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针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NGB和HIF-1α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8 16:48
   目的:1、通过比较各组VD大鼠治疗后Morris水迷宫测试成绩,验证针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记忆能力的影响。2、通过HE染色观察针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影响。3、检测针刺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脑组织海马区Ngb和HIF-1α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国际公认的4-VO方法改良后复制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2、选取12只仅暴露4条血管的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另外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各12只。电针组予以针刺百会、风府穴,同时予以电针刺激,刺激电流1m A,频率为2Hz,每天治疗1次,留针30分钟,从治疗开始每连续治疗6天后,休息一天,共治疗4周。药物组给予尼莫地平灌胃治疗,与电针组同时开始治疗,每天一次,每连续治疗6天后,休息一天,共治疗4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只做抓取、固定而不给予任何治疗。3、于造模后、治疗后,分别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筛选大鼠及检测大鼠认知记忆能力的改善。4、使用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5、采用Western blot法,进行Ngb和HIF-1α蛋白的定性、定量分析(神经元:采用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NF),星形胶质细胞:采用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6、采用RT-PCR方法检测Ngb、HIF-1α和p53RFPm 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大鼠水迷宫测试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电针组、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差异明显(p0.05),其中电针组比药物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HE染色于400倍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细胞,可见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部分神经元突起出现病理性缩短甚至消失。电针组、药物组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量增加,排列相对整齐,细胞结构及形态基本正常,细胞水肿程度较轻,且电针组更明显。电针组和药物组较模型组,大鼠脑神经元损伤程度明显减轻,Ngb、HIF-1α、NFm RNA与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53m RNA、GFAPm RNA与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电针组与药物组相比,改善更加显著(p0.05)。结论:针刺“百会”、“风府”能提高血管性痴呆大鼠水迷宫成绩,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并能通过促进大脑海马中Ngb、HIF-1α、NF的表达,降低P53、GFAP的含量,来抑制神经元细胞的凋亡。
【学位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45
【部分图文】:

跨越平台,次数,电针,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果4.实验结果4.1 水迷宫实验检测结果从图 1 和表 1 中各组大鼠水迷宫测试逃避潜伏期及跨越平台次数比较可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差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药物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跨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中电针组改鼠的学习记忆及认知效果明显好于药物组(p<0.05)。

HE染色,脑组织,电针,海马神经细胞


电针组、药物组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海马神经细胞分布相对规则整齐,细胞水肿减弱,细胞染色相对均匀,数量有一定的增加,且电针组改变比药物组更明显。假手术组 模型组

蛋白表达,电针


图 3 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 Ngb、HIF-1α、NF、GFAP 蛋白表达比较(x±s,n=12)ig3 :Comparison of Ngb, HIF-1α, NF and GFAP protein expression in hippocampus of each g(x±s, n=12)表 2 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 Ngb、HIF-1α、NF、GFAP 蛋白表达比较(x±s,n=12)ab 2: Comparison of Ngb,HIF-1α,NFandGFAP protein expression in hippocampus of each gr(x±s,n=12)组别 nNGB 平均相对表达量HIF-1α平均相对表达量NF 平均相对表达量GFAP表假手术组 12 0.42±0.02 0.54±0.02 1.36±0.04 0.4模型组 12 0.58±0.02*0.74±0.04*0.51±0.01*1.1电针组 12 1.15±0.04* 1.31±0.03* 1.07±0.02* 0.53药物组 120.96±0.04* 1.07±0.05* 0.92±0.01* 0.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奕奕;唐龙冲;方海波;;血管性痴呆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年16期

2 柳真裕;;血管性痴呆的诊治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22期

3 李启正;杨东东;刘美君;祝梦婷;朱玉婷;杨冰;;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06期

4 张燕;张瑜;李永英;王渊;李翠芝;;血管性痴呆患者20例家庭照顾常见问题及护理指导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09期

5 张杰;;血糖和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年06期

6 齐波;;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年01期

7 郭祥艳;;综合康复护理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年16期

8 刘婷婷;;血管性痴呆的超微病理学研究进展[J];人人健康;2016年22期

9 关颖;;警惕血管性痴呆[J];家庭医学(下半月);2017年02期

10 王敏忠;;血管性痴呆就是老年性痴呆吗[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仲田;贾志秀;申明柱;陈丽;祝丽娟;张万成;王东;;高血压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并发缺血性小血管性痴呆的影响[A];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学术交流会(上海站)论文汇编[C];2015年

2 郭明冬;罗增刚;;周文泉教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验[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彭良富;刘小燕;张岳峰;谭燕;郑东;施海珊;章慧;;血管性痴呆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齐若兵;陈斌华;刘健;申永辉;;血管性痴呆血清可溶性凋亡因子的变化[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黄齐珠;李丽萍;;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的相关性[A];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张玉麟;王义方;高之旭;;中药“菖术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精神疾病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张颖;;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护理[A];全国中医、中西医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齐若兵;陈斌华;刘健;申永辉;;血管性痴呆血清可溶性凋亡因子的变化[A];2014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9 叶建新;林航;穆军山;崔晓萍;;血管性痴呆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hs-CRP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10 齐若兵;陈斌华;刘健;申永辉;;血管性痴呆血清可溶性凋亡因子的变化[A];2014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学术年会暨精神病学分会司法精神病学组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昶荣;年轻人,血管性痴呆离你并不远[N];中国青年报;2019年

2 记者 匡远深;55岁以上人群血管性痴呆患病率达0.8%[N];健康报;2013年

3 山东 主任医师 李长生;药食同用治疗血管性痴呆[N];家庭医生报;2004年

4 记者 张建新;不良生活习惯易发痴呆[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5 记者 毛磊;美国 发现痴呆与步态有关[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6 杨锋;老年人要防血管性痴呆[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曲曲;观步态 察痴呆[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衣晓峰;庄磊;核素显像“锁定”早期血管性痴呆[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关注老年痴呆[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衣晓峰;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新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媛;补肾通络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及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萧仁杰(Siu Yan Kit,Frederick);“智三针”配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庄慧魁;脑血辨证对血管性痴呆的适用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周建英;益气复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王四平;活血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陈志芳;电针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武常生;醒脑启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治疗作用机理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8 王昕;脑脉泰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试验及成本效果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黄敬;细胞移植及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赵晴;慢性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线粒体氧化损伤机制及依达拉奉保护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丽娜;益髓解毒法治疗轻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刘梦;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认知和脑灌注改变[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3 杨超;针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NGB和HIF-1α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张玉龙;芒针透刺督脉组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程越;基于阴阳本体结构理论的三焦次第疗法对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黄晓丹;益肺宣肺降浊方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痰浊阻窍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绳雪;基于关联规则的血管性痴呆中医临床用药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8 刘佳妮;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白质的影响和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年

9 姚鹏;星状神经节阻滞通过SIRT1/NF-κB信号通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10 尹艳艳;益智通脉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及其拆方对NLRP3炎性小体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21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21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5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