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六经辨证研究
【学位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56.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茂卿;汪栋才;;运用中医六经辨证进行体质调理的临床理论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08期
2 曹毅;;从气化运动管窥六经辨证[J];内蒙古中医药;2016年07期
3 陈妙琪;李家庚;;六经辨证治疗发热的学术思想研究[J];现代养生;2016年22期
4 陶景之;六经辨证源流之探究[J];新中医;1994年S1期
5 金燕萍;;六经辨证体系的科学价值[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6 高宏成;林咸芬;;六经辨证立体图解之探索[J];重庆中医药杂志;1987年01期
7 李浩澎,赵体浩;学习掌握六经辨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国医论坛;1989年06期
8 钱聚义;再论六经辨证[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9 胡炳文;;论辨“寒、热”是运用六经辨证的要领(摘要)[J];中医药信息;1984年02期
10 蓝宇;易益博;李英童;;六经辨证及经方运用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炜;;如何使用六经辨证[A];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高级研修班 08 期、纪念医圣张仲景诞辰1866周年经方论坛、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6年
2 黄家诏;;探析热病与六经辨证[A];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顾植山;;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模式[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4 杨凤云;胡立敏;王力;王丽华;郑u&;陈岗;许素梅;;名老中医许鸿照教授创伤重证重视六经辨证举隅[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黄家诏;;探析热病与六经辨证[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6 李伟华;王保华;李赛美;;糖尿病及并发症六经辨证规律临床探讨[A];仲景医学求真(续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米扬;谢强;;谢强喉科六经辨证思维初探(生理病理部分)[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嗓音言语听力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曲夷;赵吉来;;从《伤寒杂病论自序》看六经辨证源起之争[A];全国第二十一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米扬;谢强;;喉科六经辨证初探(太阳与少阳的兼夹证)[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嗓音言语听力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段润章;马伯艳;;仲景六经辨证与吴鞠通三焦辨证漫谈[A];第三次全国温病学论坛暨温病学辨治思路临床拓展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曹东义;有了张仲景,不再学华佗?[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2 刘永臣;“六经辨证”小议[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李赛美;六经辨证治糖尿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 马家驹 李晓丽;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5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冯世纶;六经辨证成熟于《伤寒论》[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6 王兴华 王光耀;《伤寒论》六经辨证治疗系统与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顾植山 安徽中医学院;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8 张喜奎;《伤寒论》六经辨证病脉证治一线贯穿[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9 张喜奎;《伤寒论》六经辨证是辨病辨证辨症结合的有机体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方证是八纲、六经辨证的终极[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强;李可老中医对《伤寒论》厥阴病学术思想发挥与运用经验整理[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叶嘉礼;伤寒论六经辨证与“圆运动”相关性研究及规律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张飞宇;六经辨证诊疗模式的构建及其针药结合的临床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黄润波;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中医辨治述略与李赛美临床经验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林士毅;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规律及与微观指标相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刘柳;清代中期至民国前期寒温融合派代表医家的辨证特点[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刘树林;基于六经与卫气营血辨证体系贯通的经典方证整理与运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艳红;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六经辨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邓晴;基于DUCG的《伤寒论》六经辨证知识表达与应用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范媛柯;基于“六经辨证”理论探讨乳腺癌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辨证规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4 袁晓梅;运用六经辨证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临床证候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5 刘自健;浅谈应用六经辨证体系治疗消渴病[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陈焱华;经方治疗荨麻疹规律的初步研究及导师经验介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李芸;111例变应性鼻炎的六经辨证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董旭;当代医家六经辨证应用方法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陈晓敏;杨利教授六经辨治紧张型头痛经验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甄维帅;慢性咳嗽六经辨证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26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2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