95%邋Cl逦逡逑CuiYinglin2016逦132逦150逦115逦150逦11.8%逦2.23邋[1.20,4.15]逦—■ ̄ ̄逡逑PangY2016逦25逦25逦23逦25逦0邋4%逦5.43邋[0.25.118.96]逦?逡逑丁良2018逦30逦32逦22逦28逦1邋3%逦4邋09邋[075,22.22]逦逦逦逦逡逑刘雨杭2009逦44逦50逦36逦50逦3.7%逦2.85(1.00,8.17]逦逦逦逦逡逑尃仁义2008逦48逦50逦47逦50逦1邋6%逦1.53邋[0.24,9.59]逦逡逑孙岩2008逦42逦52逦44逦50逦7邋4%逦0.57邋[0.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婷;;浅议颈椎病从肝论治[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年06期

2 刘海涛;王钢;田杰祥;王佳;王涛;王丽琴;杨芳;;从肝论治痹病[J];中医临床研究;2017年23期

3 苏培增;;中医从肝论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J];智慧健康;2017年19期

4 林育;;从肝论治胰岛素抵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年14期

5 熊壮;刘扬扬;齐斌;;从肝论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J];中国医药指南;2014年26期

6 杨璐璐;林双竹;陈稳根;;从肝论治不寐证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13年20期

7 罗玉清;从肝论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2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8年03期

8 韩双平,李佩琴;肺心病从肝论治验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04期

9 段荣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从肝论治[J];河南中医;1996年06期

10 倪晓红;从肝论治小儿多发性抽搐38例[J];四川中医;199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蕊白;王婧;吕鹏;纪薇;侯丽;;从肝论治肺癌的优势浅析[A];第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7年

2 姜涛;彭晋;陈钢;;《傅青主女科》从肝论治妇科疾病研习心得[A];全国第八次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徐建;;从肝论治临床经验再总结评价[A];全国第四次中医科研方法学暨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症研究成果汇报学术研讨会专家讲课和学术论文集[C];2009年

4 黄磊;吴承玉;;从肝论治眼病探析[A];全国第十三届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贺敬波;丘瑞香;;从肝论治冠心病[A];全国中医藏象研究创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6 韩履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从肝论治[A];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波;;从肝论治性病后性功能障碍[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男科疾病提高班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8 邹新友;;从肝论治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六法[A];全国首届中青年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96年

9 谢幼红;;风湿病从肝论治[A];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马捷;李峰;宋月晗;刘晶;刘晓萌;杨先照;毛萌;;从肝论治失眠的文献研究[A];第三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颁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侯红霞;从肝论治不孕症[N];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

2 广西桂林监狱医院 林中;五更泻从肝论治[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3 唐晓勇 孙振高;再生障碍性贫血从肝论治探微[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吴沛田;胃下垂从肝论治五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符文彬 孙景波;张学文教授从肝论治痛症经验[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吴沛田;便秘巧从肝论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7 杏翁;从肝论治痫症[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8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从肝论治妇科病[N];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

9 陈宝贵名中医工作室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 崔俊波;从肝论治便秘[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10 陈宝贵名中医工作室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 张丽;呃逆从肝论治[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迪特迈尔·库莫尔;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从肝论治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刁军成;从肝论治月经病的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方法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马晓晶;冯兴华教授痹证学术思想及从肝论治痹证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4 田颖欣;田金洲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从肝论治失眠整理与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梁洁莎;从肝论治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刘晓萌;从肝论治失眠的文献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樊英怡;情志对C3H/HeJ雌鼠乳腺的影响及从肝论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宏文;失眠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从肝论治失眠的台湾地区临床疗效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黄江鹏;孔令诩从肝论治五脏病证用药规律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8年

3 秦媛媛;基于从肝论治失眠理论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肝亢肾虚证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陈铭泰;从肝论治法治疗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系统评价与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雷舒雁;基于数据挖掘的从肝论治心律失常组方用药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田恩惠;从肝论治消化性溃疡的理论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苏迎侠;从肝论治消渴心得[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张惠琴;从肝论治月经后期的理论探讨及临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李玲君;从肝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文献研究[D];甘肃中医学院;2014年

10 李志文;从肝论治慢性荨麻疹的理论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19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19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6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