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基于中医证素证型研究探析姜树民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

发布时间:2020-10-17 15:00
   目的:本研究旨在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朱文锋教授证素辨证体系为依托,基于总结PU中医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综合吾师的辨证思路,治疗方法,深入探析其辨证特色,以期能切实指导临床,为治疗提供借鉴。资料与方法:收集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创建数据库,运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结合专业知识分析以总结PU中医证素及证型分布特点。结果:1.在本研究80例患者人群中,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患病率,而年龄分布较广泛,平均年龄为59.8±11.678岁,其中50-59岁和60-69岁两年龄段PU患者较多,以DU为多发,且溃疡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球部,病程分期多为活动期及瘢痕期。2.PU病位证素分布:依次为胃、脾、肝、大肠、肾、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其中单病位证素、双病位证素、三病位及以上证素所占比例依次为36.25%、48.75%、15%。3.PU病性证素分布:依次为气滞、气虚、热、湿、阳虚、阴虚、食积、血虚、血瘀、津亏,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其中病性证素虚实分布情况,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所占比例依次为38.75%、32.5%、28.75%。病性组合分布情况,单病性证素、双病性证素、三病性及以上证素所占比例依次为18.75%、40%、41.25%。4.PU证型分布:依次为湿热胃滞证、胃热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气虚证、脾虚湿困证、脾阳气虚证、胃气阴虚证、胃瘀滞证、肝郁脾虚证,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兼证分布主要为脾气虚证、食积证、心脾两虚证、脾肾阳虚证等,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5)。5.证素及证型与相关因素分布:(1)证素及证型分布与溃疡类型的相关性:不同溃疡类型的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及证型分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8640.05、p=0.8330.05、p=0.7030.05)。(2)证素及证型分布与溃疡分期的相关性:不同溃疡分期的病位证素分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1450.05);不同溃疡分期的病性证素及证型分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200.05、p=0.0110.05)。结论:1.PU病位证素主要有胃、脾、肝,GU及DU又涉及大肠、肾、心,且多为活动期及瘢痕期。较多具有双病位致病的特点。2.PU病性证素主要分虚实两类,虚证常见证素主要为气虚、阳虚、阴虚;实证常见证素主要为气滞、热、湿。GU多为气虚、气滞、热等;DU多为气滞、气虚、热等;幽门溃疡为气滞、热;复合溃疡多为气滞、气虚、热等。活动期多为气滞、热、气虚、湿等;愈合期多为气滞、气虚等;瘢痕期多为气虚、气滞、湿、阴虚等。本病实证较多,且多具有多病性致病的特点。3.PU证型分布:GU多为胃热气滞证、胃气阴虚证、湿热胃滞证;DU多为湿热胃滞证、肝胃不和证;幽门溃疡为胃热气滞证、肝胃不和证;复合溃疡多为湿热胃滞证、胃热气滞证。活动期多为胃热气滞证、湿热胃滞证;愈合期多为湿热胃滞证;瘢痕期多为脾胃气虚证、胃气阴虚证、脾虚湿困证。4.通过对PU中医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研究,科学的论证了吾师治疗本病“从痈论治,以平为期”的学术思想。
【学位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59;R249
【部分图文】:

年龄构成,患者


0例患者年龄构成

分布情况,病位,分布情况,患者


-180例患者病位证素分布情况

分布情况,病位,溃疡,类型分布


-380例患者病位证素及溃疡类型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海;段红阳;;肝硬化并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J];水电医学杂志;1996年02期

2 刘书清;邓坤仪;;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J];水电医学杂志;1995年03期

3 田奎蓉;任莉娜;王嫘;王梓琪;李春鸣;刘俊林;;卷柏炭化物对消化性溃疡病理观察研究[J];甘肃畜牧兽医;2019年12期

4 方圆;;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年06期

5 詹文彬;;消化性溃疡有效治疗方案的临床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A2期

6 宋笃焜;;消化性溃疡病因宣传教育对消化性溃疡治愈影响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9年02期

7 刘志奎;曾斌芳;;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失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9年02期

8 孙秀川;;我院2015~2017年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利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年07期

9 王玲;;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19期

10 王波;;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提醒[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6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宗良;消化性溃疡对缺血性卒中预后及复发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

2 张兆辉;由消化性溃疡相关文献探讨中医治疗与处方用药规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韩鹏;消化性溃疡细菌学说的产生、认同与传播[D];北京大学;2008年

4 刘环清;香连丸抗消化性溃疡(胃脘痛)及其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施连福;温胆汤方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郝峰;消化性溃疡近15年中医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黄国栋;健胃愈疡颗粒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作用及与胃黏膜疏水性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李毅;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规律及辨证治疗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石绍顺;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及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吴红梅;上市品种“康复新液”的药学再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岩峰;不同分期消化性溃疡患者证型分布特点与舌苔脱落细胞凋亡及胃蛋白酶原关系[D];福建医科大学;2018年

2 孙昕英;针刺配合黄芪建中汤联合三联用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高帅;疏肝消疡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王新;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络瘀阻型消化性溃疡的近期疗效观察[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翁雅萍;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

6 赵洪梅;归脾汤合失笑散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黄江;张氏益胃汤对脾胃气虚证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王洪艳;基于中医证素证型研究探析姜树民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陈凯;柴郁调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

10 杨晓璐;165例消化性溃疡回顾性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44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44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0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