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抱肚法结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小儿便秘(乳食积滞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0-09-22 21:35
   目的:观察抱肚法结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小儿便秘(乳食积滞型)的临床疗效,对该法的有效性及复发率做出评定。方法:临床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功能性便秘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 0例进行观察研究。观察组给予抱肚法结合常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两组分别以连续治疗6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治愈患儿复发的情况,对两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总积分及各症状积分比较,经检验结果显示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观察组及对照组对治疗小儿便秘(乳食积滞型)均有疗效。2.观察组及对照组疗效比较:临床综合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效率为89.3%。中医症候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8 9.3%。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经检验两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综合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3.对中医症候总积分及中医症候主症中排便困难程度、便质,次症中腹胀疼痛、不思饮食、手足心热、心烦、舌红苔黄厚的改善情况,经检验观察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主症中排便间隔时间,次症中睡眠不安、小便短黄积分的改善情况,经检验观察组及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观察组及对照组疗效相当。4.观察结束一个月后观察组及对照组中对治愈患儿随访复发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复发率为12.5%,对照组复发率60.0%,经检验后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结论:1.抱肚法结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小儿便秘疗效较显著。2.抱肚法结合常规推拿手法在改善小儿便秘的主症(排便困难程度、便质)方面,次症(腹胀疼痛、不思饮食、手足心热、心烦、舌红苔黄厚)方面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手法。3.抱肚法结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小儿便秘复发率较低。
【学位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鹏举;谢培洪;宋桂华;;五仁通便栓治疗小儿便秘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5年12期

2 张春华;于光志;曹宏;;润肠颗粒治疗小儿便秘15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5年09期

3 游倩;严辉;李姣;郭先娥;;扩肛联合排便训练改善小儿功能性便秘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年34期

4 葛湄菲;郭晓琳;;三字经流派推拿的学术特点[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12期

5 邵娟;;中药药浴治疗小儿便秘[J];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06期

6 姚海霞;王彦;林春花;;生物反馈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观察[J];新疆医学;2011年09期

7 任耀全;吴丽萍;张士卿;;张士卿教授治疗小儿便秘经验[J];四川中医;2011年08期

8 潘璐;;安效先教授治疗小儿便秘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9期

9 张世卿;高山;范永军;;高清顺教授推拿治疗小儿病经验[J];中医研究;2010年08期

10 张宏伟;刘风霖;;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J];当代医学;2009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柱烨(LEE JUYEOB);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古代文献与实证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蔡树玲;推拿配合振腹法治疗小儿便秘(肠道实热型)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陈一林;泻热润肠导滞法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食积内热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利玉婷;推拿手法辩证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张海鹏;便秘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24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24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2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