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针刀“理筋解结”法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5 03:52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针刀“理筋解结”法结合康复和常规针刺法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客观评价;同时归纳总结脑卒中后肩痛患者肩部筋结点的位置和特征。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刀“理筋解结”法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4周,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法、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法、肩关节活动度(ROM)测量作为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1周、2周、4周及3个月记录各项观察指标变化。于首次治疗后4周,根据《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中症状表现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将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情况详细记录,包括出现的时间、具体症状以及处理情况和结果等。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患肩情况、治疗前VAS评分、FMA评分、肩关节AROM、PROM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2)肩关节疼痛VAS、FMA评分:采用重复测量方差统计分析,2组时间及分组因素均存在交互效应(F=21.980/248.667,P=0.000);2组患者VAS、FMA评分组间总体比较存在分组效应(F=34.059/97.404,P=0.000);2组评分均呈下滑趋势,存在时间效应(F=190.011/1148.484,P=0.000),但2组的下滑趋势不完全一致;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1、2、4周及3个月随访,VAS、FMA评分比较统计学差异均显著(P0.01),说明在改善疼痛和上肢功能运动方面治疗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变化有差异。(3)肩关节AROM:采用重复测量方差统计分析:2组患者主动前屈和外展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00);2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间主动前屈和外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P=0.000);2组患者主动前屈和外展度均呈升高趋势,但2组的升高趋势不完全一致;2组患者治疗后第1、2周,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均差异显著(P=0.0000.01)。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主动前屈和外展度均随时间变化而改善,且改善程度随时间变化有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肩关节PROM:采用重复测量方差统计分析,2组患者被动活动度时间及分组因素均存在交互效应(P=0.0000.05);2组患者被动活动度组间总体比较存在分组效应(P0.05);2组评分均呈下滑趋势,存在时间效应(P=0.000),但2组的下滑趋势不完全一致;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治疗后1周被动前屈活动度改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2、4周及3月后,被动活动度改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在改善肩关节被动活动度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随时间变化而改善,且随时间变化有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治疗后4周,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组间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6)与本病密切相关的筋结点主要有:肩髃次、肩髎次、肩峰次、举肩次、抬肩次、天宗次、臑俞次、肩贞次等。结论:针刀“理筋解结”法结合康复可松解经筋的黏连、挛缩,起到理筋解结、疏通经络,恢复病变部位软组织力学平衡的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肩部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等症状,从而减少患者痛苦,加速康复功能锻炼进程、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PSSP的发生主要是肩部周围软组织受到牵拉、挤压、损伤等,产生无菌性炎症、水肿,局部组织进行修复,长此则导致病变部位出现瘢痕、粘连、增生及钙化,这也是筋结病灶点形成的病理原因。因此通过观察及分析认为PSSP患者筋节点主要分布于肌肉肌腱起止点、附着点、软组织力学受力点、骨头凹陷或隆起等部位。
【学位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46.6
【部分图文】:

折线图,折线图,患者,对照组


表 5 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比较 (x±s)Table 5 Comparison of pain VAS between two groups组别VAS 评分合计 F 值 P 值治疗 0 周 治疗 1 周 治疗 2 周 治疗 4 周 3 月末(随访)治疗组 5.83±1.14 4.37±0.81 3.40±0.722.40±0.77 2.30±0.75 3.66±1.57 89.681 0.000对照组 5.77±1.04 5.00±1.017 4.43±0.864.13±0.73 3.97±0.67 4.66±1.08 21.030 0.000t 值 0.236 -2.670 -5.040 -8.945 -9.087 F=34.059 190.011 0.000P 值 0.814 0.010 0.000 0.000 0.000 P=0.000 21.980 0.000

折线图,折线图,患者,独立样本


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6);2 组患者 FMA 评分随时间均呈下滑趋势,但下滑趋势有差异(见图 2);2 组患者治疗后第 1、2、4 周及 3 个月随访 FMA 评分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统计学差异均显著(P<0.01);结果见表 6。说明在改善 PSSP 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方面,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 6 简化 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比较 (x±s)Table 6 Simplified FMA score comparison between two groups组别FMA 评分合计 F 值 P 值治疗 0 周 治疗 1 周 治疗 2 周 治疗 4 周 3 月末(随访)治疗组 25.30±2.69 30.17±3.05 39.77±2.3645.43±3.0846.13±3.40 37.36±8.82299.6240.0对照组 25.10±2.88 27.80±2.80 30.23±3.1135.07±2.6035.83±2.80 30.80±5.0179.1350.0t 值 0.278 3.131 13.364 14.086 12.797 F=97.4041148.4840.0P 值 0.782 0.003 0.000 0.000 0.000 P=0.000248.6670.0

折线图,前屈,患者,折线图


即存在时间效应(F=95.317,P=0.000);2 组患者主动前屈度均呈升高趋势,但 2 组的升高趋势不完全一致(见图 3);2 组患者治疗后第 1、2 周,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 4 周及 3 个月随访差异显著(P=0.000<0.01)。结果见表 7。表 7 两组患者主动前屈活动度比较 (x±s)Table 7 Comparison of active flexion activity between two groups组别主动前屈活动度合计 F 值 P 值治疗 0 周 治疗 1 周 治疗 2 周 治疗 4 周 3 月末(随访)治疗组 16.97±2.77 17.23±2.66 18.13±2.5623.97±0.2229.30±2.6821.12±5.46130.505 0.000对照组 16.70±3.15 16.93±2.94 17.23±2.9919.13±3.2320.17±3.3918.03±3.397.105 0.000t 值 0.348 0.414 1.253 6.747 11.567 F=22.889 95.317 0.00P 值 0.729 0.681 0.215 0.000 0.000 P=0.000 30.233 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小容;;中药熏洗联合温针治疗脑卒中后肩痛临床效果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年12期

2 陈炳;;脑卒中后肩痛治疗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13年07期

3 温元强;陈立;温伯平;;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评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年09期

4 辛宁;杨薇;刘玉梅;张文越;赵文红;;泥疗对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1年10期

5 骆丽玲;吴樱英;朱乐英;彭银英;;磁热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2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23期

6 赵斌;王重;;脑卒中后肩痛58例治疗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7 马诚;成鹏;尹佳;;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年06期

8 高小苇;;艾灸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双足与保健;2019年21期

9 方敏;张逸仙;;威伐光联合康复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效果[J];福建医药杂志;2018年05期

10 张忠琴;;中药涂擦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7年1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梅;针刀“理筋解结”法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孟朋民;肩胛上神经联合腋神经脉冲射频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3 王青青;脑卒中后肩痛周围神经电生理学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4 陈家宏;腹针疗法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王帅;脑卒中后肩痛患者肩部红外热成像观察[D];青岛大学;2014年

6 王琳琳;针刺结合肩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康复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周明超;轮椅扶手辅助器结合中西医康复防治脑卒中后肩痛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杨继发;腹针配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1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41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e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