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类风湿关节炎疲劳症状的临床调查及与中医证型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1 11:44
   背景对于疾病症状,目前临床主要倾向于以病理学为基础的描述,因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基本病理学改变是关节的滑膜炎,所以对RA临床症状的描述,重点在于关节的表现,而且治疗亦主要针对关节症状。随着RA研究的深入,目前通过严格的控制和针对性的治疗管理,对关节症状和影像学所表现的关节损害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缓解疾病的活动,但RA患者仍然可能会承受严重的疲劳困扰。40~80%的RA患者处于疲劳状态,这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就患者而言,减轻疲劳是一个重要的治疗需求,但在临床常被忽视,目前也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类RA患者疲劳程度,调查其疲劳概况;分析RA患者疲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初步探讨RA疲劳病因病机;通过测定RA患者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指标,分析明显疲劳患者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以期临床关注RA相关疲劳,发挥中医药优势,应用于该病的临床防治工作。方法筛选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的RA患者,根据相应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病例收集。所有RA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集一般资料,检测RF、CCP、CPR,填写病史资料采集表,按《中药新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并结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诊断学》中关于中医四诊资料的内容填写中医症候调查表,最后将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本资料:本次研究共纳入病例80人,平均年龄为54.19±13.77岁,年龄最小者23岁,年龄最大者74岁;平均病程为88.79±89.99月,其中病程最短者为1个月,最长为364个月。其中男性13人,女性67人;中医证型主要以湿热痹阻证为主,占患者的42.50%,肝肾阴虚证占18.75%,寒湿痹阻证占20.00肾气虚寒证占12.50%,瘀血痹阻证占6.25%。RA不同中医证型间CPR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RA不同中医证型间RF、CCP有统计学差异(P0.05)。疲劳概况:80例RA患者的平均疲劳严重程度评分为4.94±1.19分。其中明显疲劳者(FSS疲劳程度量表≥4)61人,占总人数的76.25%,其平均疲劳严重程度评分为5.44±0.85分。其中,湿热痹阻证的RA患者中明显疲劳者最多,占55.74%;其次为肾气虚寒证型中明显疲劳者,占16.39%;寒湿痹阻证占13.11%,肝肾阴虚证占11.48%;瘀血痹阻证占3.28%。将涉及的五个中医证型及兼证分解为寒湿、湿热、血疲、气虚、气滞、阴虚、阳虚七种证候要素,并统计明显疲劳患者每种证候要素出现的频次。结果显示,出现频次最多的证候要素依次为湿热(38次)、血瘀(23次)、阴虚(18次)其次为阳虚(15次)、气虚(12次)、寒湿(14次)、气滞(7次)。明显疲劳患者FSS评分与CRP存在弱相关关系(r=0.266,P0.05)和RF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明显疲劳患者VAS(视觉模拟量疲劳量表)评分和抗CCP抗体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360,P0.05),和RF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1.疲劳症状广泛存在于RA患者中,应当引起关注和重视。2.疲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RA疾病的严重程度。3.不同中医证型RA患者疲劳症状分布不同,疲劳程度也不同,其中以湿热痹阻证最为多见,肾气虚寒证最为严重。4.湿热可能是造成RA疲劳发展的重要致病要素,故治疗时应重视湿热。
【学位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259
【部分图文】:

分布情况,中医证型,患者,湿热痹


女性67人;中医证型主要以湿热痹阻证为主,占%,寒湿痹阻证占20.?00%,肾气虚寒证占12.?50%,瘀表1?一般人口学特征及RA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例数?构成比??13?16.25??67?83.75??15?18.?75??16?20.00??10?12.50??34?42.50??5?6.25??

湿热痹,阴虚证,寒证,肝肾


学差异(K0.001),进一步使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发现肾气虚寒证与肝肾??阴虚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瘀血痹阻证的FSS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K0.?05);??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的FSS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K0.?05),详见表6及图3。??38??

中医证型,临床调查,虚证,疲劳症状


类风湿关节炎疲劳症状的临床调查及与中医证型相关研究表6?RA中明显疲劳者(FSS彡4)中医证型的FSS评分比较??型?FSS彡4?x2?P??虚证?5.20?(4.80,5.40)?30.99?〈0.00阻证?4.?40?(4.?10,?5.?3)??寒证?6.80?(6.20,?7.?00)??阻证?5.45?(4.90,?6.00)??阻证?4.?10?(4.?00,?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岚;刘春雨;陈楠楠;;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医证型及影响中医证型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年04期

2 楼金杰;谢长生;;胃癌中医证型的现代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3 王慧琴;张科进;张丹山;;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表现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J];新中医;2015年06期

4 陈云鹤;;探讨庆阳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J];健康之路;2017年03期

5 赵天一;;乳腺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及分子标志物关系[J];人人健康;2017年04期

6 郎立中;杨慰;;妇科HPV感染各型别与感染者中医证型的关系[J];健康之路;2017年04期

7 夏乐敏;王运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型判别方程的建立与使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02期

8 徐大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分析[J];福建中医药;1999年01期

9 成志荣;上消化道恶性肿瘤164例中医证型分析[J];江苏中医;1996年07期

10 郁仁存;胡玉芳;关天瑜;金静愉;饶燮卿;杨治英;金铃;田兆黎;王禹堂;高永福;王学楠;迟会昌;金敬善;陶毅;王广才;;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证型的研究[J];中医杂志;198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玉珊;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病中医证型临床分布规律及与MicroR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2 林志坚;台湾澎湖乙肝中医证型研究及李赛美教授经验总结[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阮连国;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细胞免疫和肝脾调补方对细胞免疫影响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葛继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ER和VDR基因多态性、中医证型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4年

5 马晓昌;冠心病心绞痛冠脉病变及中医证型与血小板膜糖蛋白、溶血磷脂酸的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5年

6 张学斌;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环氧化酶(COX-1)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岑玉文;HIV/AIDS中医证型、证型演变及其与T淋巴细胞活化关系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郭帮富;骨质疏松症患者成骨细胞基因表达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曾庆烜;斑秃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3年

10 黄兰媖;台湾地区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型调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聪;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同亚型中医证型特点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王阳;痛风的双源CT成像特点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熊敏;CKD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型与人体成分分析结果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王瑢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证型、血清代谢指标、呼气成分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5 庞庆禄;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与舒张压及其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赵睿学;类风湿关节炎疲劳症状的临床调查及与中医证型相关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徐艺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生化、血清代谢组学及中医证型等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龚蕾丽;糖尿病肾病血清炎症因子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9 杜登攀;3~5期CKD患者血清FGF23水平与左心室肥厚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10 卢双双;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变化的随访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63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863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2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