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肠愈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直肠型)大肠湿热证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中IL-17、IL-23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6 22:47
   目的:通过运用肠愈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直肠型)大肠湿热证的患者,观察经本方治疗前后相关临床表现的变化,并检测患者血清中IL-17、IL-23的含量,从而进一步探究本方治疗UC的临床疗效、作用途径以及IL-23/IL-17轴在UC发病及病情变化方面的相关影响,以期发挥中医药对于治疗UC的优势之处。方法: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从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的患者中选取满足本次研究要求的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30例。运用肠愈灌肠方每晚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则选用美沙拉嗪栓每晚纳肛,分别观察治疗前和治疗9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评分、So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黏膜镜像评分及血清中IL-17、IL-23含量的变化。并评价经过两种治疗途径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9周后,中医证候总评分、So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黏膜镜像评分及血清中IL-17、IL-23含量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评分、So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及血清中IL-17、IL-23含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黏膜镜像评分比较方面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1例患者胃肠胀气,1例患者恶心不适,治疗组患者则无相应不适表现。结论:本次研究表明,肠愈灌肠方在治疗轻、中度UC(直肠型)大肠湿热证时疗效明确,副作用少。本方可能是通过调节IL-23/IL-17轴来有效改善患者相关临床具体表现,同时UC的发病可能与该轴的失衡有关。
【学位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59
【部分图文】:

中医证型,男女性别,患者,对照组


参加此次研究的对象为轻、中度的 UC 患者,病灶位于直肠,中医证型为大肠湿热证。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总计人数为 60 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以上患者的男女性别、年龄大小、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经相关统计学处理后,认为具有可比性(P>0.05)。分别见表 1、表 2、表 3、表 4,图 1、图 2、图 3、图 4。表 1 两组性别比较Tab1 Compared two groups of the gender组别 n 男 女 X2值 P 值治疗组 30 14 16对照组 30 13 170.067 0.795

年龄比,病程


图 2 两组年龄比较Fig2 Compared two groups of the age( x± s)表 3 两组病程比较( x± s)Tab3 Compared two groups of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 x± s)别 n最短病程(月)最长病程(月)病程均值(月) t 值 组 30 2 63 26.30±13.73#0.418 组 30 4 58 24.93±11.50与对照组比较,#P>0.05。病程(月)

病程,年龄比


图 2 两组年龄比较Fig2 Compared two groups of the age( x± s)表 3 两组病程比较( x± s)Tab3 Compared two groups of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 x± s) n最短病程(月)最长病程(月)病程均值(月) t 值 P组 30 2 63 26.30±13.73#0.418 0.组 30 4 58 24.93±11.50对照组比较,#P>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逸品;刘寨华;张华敏;;大肠湿热证理论源流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年07期

2 刘思邈;唐艳萍;;清热利湿法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3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2年05期

3 陈丽;张衡;;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及针刺疗法治疗久痢(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36例的护理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5年03期

4 丛龙玲;吕永慧;詹原泉;;针刺联合肠炎清治疗大肠湿热证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价值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8年04期

5 张晓松;马琪;文艳巧;张亚辉;何建;尹博;姚万玲;袁子文;纪鹏;华永丽;魏彦明;;苦豆草治疗大肠湿热证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J];药学学报;2018年01期

6 叶九林;王建民;卢灿省;石健;侯勇;;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与凝血功能相关性研究[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7 文少芳;谢翠英;钟小文;;银陈祛湿颗粒治疗泄泻(大肠湿热证)9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8年06期

8 保继琼;彭海平;廖志峰;;葛根芩连汤合异功散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34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5年02期

9 刘朝霞;滕锐;荣蕾;;谢晶日教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经验浅析[J];四川中医;2019年07期

10 丁庞华;李军祥;郭一;毛堂友;赵兴杰;;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的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鹏;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余丽娟;大肠癌中医证候相关因子的多因素分析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骏;肠愈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直肠型)大肠湿热证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中IL-17、IL-23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芦煜;祛风宁溃方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张全亮;白头翁汤合十灰散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4 文艳巧;郁金散对大肠湿热证模型大鼠胃肠激素和HPA轴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5 张晓松;基于代谢组学的苦豆草治疗大肠湿热证作用机制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6 曹姣姣;涤肠愈疡汤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7年

7 林巧云;大肠湿热证管状腺瘤与P53、bF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

8 文艺;基于潜变量模型的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辨证量化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9 李学;中医大肠湿热证模型研制及葛根芩连汤对其影响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10 慕澜;大肠湿热证模型研制及急泻康对其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57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57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f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