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寒论》辨证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药
【文章目录】:
1 病因及病机
2 辨证分型
3 治疗探讨
4 病案举例
5 体会与总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分析[J];江西中医药;2000年02期
2 二兵;;“辨证分析”[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3 封太来;;书写中医住院病历“辨证分析”的体会[J];江苏中医杂志;1984年06期
4 封太来;;书写中医住院病历辨证分析的体会[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5 何芳君;辨证分析的思维方法及步骤[J];贵州医药;1994年03期
6 苗连绪;潘静;;关于“上火”的辨证分析[J];新疆中医药;2009年02期
7 罗慧,赵冬梅,褚松龄,张学智,李楠;80例SARS的中医辨证分析[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11期
8 焦全林;马骏麒;;定悸汤治疗神经衰弱综合征56例中医临床辨证分析[J];新疆中医药;2016年04期
9 马丽英;;小儿肺炎喘嗽的辨证施护[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10 严碧玉,瞿国江,张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Ⅲ、225例中医辨证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蹇文渊;视网膜血管血氧饱和度及管径在病证结合辨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陈珺;象思维视域下《伤寒论》早期传本的伤寒病诊疗模式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赖振平;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对《伤寒论》治疗自闭症的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莫可珍(Hochun Mok);郭元峰《伤寒论》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王文福(Boon Hock Ong);基于偏序形式结构分析理论陈伯坛《读过伤寒论》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陈赛里;基于数据挖掘李家庚教授辨治肿瘤临床经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杨乐;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多文本中《伤寒论》英译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窦迎春;《伤寒论》方剂的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9 黄熙杰;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二便异常及其关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江明洲;医《易》相通论伤寒[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隋晨晖;基于证素辨证分析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证型分布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刘佳;围绝经期子宫切除术后绝经前后诸证辨证分析[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3 王晓锋;荆芥、防风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药中的增效作用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李新善;《伤寒论》渴的证治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杨旭;《伤寒论》版本异文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史阳博;《伤寒论》治利用药辨[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王元红;《伤寒论》神志病辨治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黄琼;《伤寒论》胃痛病证治规律探讨[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袁泽凡;高血压的六经辨证论治[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10 张国华;基于《伤寒论》三阴三阳理论的方证诊疗系统设计[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50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50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